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總工會化驗技能大賽的消息,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化驗室裡激起層層漣漪。蔣主任雷厲風行,第二天一上班就把休息室徹底改造一番,變成了專屬的“特訓基地”——雪白的牆壁上貼滿了密密麻麻的儀器操作規程和檢測標準,從氣相色譜儀的維護要點到水質檢測的誤差控製方法,每一條都用紅筆標注了重點;長條桌上堆著曆年的大賽真題和厚厚的專業書籍,連平時放在辦公室的咖啡機都被搬到了裡間,旁邊還放著幾箱方便麵和牛奶。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的日子裡,熬夜會成為家常便飯,實驗室的燈光,會亮到比平時更晚。
備戰的第一步就是選拔。蔣主任把化驗室的十多個人分成四組,每組兩人,完全模擬大賽流程進行考核:從樣品的取樣、預處理,到儀器的調試、操作,再到數據的精準記錄和結果分析,每個步驟都掐著秒表計算時間,任何一個細微的失誤,都會被蔣主任記在小本子上,作為後續改進的重點。
“樣品稱量時,天平精度要精確到0.0001克,你們剛才的操作,手碰到了稱量盤,這會導致數據偏差!”蔣主任拿著秒表,站在小磊和小榮身邊,語氣嚴肅,“大賽時評委的眼睛比顯微鏡還尖,一點小失誤都可能影響最終成績,必須改!”
小磊吐了吐舌頭,趕緊重新進行稱量,這次連呼吸都放輕了許多。實驗室裡隻剩下儀器運轉的輕微聲響和秒表滴答的聲音,每個人都繃著神經,不敢有絲毫鬆懈——大家都想抓住這次機會,不僅是為了代表公司出戰,更是想在蔣主任的指導下,讓自己的技術再上一個台階。
很快,俊輝和雅萱就遇到了難題。他們負責的有機成分分析項目,卡在了牡丹花瓣中黃酮類物質的萃取環節。連續三天,不管怎麼調整萃取劑濃度,檢測出的黃酮含量都達不到標準值,數據波動很大,始終不達標。那天晚上十點多,實驗室的燈還亮著,雅萱盯著分液漏鬥裡緩慢分層的液體,眼圈都紅了,聲音帶著點委屈:“是不是我們的萃取劑配比有問題?還是儀器的檢測靈敏度不夠?再這樣下去,我們肯定選不上了。”
俊輝也皺著眉頭,手裡拿著實驗記錄冊反複翻看,試圖找出問題所在,卻始終沒有頭緒。就在這時,蔣主任端著兩杯熱牛奶走了進來,杯壁上還冒著熱氣。他沒直接說問題出在哪,而是把牛奶放在兩人麵前,拿起桌上的移液管,走到實驗台前:“來,你們看著,我再演示一遍。”
他的動作不快,卻每一步都精準得像教科書——左手穩穩握住分液漏鬥,右手控製活塞,手腕輕輕轉動,讓萃取劑緩慢流入樣品溶液中;振蕩時力度均勻,既能保證充分接觸,又不會產生過多泡沫;靜置分層時,他突然指著液麵:“你們看,這裡有一層很薄的乳化膜,不把它破壞掉,萃取就不徹底。”說著,他用手指輕輕敲擊分液漏鬥的管壁,那層透明的乳化膜瞬間消散,液體分層變得清晰起來。
“當年我帶第一屆徒弟,為了練會這個敲管壁的動作,整整敲壞了二十個分液漏鬥。”蔣主任放下移液管,語氣裡帶著回憶,“萃取不僅要看配比,還要注意樣品本身的特性。你們再想想,這次用的牡丹樣本,和標準樣品有什麼不一樣?”
俊輝突然一拍腦袋,像是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上次在洛陽取的牡丹樣本,因為當時連著下了幾天雨,含水量比標準樣品高了近5!含水量高會影響萃取劑的有效濃度,萃取時間得比平時延長五分鐘,這樣才能讓黃酮類物質充分溶解!”
雅萱也立刻反應過來,趕緊重新調整實驗方案,把萃取時間從原來的十五分鐘延長到二十分鐘。等到檢測結果出來時,電腦屏幕上顯示的黃酮含量不僅達標,而且數據波動極小,曲線平滑得像一條直線。兩人看著屏幕,笑得像學生拿到了滿分試卷,之前的沮喪一掃而空。蔣主任站在旁邊,看著他們興奮的樣子,嘴角也悄悄勾起一抹笑意,轉身又去查看其他組的進展。
另一邊,羽辰和洛依則在水質檢測的誤差控製上卡了殼。他們負責的項目需要同時檢測水中的p左右的偏差,雖然在允許範圍內,但蔣主任要求他們把誤差控製在0.1g以內,達到大賽的最高標準。兩人嘗試了重新校準儀器、更換檢測試劑,甚至調整了實驗室的溫度,可誤差始終降不下來,急得洛依直跺腳。
蔣主任看在眼裡,卻沒直接點破問題所在,而是從自己的抽屜裡翻出一本泛黃的筆記本,遞給他們:“你們看看這個,或許能找到答案。”筆記本的封麵已經有些磨損,裡麵是蔣主任年輕時的實驗記錄,每一頁都畫著詳細的儀器校準曲線,旁邊還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了當天的溫度、濕度,甚至連實驗室窗戶的開啟狀態都有記錄,密密麻麻的字跡裡,滿是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誤差不是敵人,是朋友。”蔣主任指著其中一頁關於溶解氧檢測的記錄,“你們得摸清它的脾氣。溶解氧的檢測結果,受溫度、氣壓甚至水流擾動的影響都很大,你們隻注意了溫度,卻忽略了采樣時水流的速度——采樣管插入水中的深度、水流衝擊采樣瓶的力度,都會導致溶解氧含量變化。”
洛依看著筆記本裡工整的字跡,突然明白了蔣主任的用意——所謂的嚴謹,從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把每個可能影響結果的細節,都刻進骨子裡,反複琢磨、不斷優化。她和羽辰按照蔣主任的提示,重新調整采樣方法,控製采樣管插入深度和水流速度,果然,再次檢測時,溶解氧的誤差穩穩控製在了0.1g以內。羽辰看著檢測數據,忍不住對蔣主任豎起了大拇指:“主任,您這筆記本簡直是‘寶藏’!”
蔣主任笑著把筆記本收回來:“這都是當年踩過的坑,記下來,就是為了讓你們少走彎路。做化驗,就得有這種‘鑽牛角尖’的勁,每個數據背後,都藏著無數個細節,把細節做好了,結果自然就準了。”
一周後,選拔結果終於出來了。那天下午,蔣主任把所有人召集到實驗室中央,手裡捏著一張名單,臉上沒有平時的嚴肅,反而帶著幾分欣慰:“經過這幾天的考核,最終確定由俊輝、雅萱、羽辰、洛依四個人代表公司出戰。我希望你們記住,這次去參加比賽,不是為了拿多少名次、得多少獎,而是為了讓你們自己,也讓彆人知道,咱們化驗室的人,手裡的活兒有多硬,咱們對數據的嚴謹,有多較真!”
“好!”所有人都異口同聲地回答,聲音裡滿是鬥誌。俊輝悄悄碰了碰雅萱的胳膊,眼裡閃著光;羽辰則和洛依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堅定——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會更加忙碌,訓練會更加嚴苛,但有蔣主任的指導,有彼此的陪伴,他們有信心,在即將到來的賽場上,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夕陽透過實驗室的窗戶,灑在每個人的臉上,也灑在那些冰冷的儀器上,讓整個實驗室都透著溫暖的光。蔣主任看著眼前這群年輕的身影,心裡滿是感慨——他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也看到了化驗室未來的希望。他轉身從抽屜裡拿出四套新的實驗服,遞給四人:“這是給你們準備的,比賽時穿上,精神點!咱們化驗室的人,走到哪都不能輸了氣勢!”
四人接過實驗服,緊緊抱在懷裡,像是抱住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實驗室裡的備戰時光,還在繼續,儀器運轉的聲音、討論問題的聲音、蔣主任耐心指導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成了這段日子裡最動聽的旋律,也為即將到來的“賽場上的無聲較量”,埋下了充滿力量的伏筆。
喜歡試劑裡的火焰請大家收藏:()試劑裡的火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