第44章 北平的命令我不怎麼聽_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 > 第44章 北平的命令我不怎麼聽

第44章 北平的命令我不怎麼聽(1 / 1)

民國十一年的暑氣,像一塊浸了熱油的氈布,悶沉沉壓在甘肅的塬上。金城蘭州)督軍署(在東較場旁邊新建的一片臨時倉庫)的槐樹底下,常恒正給常老爹遞過一碗涼透的茯茶,碗沿上凝著的水珠滾落在青石板上,洇出個小小的濕痕,轉眼就被日頭曬得沒了影。

北平那邊的電報又來了。”常恒扯了扯領口,露出點被汗浸濕的裡衣,“還是催著述職,順帶提了句曹仲珊曹錕)最近在城裡走動得勤,國會那邊怕是要熱鬨。”

常敬之端著茶碗沒動,眼尾的皺紋裡積著經年的風霜,慢悠悠道:“去年這時候,咱遞的折子是給徐菊人徐世昌)的,今年就得換個主兒。

世道就是這樣,誰掌著槍杆子,誰就配當‘大總統’。”他呷了口茶,茶味混著土腥味,“吳佩孚在那邊喊‘廢督裁兵’,又是‘法統重光’,聽著一套一套的,說到底不就是想把地方的兵權、財權都攏到中央去?改督軍為省長,軍隊歸中央——真要是依了他,咱常家在甘肅這點根基,怕不是要被連根拔了。”

常恒笑了笑,從懷裡摸出張銀票的存根,是前幾日打發人往北平送的禮,數額不算頂大,但在甘肅這窮地方,已是咬牙擠出來的體麵。

“爹放心,咱懂規矩。吳秀才愛聽‘統一’,咱就跟著喊;曹督軍愛大洋,咱就按時送到。他說廢督,咱就點頭說‘理應如此’;他說開國會,咱就拍電報說‘盼法統早複’。至於實際的?”他指了指署外的方向,“賦稅除了那點象征性的‘供奉’,剩下的全截在省內;軍隊番號人員還是咱常家的,換個‘暫編’的名頭糊弄過去。北平那邊眼亮,可甘肅窮啊,窮得連蚊子都不愛來,他們犯不著為這點事跟咱置氣。”

正說著,院外傳來馬蹄聲,是副官小跑著進來,手裡捧著個信封:“督軍,民政廳那邊遞來的,說是北平發的嘉獎令。”

常敬之拆開一看,無非是些“治軍有方,民政有序”的場麵話,特意提了句“甘肅軍政分治,實乃地方表率”。

他隨手遞給常恒,自己往槐樹下的竹椅上一靠,曬得眯起眼:“你看,咱把民政扔給林錫光他們,自己攥著軍權,倒合了吳佩孚的‘規矩’,還落了個表揚。這狗皮倒灶的事,咱不摻和,守好甘肅這攤子才是正經。”

常恒把嘉獎令往桌上一放,也沒當回事:“虛名頭罷了。隻要咱手裡有槍,倉裡有糧,甘肅這地兒就還是咱常家的。彆管北平是誰當家,咱自個兒把日子過好才要緊。”

話是這麼說,可甘肅的“日子”實在難捱。連年大旱,地裡收不上糧,軍隊的吃穿用度全靠常恒簽到,常三叔經商所得。

常敬之想起庫房裡堆著的軍服,是這幾年常三叔四處奔走外加常恒簽到攢下的,可架不住日常磨損,更彆說真要遇上戰事。

“你三叔那邊該回來了吧?”常敬之岔開話,“他走了快仨月,商路那邊應該處理的差不多了”

話沒說完,院外就傳來一陣喧鬨,比馬蹄聲更雜,還混著駱駝的嘶鳴。常敬之眼睛一亮,起身就往外走:“是商隊!你三叔回來了!”

出了督軍署,就見城外的土路上揚起大片黃塵,一隊駱駝和騾馬正慢慢往城裡挪,打頭的那人穿著件灰布短褂,曬得黝黑,看見常恒,老遠就咧開嘴喊:“二哥、大侄子!我回來了!”

是常三叔。他從駱駝背上跳下來,腳剛沾地就往常敬之跟前湊,手裡還攥著根馬鞭,上麵沾著一路的泥:“這趟順!咱常家的旗子一插,沿途那些小股的土匪、關卡,哪個敢攔?省時省力”

常敬之拉著他往署裡走,問:“貨都帶回來了?”

“都帶回來了!”常三叔拍著胸脯,嗓門亮得很,“幾十萬張羊皮,還有兩千噸肉乾,全部都在後麵了,一點沒動,沒往市麵上放——知道這是給弟兄們留的。”

他頓了頓,又道,“對了,軍隊裡那些騎兵的老馬、病馬,我在路上就聽說了,回來正好,把它們裁了,換下來的馬給省政府當辦公用馬,也算物儘其用,省得占著草料。”

進了署裡,常三叔喝了碗茶,緩過勁來,才想起什麼似的,往門外喊:“滿囤!王掌櫃!進來見見咱督軍!”

門外應聲進來兩個人。一個看著三十來歲,穿著件半舊的藍布長衫,眼神裡透著股機靈,見了常敬之也不怯生,拱手道:“梁滿囤,見過常督軍。”另一個是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人,穿著綢緞馬褂,看著是個生意人,也跟著拱手:“太原亨升久掌櫃王茂才,見過督軍。”

常敬之看向常三叔,眼裡帶著疑問。

常三叔笑道:“這事兒巧了。咱不是缺軍服嘛?幾十萬張羊皮堆在甘肅也沒用,咱沒大型的皮革加工廠,總不能讓弟兄們披著生羊皮打仗。我就想著,轉道去山西,找地方把這些羊皮加工成大衣——山西那邊有這手藝。”

他指著梁滿囤:“這小子,我早幾年見過,在張家口倒騰過皮毛,膽子大,敢闖,眼裡有活。這次我往山西去,正好遇上他也往那邊走,說想找個穩當的營生,我就把他捎上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又指了指王茂才,“軍隊的軍靴也缺得厲害,以前那些鞋底子薄,走在戈壁灘上兩天就磨破了。跟我合作的晉商朋友說,太原亨升久的軍靴做得好,底子是雙層皮,還納了麻線,耐穿。我回程時順道去考察了考察,果然不錯,就把王掌櫃也請來了,讓他給咱看看,能不能給弟兄們做批軍靴。”

梁滿囤聽著,往前湊了半步,聲音不大但清楚:“常督軍,常三爺。我知道甘肅缺皮毛加工的人手,我在張家口時帶過學徒,懂些鞣製、縫製的手藝。

要是常家信得過,我能在金城搭個廠子,把這些羊皮做成大衣,保證厚實耐穿,冬天穿在身上,比棉襖暖和。”

他眼神裡那股“野心”藏不住,亮得很,像盯著獵物的狼崽。常三叔在一旁點頭:“這小子就是這點好,敢攬活,也敢乾事。”

王茂才也跟著說:“督軍,亨升久做軍靴有三十多年了,給晉綏軍也做過。要是常家需要,咱可以先做幾雙樣品送來,樣式、用料都按督軍的意思改。要是合用,咱就在金城設個分號,專門給軍隊供貨,省得從太原運過來耽誤事。”

常敬之沒立刻接話,手指在桌沿上輕輕敲著。他想起庫房裡那些磨破的軍服,想起士兵們冬天凍得發青的手腳,心裡慢慢有了數。

“梁滿囤,”他看向那個年輕人,“你要搭廠子,要人要場地,跟我說,我讓人給你找。但有一條——活要乾好,料子不能摻假。要是讓我發現偷工減料……”

梁滿囤立刻道:“督軍放心!我梁滿囤要是敢糊弄,任憑督軍處置!”

“王掌櫃,”常敬之又轉向王茂才,“樣品(1914年式德軍係帶靴)我給你,你就照著樣式做軍靴要結實,耐磨,鞋底得厚,能經得住戈壁灘的石頭子。價錢方麵,咱敞開了談,但也彆想著漫天要價——咱甘肅窮,可也不會虧了實在做生意的人。”

王茂才連忙應道:“督軍放心,一定實惠!咱亨升久做生意,講究的就是個長久!”

常三叔在一旁看得樂了,拍著大腿道:“我就說這趟沒白跑!你看,人也帶來了,事也能辦成了。等羊皮做成大衣,軍靴也換上,咱弟兄們冬天也能少受點罪!”

常敬之看著院外,商隊的駱駝正臥在樹蔭下歇腳,趕車的夥計們正往倉庫裡搬東西,塵土飛揚裡,倒透著股生生的氣。

北平那邊的“廢督裁兵”還在喊,曹錕的“大總統”還沒坐穩,這些都離甘肅遠得很。

他隻知道,截下的賦稅能給弟兄們發餉,三弟帶回來的羊皮和肉乾能讓大家過冬,梁滿囤和王茂才能把軍服軍靴的事辦妥——這些實實在在的事,比北平的電報和嘉獎令有用得多。

天下的事看著難,可真要是一件一件往下做,也就沒那麼多險阻了。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零年代生存日誌 青梅煮酒,鏡頭內外都是你 非正常人類同居日常 叛逆的青少年 重回九八:悠閒都市種田人 離婚後,前夫每天都想跪求複合 霸道總裁:你生是我的人,休想逃 窩囊後媽重生,一心隻想離婚! 零維殘響 日記:少年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