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北信牽愁分舊誼,寒箱鎖憶寄離情_河東與河西的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河東與河西的故事 > 第161章 北信牽愁分舊誼,寒箱鎖憶寄離情

第161章 北信牽愁分舊誼,寒箱鎖憶寄離情(2 / 2)

信紙在虞玉蘭手中簌簌作響,像一隻瀕臨死去的麻雀在拚命掙紮。

“你姑父還說……”她的聲音忽然變得尖銳,像生鏽的針頭劃破了歲月的沉寂。

“讓你離羌家那忠遠遠點!地主家的崽子,心術不正,品行不端!骨子裡就歪!”

她猛然將信紙拍在旁邊的石磨盤上,“啪”的一聲脆響,震得磨盤邊上的那隻粗瓷水碗裡的水都晃蕩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說!忠雲跟他清清白白,沒半點婚約!讓他死了癩蛤蟆妄想著吃天鵝肉的心!早日打消這個念頭!”

永海緊抿著嘴唇,一句話也不說。

可是,腦海裡卻清晰浮現出另一幅畫麵:

羌忠遠叔握著他那隻小手,在紅紙上練習毛筆字。

筆鋒穩穩地寫著“為人民服務”的“民”字,那最後一捺,羌叔總是不自覺地頓一下,筆尖便積起一個小小的墨團,像一滴黑淚凝固在那裡。

忠遠叔常常低頭歎息,聲音裡帶著永海那時還不太懂的沉重:

“永海,你看,這字都哭了。

那是為那些命苦、到死也沒過上好日子的人而流的淚水。”

那歎息,此刻像冰錐一樣紮在永海的心上。

虞玉蘭的目光忽然變得柔和,像熬過頭的糖稀,失去了支撐的力量。

她重新拾起那張皺巴巴的信紙,枯瘦的指尖帶著一絲卑微的溫柔,小心翼翼地摩挲著信末那幾個淡淡的字:

“邀娘赴關東”。

這幾個字的墨色比其他部分淡得多,像是寫信人寫到這裡,筆尖蘸的不是墨汁,而是苦澀的口水或是強忍的淚水。

“你大姑父說……”

她的聲音變得飄忽不定,目光越過永海的頭頂,投向那遙遠的東北方向,仿佛那裡藏著吸走她魂魄的深淵。

“東北的房子,都盤著火牆子,燒得那叫一個旺!數九寒天,屋裡穿單衣都覺得悶熱,脊梁骨都能出汗……”

她的語調裡帶著一絲虛幻的暖意,仿佛那熾熱的空氣已經穿越千山萬水,暖到了她冰冷的骨縫裡。

“你忠蘭大姑說,特意為我縫了一件厚實的新棉襖,棉花飽滿,壓手沉甸甸的,比咱們河西那死沉死沉、又不頂寒氣的狗皮襖子,暖和得不知道多少倍。”

她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對故鄉的眷戀,也夾雜著那份難以割舍的牽掛。

夜深了,寒氣像無形的蛇一樣,從門縫、窗隙悄然鑽入屋內,直刺肌膚,令人瑟瑟發抖。

永海躺在冰冷的木板床上,單薄的舊棉被難以抵擋四壁滲出的寒意。

隔壁屋裡傳來持續不斷的翻箱倒櫃聲,攪得他心神不寧。

那聲音來自奶奶屋裡那隻暗紅色的老漆木箱,那是當年從河東老家遷來時帶來的少數幾件體麵物件之一。

一把黃銅老鎖早已鏽蝕,鑰匙也不知所蹤。

此刻,“嘎吱……嘎吱……”的撬動聲夾雜著壓抑而粗重的喘息,在寂靜的夜裡格外刺耳,斷斷續續持續了許久。

“哢噠!”一聲脆響,如同枯骨被生生拗斷——鎖扣終於被硬物撬開了。

永海光著腳,悄無聲息地溜下床,貼在門縫邊偷偷窺視。

皎潔的月光從破舊的窗欞灑進來,在地上鋪出一層慘白的光暈。

奶奶佝僂著瘦小的身軀,正小心翼翼地將那件洗得發白、幾乎看不出原本底色的舊褂子疊好,塞進一個鼓鼓囊囊的土布包袱裡。

那褂子的領口早已磨得起了毛邊,袖口上縫著三個不同顏色、形狀各異的補丁,灰褐的、藏青的,像枯藤上綴著的幾朵早已敗落、失了顏色的殘花,透著濃濃的辛酸與不舍。

這夜,寂靜而寒冷,似乎也在訴說著一段段難以言說的離彆與牽掛。

那一切,仿佛都在靜靜地等待著破曉,等待著一個新的希望,等待著那遙遠的歸途。

喜歡河東與河西的故事請大家收藏:()河東與河西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戰神圖譜 瘋了吧?你管這叫58號落選秀? 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 魂穿大唐: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 惹我?首富我閨蜜,攝政王我義兄 大明:我是朱標他舅 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 巔峰神豪傳 無敵下山,先斬白月光 仙帝回歸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