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枸杞基地回來後,化驗室很快完成了土壤和水質檢測報告,針對枸杞地的土壤肥力不足問題,提出了增施有機肥、控製灌溉水溫等具體建議,得到了基地工作人員的高度認可。這天午休時,大家圍坐在實驗室的休息區,翻看著枸杞地的照片,蔣主任突然放下手裡的茶杯,笑著說:“說完了那片‘紅瑪瑙’,今天再跟你們說說‘白的’——我當年在新疆見到的棉花田,那才叫壯觀呢!”
眾人立刻來了興致,洛依放下手裡的實驗記錄冊,湊到蔣主任身邊:“主任,新疆的棉花田是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一眼望不到頭啊?真的像‘白海洋’嗎?”
蔣主任靠在椅背上,眼神飄向遠方,仿佛回到了幾十年前的新疆:“可不是嘛!那是90年代初,我剛當上化驗室組長,廠裡想拓展棉紡織品原材料業務,就派我跟著老技術員去新疆棉區考察,看看當地的棉花纖維品質,能不能滿足咱們的生產要求。我這輩子都忘不了第一次見到棉花田的場景——車子剛拐出縣城,一片白茫茫的棉田突然出現在眼前,一眼望不到邊,風一吹,棉桃輕輕晃動,像翻著浪的白色海洋,連空氣裡都帶著淡淡的棉絮清香,壯觀得讓人說不出話來。”
他頓了頓,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像是在回憶那些細節:“那時候正是棉花采摘季,棉農們都戴著彩色的頭巾,腰間係著布包,在棉田裡穿梭忙碌。他們摘棉花的動作又快又準,手指在棉桃間翻飛,像在跳一支輕快的舞,不過幾分鐘,腰間的布包就鼓了起來,裝滿了雪白的棉花。我站在田埂上看了半天,心裡滿是佩服——那麼枯燥的農活,他們卻做得充滿了節奏感。”
“有個維吾爾族大姐見我看得入迷,非要拉著我學摘棉花,”蔣主任邊說邊起身,模仿著當年摘棉花的動作,“她手把手教我:‘小夥子,摘棉花得掐著棉桃的尖,輕輕一擰,整朵棉花就下來了,可彆使勁拽,一拽纖維就斷了,品質就差了。’我跟著學了半天,要麼用力太猛把棉桃捏爛,要麼力氣太小隻扯下來半朵棉花,手裡還沾了滿手的棉絮。大姐看得直笑,拍著我的肩膀說‘慢慢來,這活兒得練’,還把她剛摘的棉花塞了一把在我手裡,讓我感受一下好棉花的質感。”
雅萱聽得入了迷,忍不住問:“主任,那你們在新疆考察的時候,有沒有去棉農家做客啊?新疆的美食是不是特彆好吃?”
“去了!當然去了!”蔣主任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傍晚收工後,那位維吾爾族大姐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她家做客。她家的院子裡種著葡萄架,葡萄藤上掛滿了一串串紫瑩瑩的葡萄,剛摘下來咬一口,甜得能流出汁來。大姐還端上來一大盤拉條子,拌著自家榨的棉花籽油,油香混合著麵香,香得我差點把舌頭吞下去!”
他的語氣變得格外認真:“吃飯的時候,老技術員跟棉農們聊天,說咱們化驗室雖然在千裡之外的工廠裡,但責任重大——得通過專業檢測,把好棉花品質關,讓好棉花能做成好布料,不辜負棉農們的辛苦付出。我坐在旁邊聽著,手裡握著剛吃了一半的拉條子,突然覺得,咱們實驗室裡那些冰冷的試管、燒杯,原來都跟這千裡之外的棉花田緊緊連著,跟棉農們的汗水緊緊連著。從那天起,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化驗工作做紮實,不能讓任何劣質棉花流入生產線,不能讓棉農們的辛苦白費。”
“回來的時候,我特意從新疆帶了一把棉花,”蔣主任說著,起身從自己的儲物櫃裡拿出一個密封袋,裡麵裝著一小撮雪白的棉花,棉花纖維細長,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我把這棉花一直放在化驗室的櫃子裡,後來教你們師哥師姐做棉纖維長度、強度檢測時,就拿它當標準樣品。我總跟他們說,這不是普通的棉花,是從新疆來的‘白金子’,每一根纖維裡都藏著棉農們的汗水,得懷著敬畏心去檢測,去對待。”
俊輝聽到這裡,突然想起自己上個月檢測過的一批棉紡織品原料報告——當時他隻覺得那些纖維長度、斷裂強度的數據枯燥又繁瑣,現在才明白,每一個數字背後,都藏著像新疆棉花田這樣的故事,藏著無數人的辛勤付出。他拿起桌上的棉花樣品,輕輕捏在手裡,能清晰地感受到纖維的柔軟與堅韌,心裡突然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羽辰也若有所思地說:“以前總覺得咱們做纖維檢測,隻是簡單地測幾個數據,現在才知道,這數據背後連著的是田間地頭的辛苦,是產業鏈上無數人的努力。咱們多認真一點,多精準一點,就能讓更多優質棉花被認可,讓棉農們的付出更有價值。”
蔣主任把棉花樣品小心地放回密封袋,遞給洛依:“你們也摸摸看,感受一下這新疆棉花的質感。等下個月咱們去公司的棉花田,你們就能親眼看到大片的‘白海洋’了——咱們公司的棉花田雖然沒新疆的大,但也是一片連著一片,到了采摘季,雪白的棉花掛在枝頭,也特彆好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洛依輕輕撫摸著棉花,眼睛裡滿是期待:“主任,到時候您也會教我們摘棉花嗎?我也想試試,看看能不能像新疆的棉農大姐那樣,快速摘到完整的棉花。”
“當然教!”蔣主任笑著點頭,“不過摘棉花可比摘枸杞累多了,得長時間彎腰,一天下來腰都直不起來。到時候咱們不僅要檢測土壤和水質,還要采樣分析棉花纖維的品質,看看咱們的種植環境,能不能種出優質的棉花,為公司的棉紡織品業務提供好原料。”
俊輝突然提議:“主任,咱們到時候能不能也帶點棉花樣品回來?像您當年從新疆帶回來那樣,放在實驗室裡當紀念,也給以後新來的同事講講棉花田的故事,講講咱們化驗工作的意義。”
“好主意!”蔣主任讚許地看著俊輝,“就這麼定了!咱們不僅要帶棉花樣品,還要拍些棉花田的照片,整理成資料,放在實驗室的展示區,讓每個人都能看到,咱們的工作到底跟哪些地方、哪些人有著聯係。”
接下來的幾天,大家開始為棉花田的檢測任務做準備。羽辰和俊輝忙著校準纖維長度分析儀、斷裂強度測試儀,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雅萱和洛依則整理土壤采樣工具,查閱棉花生長所需的土壤養分標準,還特意從網上找了新疆棉花種植的資料,了解棉花生長的特性。
蔣主任也沒閒著,他聯係了公司棉花田的負責人,詳細詢問了棉花的種植品種、生長階段,還了解到當地近期的降水情況,為製定采樣計劃做準備。“棉花對水分特彆敏感,近期降水多的話,土壤濕度會影響纖維品質,咱們采樣時要多關注不同地塊的濕度差異。”蔣主任在采樣計劃上認真標注著,“還有,棉花田的灌溉水來自附近的小河,咱們還要檢測河水的水質,看看有沒有汙染物,會不會影響棉花生長。”
終於到了出發去棉花田的那天,天剛亮,五個人就帶著檢測設備和采樣工具,坐上了前往鄰縣的車。車子行駛在鄉間公路上,路邊的稻田已經泛黃,偶爾能看到幾片零星的棉花田,雪白的棉花在綠色的枝葉間格外顯眼。洛依扒著車窗,興奮地指著遠處:“你們看!那是不是棉花田?真的有白色的棉花!”
蔣主任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笑著說:“那隻是小麵積的散戶種植,咱們公司的棉花田在前麵,規模比這大多了。”
車子又行駛了半個多小時,一片整齊的棉花田終於出現在眼前。不同於枸杞地的低矮灌木叢,棉花植株有半人高,綠色的枝葉間,掛滿了雪白的棉桃,有的已經完全綻放,像一朵朵白色的花朵;有的還緊緊閉合,像一個個小小的紡錘。風一吹,棉田泛起白色的波浪,真的像一片“白海洋”,壯觀極了。
“太美了!”洛依迫不及待地推開車門,朝著棉田跑去,“我要去近距離看看,這‘白海洋’到底是什麼樣的!”
眾人也跟著下車,走進棉花田。蔣主任拿起一朵綻放的棉花,遞給雅萱:“你摸摸看,好的棉花纖維又細又長,手感柔軟,這樣的棉花才能紡出好紗,織出好布。”雅萱輕輕捏著棉花,果然感覺到纖維的細膩,心裡滿是驚歎。
俊輝和羽辰則開始準備采樣工具,他們按照事先製定的計劃,在棉花田的不同區域設置采樣點,采集土壤樣品。蔣主任在一旁指導:“采集土壤時,要注意避開根係密集區,深度控製在20厘米左右,這樣才能準確反映土壤的整體狀況。”
洛依跟著蔣主任學習識彆棉花品質,蔣主任指著不同的棉桃說:“你看這個棉桃,顏色發黃,纖維比較短,品質就一般;這個棉桃雪白飽滿,纖維細長,就是優質棉花。咱們做檢測的時候,就要區分這些差異,為後續的種植和加工提供依據。”
中午時分,太陽漸漸升高,大家雖然忙得滿頭大汗,卻都乾勁十足。棉田的負責人送來冰鎮的綠豆湯,笑著對蔣主任說:“蔣主任,有你們化驗室幫忙把關,我們心裡就踏實多了!今年的棉花長勢比去年好,希望能有個好收成。”
蔣主任接過綠豆湯,遞給身邊的年輕人:“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咱們各司其職,把好每一道關,才能讓好棉花發揮最大的價值。”
休息時,洛依坐在田埂上,看著眼前的“白海洋”,突然對羽辰說:“你看這棉花,雖然看起來普通,卻能做成衣服、被子,溫暖每個人的生活。咱們的檢測工作,就是讓這些棉花發揮最大的作用,這也算是一種特彆的‘成就’吧?”
羽辰笑著點頭:“是啊!就像主任說的,每一根棉花纖維裡都藏著汗水和故事,咱們能通過自己的專業,讓這些故事有個好結局,就是最有意義的事。”
夕陽西下時,大家終於完成了采樣任務,不僅采集了土壤和水質樣品,還挑選了不同品質的棉花樣品,準備帶回實驗室做纖維檢測。車子駛離棉花田,洛依回頭望著那片漸漸遠去的“白海洋”,心裡滿是不舍:“真舍不得離開,這裡的棉花太好看了,下次我還要來看看棉花采摘的場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蔣主任笑著說:“放心吧,等棉花采摘季到了,咱們再來!到時候不僅能看采摘,還能檢測剛采摘的棉花品質,看看新鮮棉花和儲存後的棉花,在纖維特性上有什麼差異。”
車子在夕陽下行駛著,車廂裡放著從棉花田帶回來的樣品,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棉絮清香。大家聊著今天在棉花田的趣事,討論著接下來的檢測計劃,俊輝突然說:“我現在才明白,咱們化驗室的工作,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它連著枸杞地的‘紅瑪瑙’,連著棉花田的‘白海洋’,連著無數人的辛苦和期待。以後我再做檢測報告,一定會想起這些故事,更加認真地對待每一個數據。”
雅萱點頭讚同:“我也是!以前覺得實驗數據枯燥,現在卻覺得每一個數字都有溫度,都有意義。這大概就是主任想讓我們明白的,工作的‘初心’吧——不管做什麼,都要記得背後的人,記得這份責任。”
蔣主任聽著他們的對話,心裡滿是欣慰。他知道,這群年輕人已經漸漸理解了工作的意義,理解了“初心”的重量。而這片棉花田的“白海洋”,不僅讓他們看到了田間的風光,更讓他們在心裡種下了對“初心”的思考,為接下來紅井邊的“初心”感悟,埋下了深刻的伏筆。
車子漸漸駛離鄉間,朝著城市的方向前進。窗外的夕陽將天空染成了溫暖的橘紅色,像極了棉花田在夕陽下的溫柔模樣。大家都安靜地看著窗外,心裡卻在默默期待著,下一次的旅程,下一次對“初心”的探尋。
喜歡試劑裡的火焰請大家收藏:()試劑裡的火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