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道上。
一輛黑色的凱迪拉克凱雷德,在車流中平穩疾馳。
“我真是羨慕死你們這群導演了”,查理茲·金色的發絲捋到耳後,湛藍的眼眸裡倒映著窗外飛速掠過的繁華,語氣裡帶著抱怨,“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大權在握。
而我們這些演員,就像是棋盤上的棋子,隻能聽從擺布。
你說,要是我也去當個導演怎麼樣?”
她身旁的愛麗絲,聞言隻是笑了笑,沒有插話。
駕駛座後方的陳漢,聞言有些無語地瞥了她一眼。
這位剛剛在奧斯卡封後的南非美鑽,怎麼想法總是一出是一出的。
“你以為導演那麼好當?”陳漢的聲音平穩,“等你體驗一下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連軸轉到快要猝死的時候,就知道好不好了。
一部電影要是拍砸了,首當其衝背大鍋的就是導演。
輕則職業生涯黃個幾年,重則這輩子都彆想再拿起執導筒了”。
說完,看著查理茲那雙好奇與向往的眸子,無奈地搖了搖頭。
有些事,不親身經曆,旁人說再多也是隔靴搔癢。
車輛平穩地停在了一家會員製酒吧的門口。
這家位於酒店頂層的酒吧私密性極高,是圈內人鐘愛的聚會場所。
在侍者的引領下,三人來到了二層一個靠窗的卡座。
從這裡望出去,可以將大半個夜景儘收眼底。
“說真的,陳”,剛一坐下,查理茲就眨巴著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身體微微前傾,湊到陳漢麵前,“給我講講裡麵的門道吧。
就算我不當導演,以後要是想做製片人,也算提前積累點經驗”。
看著她那求知欲旺盛的樣子,陳漢不禁失笑:“有你這麼問的嗎?
你想問哪方麵,總得有個具體的方向吧?
電影產業的門道多了去了,從項目開發到後期宣發,我總不能一口氣都給你講完,那東西太複雜了”。
“那就先說說最實際的”,查理茲毫不猶豫地說,“怎麼賺錢?”
一提到“錢”這個字,她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仿佛已經看到無數綠油油的美鈔在向她招手。
陳漢端起桌上的威士忌,冰塊在杯中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看著查理茲那副“小財迷”的樣子,覺得有些好笑,但還是耐心地解釋起來:
“很多人都以為,一部電影的票房就是它所獲得的全部利潤,這是最大的誤解。
事實上,票房更多代表的是電影院線的收入。
通常情況下,院線會拿走大約50的票房,剩下的50才會給到發行商。
而發行商還要再扣除發行費用,最後剩下的部分才輪到製片方,也就是我們說的出品公司”。
他頓了頓,喝了一口酒,繼續道:“所以,業內有一個通行的粗略算法:一部影片想要達到收支平衡,全球票房至少要達到其製作成本的2.5倍。
對於那些宣發投入商業大片來說,這個指標甚至要提高到3倍乃至更多”。
“舉個例子,前幾年的那部《綠巨人》,環球影業的製作成本是8000萬美元,最終全球票房2.45億美元。
如果隻看這筆賬,製片公司妥妥地要虧損上千萬美元”。
查理茲聽得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也微微張開:“天呐!居然還有這麼多門道?我一直以為……票房就是利潤”。
陳漢沒好氣地白了她一眼:“那電影院、發行公司都不是喝西北風的?
他們也要吃飯的。
真正的大頭,其實是所謂的後端收入”。
“後端收入?”查理z和一旁的愛麗絲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沒錯”,陳漢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其中包括dvd的銷售和租賃收入,在當下,這依舊是一筆極其可觀的利潤。
然後是賣給各大電視台的播放版權費,比如hbo、tnt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