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代官山。
暮色如稀釋的墨汁,緩緩浸透天際。初上的華燈將這片融合了時髦與雅致的街區點綴得流光溢彩。由百年倉庫改造而成的藝術空間「坩堝」(crucibe)今夜門戶大開,名為“破界·新生”的當代藝術展開幕酒會正在這裡升溫。與港區那些彌漫著過於精致、甚至有些僵化的資本氣息的畫廊不同,這裡的空氣似乎都更活躍幾分,帶著未經馴化的實驗性與野性活力,吸引著不少真正眼光獨到的藏家、言辭犀利的評論家,以及那些眼神明亮、尚未被完全規訓的年輕創作者。
江浸月身著一條簡約的深灰色羊絨連衣裙,沉默地立於一幅色彩極具衝擊力、筆觸近乎暴烈的抽象畫前。作為寰宇集團《虛宇生花》項目的藝術總監代表,她必須出席。殷夜沉因一個不容推遲的跨國視訊會議未能親臨,這讓她在無處不在的緊繃感中,意外捕獲了一絲縫隙般的喘息。周嶼依舊在不遠處,如同一個儘職的幽靈,維持著既能確保安全又不至過分侵入的距離。但江浸月明白,這份“自由”的邊界清晰而脆弱,她此刻的所見所聞,終將以報告的形式,呈於那個男人的案頭。
儘管如此,能暫時從他絕對掌控的氣場中抽離,浸入這個充斥著各種“不規則”聲音的空間,於她而言,已是奢侈。她指尖輕觸冰涼的香檳杯壁,目光掠過那些大膽、叛逆,甚至有些刺眼的作品,試圖讓思緒暫時放空。
酒會開場時,空間的主理人,一位打扮新潮、言辭間充滿顛覆性的年輕策展人簡短致辭,特彆感謝了本次展覽的主要支持方——“深藍資本藝術基金會”。他語氣中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強調深藍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青睞並保護那些拒絕被任何既定標簽定義、靈魂始終保持野性的創作者”,並致力於提供“一片允許試錯、鼓勵獨特棱角而非急於將其磨平的土壤”。
“拒絕被定義”、“靈魂野性”、“獨特棱角”……這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像一束微光,不經意間照亮了江浸月心底某個被刻意忽略的角落。
人流觥籌交錯,低語與笑聲編織成背景音。她麵前這幅畫,濃重的色塊仿佛在廝殺、咆哮,卻又在混沌中維持著一種奇異的平衡。
“很強烈的表達,不是嗎?”一個溫和卻不失力量的女聲在身側響起。
江浸月側首。是一位年約四十的女士,氣質沉靜優雅,一身剪裁極佳的藏藍色套裝,頸間係著的抽象印花絲巾恰到好處地增添了幾分藝術感。她妝容精致,笑容得體,眼神卻透著一股洞悉世事的清明與練達。
“尤其是這片區域,”女士伸手指向畫布右下角,那裡是鈷藍與赭石激烈交織的漩渦,“看似是色彩與筆觸的混沌戰場,但細看,每一筆掙紮都指向內部,是一種……向內的、試圖衝破無形牢籠的呐喊。這種將巨大張力內收的處理,非常見功力。”
江浸月心中微動。這個細節的解讀,遠超一般觀者的浮光掠影,直抵創作者試圖隱藏的核心情緒。她不由對這位陌生女士生出一分專業的敬意。
“您好,我是林曼,一名獨立策展人,偶爾也為一些注重藝術本體價值的項目提供谘詢。”女士微笑著遞上名片,設計簡約,質感上乘,沒有冗多頭銜,卻自顯分量。
“江浸月。”她接過名片,報上名字。
“久仰。”林曼的笑容加深,目光真誠地落在她臉上,“《虛宇生花》的預告片,我仔細看過很多遍。您對‘數據流’與‘水墨意境’那種悖論式融合的處理,以及在其中注入的,於冰冷規則下悄然生長的生命力,非常打動我。那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是有靈魂的。”
不是社交場麵的客套恭維,而是基於深刻觀察的理解。江浸月心底那根屬於創作者的弦,被輕輕撥動了。她微微頷首:“謝謝。”
兩人自然地就眼前的畫作展開討論,話題逐漸延伸至當代藝術的現狀與東西方美學的融合可能。林曼知識淵博,見解獨到,引用的案例和理論信手拈來,卻從不顯得賣弄。她善於傾聽,並能精準地在江浸月的觀點上延展深化,交談節奏舒適,令人如沐春風。
話題不經意間,又繞回到藝術創作的本質與環境。
“像江小姐這樣的創作者,真正的價值在於不可替代的獨特性。”林曼的目光緩緩掃過展廳內那些風格迥異、棱角分明的作品,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就像今晚這個展覽,能彙聚如此多‘不規則’的靈魂,離不開讚助方對‘獨立性’近乎偏執的尊重。我接觸過一些背後的決策者,他們堅信,真正的投資,是投給那些無法被歸類的、自由生長的靈魂本身,資本應該做的是滋養土壤,而不是規定花朵長成的模樣。”
她的話語聽起來像是隨性的業內分享,卻像一把鑰匙,精準地探入了江浸月心湖深處。在寰宇,在殷夜沉構建的龐大帝國裡,她的才華、她的理念,無一不需要被納入他那套精確、冷酷的商業邏輯和掌控體係之中。“自由生長的靈魂”、“無法被歸類”,這些概念對她而言,如同隔著玻璃看到的風景,充滿誘惑卻難以觸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曼似乎並未留意到她瞬間的失神,很快便將話題引向了東京幾個小而美的獨立藝術空間,以及一些非公開的、更具實驗性的藝術家活動,並熱情地分享了信息,表示江浸月或許會感興趣。
“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和江小姐探討藝術更廣闊的可能性。”臨彆時,林曼再次與江浸月握手,她的手掌溫暖而穩定,眼神充滿誠意,“我很期待看到您更加不受拘束、完全綻放的藝術表達。”
交換聯係方式的過程流暢自然,如同任何一次圈內尋常的交流。
江浸月看著林曼的身影優雅地融入人群,消失不見。她低頭,指尖摩挲著那張質感溫潤的名片,然後抬眼,望向展廳裡那些肆意張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我即是我”的作品。
心底,那顆關於“獨立價值”與“不被定義”的種子,被這陣看似不經意的風,吹落在了渴望的沃土上。
周嶼無聲地再次靠近。江浸月將名片穩妥地收進手包,麵色平靜地端起酒杯。香檳的氣泡在舌尖細微地炸裂,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酸澀,與她心底那片被悄然攪動、泛起波瀾的湖麵,微妙地共鳴著。
她不知道這場邂逅是純粹的偶然,還是一陣恰好吹向她的、帶著特定溫度的風。但她清晰地感覺到,內心深處那片名為“野心”的原野上,一簇火苗被點燃了——她渴望的,從來不隻是躲在羽翼下的創作自由,而是憑借自己的力量,站到足以與資本平等對話的位置,讓“江浸月”這個名字,因其本身的光彩而被追逐、被尊重。
這念頭危險,卻帶著令人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喜歡沉溺月光瘋批霸總的蝕骨獨占請大家收藏:()沉溺月光瘋批霸總的蝕骨獨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