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坐落在山穀盆地中的廢棄小村落,規模很小,稀稀落落地散布著十幾間房屋的遺跡。
說是房屋,其實大多數隻剩下了地基和少量垮塌的土坯或是碎石牆,屋頂早已不知所蹤,歲月和風雨將它們徹底還原成了自然的部分,村中空地上荒淒淒,一片死寂。
陳小滿沒有急著進入那些廢墟,而是警惕地觀察著四周。
她的目光很快便被村落邊緣,山壁下的幾個黑黢黢的洞口吸引了。
這些山洞顯然並非天然形成,洞口明顯有人工修整過的痕跡,甚至還有一個洞口殘留著半扇腐朽不堪的木門框架。
陳小滿右手拿著把長鐮刀,左手一伸,從空間裡拿出隻強光手電筒,選擇了其中一個最大的洞口走去。
揮著鐮刀拔開洞口的藤蔓和蛛網,一股混合著塵土,黴味和某種動物膻腥的氣味撲麵而來。
她戴上口罩,按亮了手電筒,瞬間照亮了山洞內的景象。
洞窟比想象中的要深,也更為寬敞,洞壁上有明顯的鑿刻痕跡,地麵相對平整。
角落裡堆著一些爛掉的,棕櫚樹纖維做的床墊,旁邊散落著幾個破爛的籮筐和瓦罐。
洞窟中央,還有一個用石頭壘砌的,已經被落石掩埋過半的灶坑,灶坑旁邊,還有一小堆尚未完全腐爛的木柴。
這裡確實有人生活過,而且看起來,不像是因為正常遷徙而離開,倒是更像是倉促之間遺棄的。
陳小滿仔細地搜索著,不放過任何角落。
強光手電筒的光斑在洞壁和地麵上緩緩移動。
在灶坑後方,一塊看起來與周圍並無二致的岩石引起了她的注意。
岩石邊緣的泥土顏色似乎與周圍有細微差彆,而且石塊周圍的浮土也略顯鬆散。
她蹲下身,用柴刀小心地撬動岩石邊緣。
岩石比她想象的要輕,似乎是中空的,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一個偽裝。
移開岩石,下麵露出了一個被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一尺見方的木箱。
箱子沒有上鎖,隻是用皮繩捆著,但皮繩已經有些糟朽。
陳小滿抑製住激動的心情,將箱子抱出來,放在相對平整的地麵上。
她解開了皮繩,掀開了箱蓋。
箱子裡麵的東西並不多,卻也讓她目光一凝。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塊用紅布包著的銀元,數量不多,大約七八塊,成色很足,在電筒光下泛著溫潤的舊光。
銀元旁邊,是一個更小的、同樣用油布包裹的筆記本,筆記本的封皮是硬質的,已經磨損得看不清字跡。
而在筆記本旁邊,靜靜地躺著一樣小物件——一根褪色嚴重,幾乎變成淺粉色的紅頭繩,頭繩兩端,各係著一個比黃豆略大、做工精巧的小銀鈴。
儘管年代久遠,銀鈴表麵有些氧化發黑,但依然能想象出它曾經在少女發間隨著步伐輕輕晃動的清脆模樣。
陳小滿先拿起那幾塊銀元掂了掂,放在旁邊。
然後,她的注意力完全被那本筆記本和那根紅頭繩吸引了。
她拿起筆記本,輕輕拂去表麵的灰塵,就著手電光,小心翼翼地翻開了第一頁。
紙張已經泛黃發脆,上麵的字跡是鋼筆書寫,雖因歲月有些洇染,但依然能看出書寫者筆力勁健,結構工整。
x月x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