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署的會議室裡,煙味混著西北特有的土腥味,沉沉地壓在空氣裡。長條木桌旁坐了十來人,都是軍裡扛事的主兒,眼下卻都垂著眼,沒人接話——剛常敬之把“避開他們”四個字砸出來時,堂裡的風好像都凝住了。
常敬之站在桌首,灰布軍裝袖口磨得發毛,眼神卻亮得像淬了火的槍頭。
他剛說完那套繞開北京、讓禮和洋行發電請德國顧問的法子,末了那句“我意已決”落下來,木桌縫裡的浮塵都像是被震得跳了跳。
靜了足有兩支煙的功夫,末座的李寶山忽然動了。他悶頭把紙煙的灰往桌子上的煙灰缸裡狠狠磕了磕,火星子濺在陶瓷缸裡麵,倏地滅了。
“司令,”他嗓子啞得像被風刮過的老樹皮,卻咬得很實,“你信他們,我就信。隻要能讓隊伍變強,刀山火海我都聽你的。”
這話像塊石子落進死水,旁邊的趙承嗣參謀長先鬆了口氣,跟著點頭:“寶山說得是,咱們這支軍隊都是常帥帶起來的,要是不做改變,戰力落後,那咱們不就成了笑話。”
有這兩句開頭,餘下的人也陸續應了,或拍桌或頷首,堂裡的氣氛總算活泛過來。
常敬之嘴角鬆了鬆,伸手把桌上的地圖推過去——地圖上東崗十裡山被紅筆圈了個圈。“具體的,按我琢磨的兩步走。”他指尖點在圈上,“頭一個月,先造‘鐵拳’。”
“每師抽一個最精銳的營,”他抬眼掃過各師的團長,“彆跟我弄些老弱充數,拉出來的必須要識字,敢打敢拚是基礎,五個營湊齊了,再補迫擊炮連、機槍連、通信排,合三千多人,叫‘教導師’,駐十裡山,離城五裡,糧彈我讓兵站直供,咱們也不許擾地方。”
有人小聲插了句:“抽了最精銳的人組成營,各師防區怎麼辦?”
“抽骨不帶肉。”常敬之打斷他,指節敲了敲桌子,“每師隻少一個營,防區空不了。但這三千人,等德國顧問到了,讓這個教官團全壓上去,六周內,德式班排戰術、步炮協同、夜戰近戰,一樣都不能落。團長、營長,白天去金城速成班上課,下午回部隊帶著練,晚上顧問講評——三十天,這團得能拉出去打硬仗。”
他說得乾脆,桌上的人都沒再吱聲,隻看著那草圖上“教導旅”三個字,像是真能看出些硬邦邦的筋骨來。
等眾人消化得差不多了,常敬之又往下說:“三十天後,就開始滾雪球。”他伸手比了個“三”,“教導師拆成三個教導隊,每隊一千人,輪流去各師。到了地方,不打亂駐防,就抽一個團出來,跟教導隊一對一混訓,兩周,把班排戰術、內務、通信、後勤表格全統一了,教導隊留十個士官當種子,立刻回原防。”
“那剩下的團呢?”李寶山追問。
“接著守要塞。”常敬之答得快,“第二輪再訓剩下的團,用各師自己的種子士官,加上原教導旅的軍官當骨乾。我讓督署設巡回點驗組,憲兵帶著德國顧問跑,每師查三天,射擊、圖上推演、炮兵計算,當場張榜,優勝的賞銀,落後的營長記過——誰也彆想混。”
這句話雖然語氣強硬,但卻沒有人覺得它是在苛責。因為在座的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支軍隊雖然在與民族軍閥和北洋軍閥的戰鬥中表現尚可,但如果要與其他國家的一流陸軍正麵交鋒,那可就相形見絀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崗十裡山變得異常熱鬨起來。從各個地方抽調而來的精銳部隊組成了教導師,他們不僅自己動手搭建駐地,還迅速地安頓下來,展現出了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與此同時,城內的軍官速成學校也已經完成了框架的搭建工作,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老師們的進駐。
終於,時間來到了十二月份,常敬之一直焦急等待的德軍顧問團,在眾人的熱切期盼中,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遠處傳來汽笛聲。幾輛汽車碾著黃土過來,停在練兵場邊。車門打開,下來十幾個穿普魯士風格軍裝的人,為首的是個高個子德國人,頭發花白,背挺得筆直,胸前彆著枚舊勳章——是總顧問,退役德軍少校克虜伯·米勒。後麵跟著三個教官,步、炮、工各一人,還有幾個翻譯和士官。
米勒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到常敬之麵前,他身姿挺拔,動作標準,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軍人的乾練與嚴謹。
當他站定後,他用那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睛凝視著常敬之,然後敬了一個標準的德軍禮,這個軍禮動作規範、乾脆利落,仿佛是在向常敬之展示他的專業素養和對軍人身份的尊重。
緊接著,米勒用略帶生硬但還算流利的漢語說道:“常司令,我帶來了我的團隊。從今天起,我們將全力以赴,共同努力,把您的士兵打造成真正的百戰之師!”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常敬之對米勒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為他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接風宴。宴會上,常敬之與米勒及其團隊成員親切交流,讓他們感受到了這個地方對人才的熱情好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安排好住處後,常敬之按照合同約定,提前將雇傭他們一年的費用結清,這一舉動不僅顯示了常敬之的誠意,也讓米勒等人對此次合作充滿了信心。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訓練場上,米勒和他的團隊成員們早早地起床,開始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他們首先對常敬之的整訓計劃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了解,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在充分掌握了計劃的核心要點後,雙方又經過多次商討,確定了更多具體的實施細節,以確保整訓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經過幾天的觀察和了解,米勒他們對抽調出來的教導師有了更全麵的認識。這些士兵們身體素質尚可,紀律性一般,在戰術技巧和實戰經驗方麵還急待提高。
針對這些問題,米勒製定了一套詳細的訓練方案,涵蓋了體能、技能、戰術等多個方麵。
終於,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整訓工作正式開始了。訓練場上,米勒和他的團隊成員們嚴格要求每一名士兵,從最基礎的動作規範到複雜的戰術配合,都進行了反複的講解和示範。士兵們也積極配合,努力學習,訓練場上充滿了緊張而有序的氣氛。
補充顧問團架構如下:
核心4人:退役德軍少校1總顧問),步、炮、工通訊教官各1名。
輔助8人:翻譯2人、軍需1人、軍醫1人、測繪1人、機槍迫擊炮士官3人。
後勤2人:軍械技師1人、獸醫1人、軍醫1人。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