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放映廳外。
距離《燃燒》正式放映還有一段時間。
來自世界各地的影評人、記者和電影從業者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個社交圈。
《燃燒》劇組的成員們站在入口附近,章孜怡正帶著得體的笑容,與幾位相熟的歐洲記者寒暄。
陳漢則站在稍遠一些的地方,李雲低聲聊著什麼,神情看不出是緊張還是平靜。
“張導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
陳漢轉過頭,隻見《英雄》劇組一行人正朝這邊走來,氣場十足。
為首的正是張億謀,他穿著一身黑色中山裝,神色沉穩。
他的身後,跟著同樣引人注目的梁朝緯、張漫玉和李連捷。
“張導!”章孜怡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去,給了張億謀一個熱情的擁抱,“您能來捧場,我們劇組真是蓬蓽生輝!”
“你這丫頭,現在可了不得了。”張億謀笑著拍了拍她的背,隨即轉向陳漢這邊,“來,孜怡,不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導演嗎?”
“哎呀,看我這記性。”章孜怡拉著陳漢的胳膊,將他帶到眾人麵前,“張導,給您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們的導演,陳漢。”
陳漢主動伸出手,臉上帶著謙遜的笑容:“張導您好,久仰大名。謝謝您和各位老師能來捧場。”
“應該的,都是龍國電影人,在國外就該互相支持。”
張億謀有力地回握了一下,目光打量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看起來帥氣跟自己不分上下。
隨後,陳漢又與梁朝緯、張漫玉、李連捷等幾位一一握手擁抱。
“恭喜啊孜怡,”李連捷對著章孜怡豎起大拇指,爽朗地笑道,“《英雄》剛入圍,你這邊主演的《燃燒》又入圍了,雙喜臨門啊!”
章孜怡客氣地擺擺手:“都是運氣好,當初要不是陳漢導演力邀,我也沒這個機會。主要還是導演的功勞。”
“說到這個,我可是聽說了不少八卦。”
一旁的張漫玉眨了眨眼,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聽說你們這個劇組,當初陳漢導演為了邀請演員,可是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
“誰說不是呢!”一直站在旁邊的葛尤一拍大腿,像是找到了宣泄口,“你們是不知道啊!
當初這陳漢寫信忽悠演員的故事。
我一感動,就過去瞧瞧!我們幾個主演一見麵才知道都收到了信件!合著全是在忽悠我們呢!”
葛尤繪聲繪色的講述引得眾人哈哈大笑,連一向沉穩的梁朝緯都忍俊不禁。
就在這時,陳漢的目光越過人群,看到了遠處另一夥人。
那是《盲井》的導演李洋,他身邊跟著兩個演員,其中一個眼神裡透著一股子質樸和倔強,汪寶強。
陳漢心裡一動,他對這個演員的印象一直很好。
幾位導演在門口又閒聊了一會兒,陸陸續續又有其他國家的電影人抵達,雖然陳漢大都不認識,但章孜怡和葛尤等人在圈內人脈甚廣,也幫著招待了一番。
很快,工作人員開始引導觀眾入場。放映廳的燈光漸漸暗下,《燃燒》的故事,在巨大的銀幕上緩緩展開。
電影的節奏緩慢而壓抑,鏡頭語言冷靜又充滿力量。
原著中那種若有若無的曖昧和懸疑,被陳漢巧妙地嫁接到了龍國城鄉結合的背景之下,階級對立的尖銳、底層人物的無望被赤裸裸地展現出來,像一把鈍刀子,一下下割著觀眾的神經。
放映廳裡很安靜,隻有偶爾響起的、被壓抑的驚歎聲。
國外的影評人們看得嘖嘖稱奇,不時與身邊的人低聲交流幾句,眼中閃爍著光芒。
然而,《英雄》和《盲井》劇組的成員們,臉色卻漸漸變得不大好看了。
“葛老師……”章孜怡悄悄湊到葛尤耳邊,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這個……怎麼跟咱們在國內電影院上映的版本,不太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