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剛爬上督軍府的屋簷時,林錫光正站在廊下揉眼睛。眼睛裡充滿著紅血絲,這是昨夜對著那摞貪腐官員卷宗熬的。
“林先生,餐廳在這邊,督軍讓您先過去。他馬上就來了”親衛丁虎從屋裡出來,靴底在青磚上踩出輕響,他瞥了眼林錫光發紅的眼,“督軍說,早飯在桌上溫著,給您您準備的小米粥。”
林錫光接過帕子按了按眼,笑了笑:“倒是讓督軍記掛了。”
過了一會常敬之也過來餐廳這邊了。常敬之把自己特意留下的那份卷宗也帶了過來。
桌上的小米粥冒著白汽,陶碗邊搭著雙竹筷,顯然是剛溫過的。“坐近一點吧!林先生。”常敬之頭也沒抬,指了指靠近自己身邊的椅子,“先吃飯,粥涼了傷胃。”
林錫光早就餓了,坐在原位置上三下五除二把早餐吃完,才挪動屁股,走到桌邊和常敬之接著討論單獨抽出的那四份卷宗。
最上麵是寧縣李師泌的,紙頁邊角寫著他的批注:“優級師範畢業,平涼師範教員出身——教書先生。”
“可不是單純的教書先生,和你林省長算是同行吧!”常敬之拿起卷宗遞給他,“前兒個寧縣送公文來,順便附了張縣立高小的課表,你瞅瞅。”
林錫光接過課表,是用毛筆抄的,字不算頂好,卻工整。上麵除了“國文”“算術”,竟還有“博物”“手工”,甚至標了“低年級識字班”“高年級作文班”。“分級教學?”他愣了下,“把師範的法子搬進縣裡了?”
“何止。”常敬之端起自己的茶缸喝了口,茶缸是不鏽鋼的,這個時代沒有這個東西是常恒簽到得到的,常敬之很寶貝這個杯子。
“特務查隴西縣時,路過寧縣,說縣立高小的院牆已經拆了半截——李師泌讓人把校外的荒地擴建成了操場,注重體育教育。
三個月新增一百二十多個學生,有一半是以前沒上過學的農家子弟,是他走村串戶說服他們的父母帶出來的,真是不容易啊!”
林錫光捏著課表的手緊了緊。他的福建老家,縣立高小在最近幾年,也才剛開“博物課”,甘肅這地方,能把學堂招生下放到農村,還能與時俱進,真是不容易啊!
“再看這個。”常敬之又遞過涇川縣水樂天的卷宗,裡麵夾雜著幾張試驗田的圖畫,是特務暗訪時照著涇川農事試驗場畫的,“日本留學回來的,放著省府的差事不要,非要去涇川這窮地兒。”
林錫光翻開,裡麵夾著張實業廳的抄送公文,標題是“涇川縣‘苗圃—林場—農事試驗場’三級推廣法”。上麵寫著:“苗圃育樹苗、菜苗,分給農戶;林場種洋槐、沙棘,固河堤;試驗場試種新麥種,畝產比舊種多兩鬥。”旁邊還有特務的備注:“縣裡上下都盛讚,水縣長作風正派,樸實無華,關愛農民,紮根基層,是個頂好的官員。”
“省農業廳的人早上剛來征求過意見,他們想在全省推進這個好法子。”常敬之手指敲了敲公文,“我拒絕了他們,我的意見是,先讓水樂天在涇川再試一年,等有成果了再說。這人是實事乾的很出色,彆讓官場的腐朽絆住他進步的步伐。”
常敬之頓了頓,看著林錫光,“你說要提拔他管理省裡的農業,我看行啊。”
林錫光點頭,答應下來,接過第三份卷宗——這是關於靈台縣張文明的。
卷宗裡沒什麼花哨的描述,隻有幾張,張文明貼在城門上的“田賦實征表”抄件,上麵清清楚楚寫著“某村某戶,田三畝,實征糧五鬥……”,底下還附了如何交稅的依據。”。
“張榜縣長確實名不虛傳啊!”
林錫光也聽說過這位的光榮事跡,“他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把裡書浮收(地方基層亂收費)的毛病給清了。”
“裡書(鄉鎮一級舊政府)那夥人,跟土皇帝似的。”常敬之哼了聲。
“前清時這夥人就靠著手裡的權利,為所欲為,百姓敢怒不敢言。張文明倒好,敢於打破常規,破除地方陋習,實實在在的為底層百姓辦了這件好事。”
常敬之在林錫光手裡接過卷宗又看了看,感慨道:“他在靈台縣維護住了底層人民對於咱們這個政府的信任,這一點是很難得的。”
“確實是位好乾部,我打算讓他負責撤卡清厘。厘卡多如牛毛,官商勾結的頑疾難以遏製,希望他能擔起這個重任吧”林錫光征求意見道。
常敬之應了聲“好”,把最後一份卷宗遞給林錫光——是陳圭璋的。
這卷宗最薄,隻有兩三頁。
“陳圭璋這老小子,是個奇才。早年還是鎮守使,遴選隴東九縣。”常敬之難得帶了點笑意給林錫光講道。
“聽說他剛發跡的那年清剿土匪匪,他帶著一個連,一下子平定收複三個寨子的土匪。後來隊伍越滾越大,最終做到了鎮守使的位置。”
林錫光看著卷宗上的記錄問道:“他現在慶陽縣管警察,沒有怨言?”
“嗯,慶陽地區咱們剛剛平定之時,我一紙令下,讓他前去整頓那裡,本來也沒有報多大期望,結果他乾的出乎預料的出色。”常敬之回答道。
“你看,偌大個甘肅,基層官員就剩這麼幾個門麵了。觸目驚心啊!”
林錫光沒說話,作為局中人,他早就知道甘肅前政府爛透了。
……
“道台一級的位置,我琢磨了一下,先空著吧。”常敬之忽然又開口。
“這一級政府官員的作用,早就是名存實亡了,他們占據這些位置,隻會浪費錢稅。
在以前各縣有事,要麼直接找省府,要麼找鎮守使。
咱們把這些屍餐素位的人清理出去,留下位置,給縣級官員一個進步目標吧!”
……
政府部門的各種調整就在這兩人的對話當中定了下來。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