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虎牢關以東地區治理得井井有條後,張無忌站在地圖前,目光炯炯地盯著洛陽周邊。此時洛陽作為他的勢力中心,在其經營下已頗具規模,但周邊關口和地區局勢複雜,如不儘快掌控,始終是心腹大患。
他招來王勝、宋青書等一眾得力乾將,說道:“如今虎牢關以東已穩,可洛陽周邊關口與地區仍有變數。這些地方關乎我勢力根基,必須收入囊中。”
王勝神情堅毅,抱拳道:“主公,末將願領一路兵馬,先取東邊關口,定不辱使命。”
宋青書也拱手請命:“無忌兄,南邊地區地勢複雜,青書願率一隊人馬,探清虛實,徐徐圖之。”
張無忌點頭,有條不紊地安排部署。他深知每個方向的情況不同,需因地製宜。東邊關口,元軍殘餘勢力雖有設防,但因之前的敗績,士氣低落。王勝率軍抵達後,先是擺出強攻之勢,而後又派人勸降,雙管齊下,很快便將東邊關口收入囊中。
而宋青書前往南邊地區,憑借著他的足智多謀,與當地一些不願受元軍壓迫的勢力聯合,裡應外合,逐步瓦解了元軍在南邊的勢力,順利掌控了大片區域。
至於西邊,張無忌決定親自率軍前往。此地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他運用乾坤大挪移和自身深厚內力,身先士卒,鼓舞著義軍士氣。在他的帶領下,義軍如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曆經一番苦戰,成功拿下西邊關口。
北邊和東南方向,張無忌派遣其他將領,采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征戰與謀劃,洛陽周邊的關口和地區,皆被張無忌納入勢力範圍。
穩固這些地區後,張無忌開始大力發展民生,修建道路,興修水利,同時加強軍事訓練,提升整體實力。他明白,隻有根基穩固,才能在這亂世中立足,向著平定天下的目標更進一步。
張無忌站在洛陽城的演武場高台之上,望著台下密密麻麻的軍民,手中展開一卷政令高聲道:“自即日起,凡新開墾荒地者,三年免賦!家有耕牛者,官府補飼草半石!”
台下百姓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如雷歡呼。王勝手持長槍立於一側,看著主公有條不紊地部署新政,眼中滿是敬佩:“主公這招‘以田養民’,定能讓周邊州縣糧倉充盈。”
宋青書展開竹簡記錄,補充道:“聽聞南邊山林多獵戶,不如再設皮貨坊,將獸皮硝製後售往中原,既能增收,又可安置流民。”張無忌讚許點頭,當場命人擬下《勸農通商令》。
三日後,洛陽西市豎起丈高木牌,刻著新政細則:農戶結社互助可借官府耕具,手藝人入坊授徒享稅銀減半,商賈往來關卡查驗從簡。當第一批鐵犁、桑苗運抵城郊時,白發老農顫抖著撫摸犁鏵:“老朽活了六十載,頭回見官府倒貼種子。”
張無忌則帶著謀士踏訪田間,見青壯勞力不足處,便調撥軍隊助耕。他挽起錦袍親自扶犁,先天陰陽真氣運轉間,土塊自動碎裂成壟,圍觀百姓驚歎不已。消息傳開後,連遠處州縣的流民都拖家帶口趕來,洛陽城外新搭的草棚連綿數裡。
與此同時,宋青書主持修建的漕運碼頭竣工,王勝訓練的商隊護衛開始巡防要道。當第一艘載滿糧棉的商船順洛水而下時,張無忌站在船頭望著兩岸新綠,對身旁的王勝笑道:“待秋收後,這些糧倉便能撐起十萬大軍的糧餉。”暮色中,洛陽城的炊煙與天邊晚霞融成一片,恰似亂世中漸起的希望。
傍晚,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欞灑進張無忌居住的府邸,將屋內映得一片金黃。張無忌身著一襲素袍,靜靜地盤坐在書房內的榻上,眉頭微蹙,陷入了沉思。
他眼前浮現出洛陽周邊那些新收服地區的景象,百姓們雖因新政的推行,生活逐漸有了起色,但局勢依舊複雜。元軍雖遭重創,可殘餘勢力仍在暗處蠢蠢欲動,時刻威脅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如今雖已收服諸多地區,鼓勵生產也初見成效,可元軍一日不除,這天下便難有真正的太平。”張無忌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他又想到麾下的將領們,王勝勇猛忠誠,宋青書足智多謀,可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大,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招攬更多有識之士,為己所用,也是他亟待解決的問題。
“或許該廣開言路,設立招賢館,讓天下有才之人都能為我出謀劃策。”張無忌心中暗自思忖。
除此之外,民生方麵也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水利設施雖已開始修繕,但進度緩慢,若遇天災,百姓們仍將麵臨饑荒的威脅。“得加快水利工程的進度,確保農田灌溉無憂。”張無忌緊了緊拳頭,眼神堅定。
正當他思緒萬千時,門外傳來輕輕的腳步聲,一名侍衛恭敬地走進來,稟報道:“主公,王將軍和宋公子求見。”
張無忌回過神來,微微點頭,道:“讓他們進來吧。”心中想著,或許正好可以與他們商議一番接下來的計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勝和宋青書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書房,見到端坐榻上的張無忌,兩人同時抱拳,單膝跪地,齊聲說道:“主公!”
王勝身形魁梧,目光堅定,抱拳的手臂肌肉緊繃,儘顯武將的豪邁與忠誠:“末將王勝,參見主公!”宋青書則一襲長衫,風度翩翩,儒雅中透著精明,他微微俯首,恭敬道:“青書見過無忌兄。”
張無忌抬手示意他們起身,目光溫和地看著二人,說道:“王將軍、宋兄弟,不必多禮,今日找你們來,是想與你們商議些要事。如今局勢雖有所好轉,但我們仍麵臨諸多挑戰,元軍殘餘未除,人才匱乏,民生也有待進一步改善,你們可有什麼想法?”
王勝微微皺眉,略作思索後向前一步,抱拳道:“主公,依末將之見,當務之急是擴充軍備。元軍雖遭重創,但其根基未損,隨時可能卷土重來。我們需招募更多青壯,加緊訓練,打造一支更為強大的軍隊。”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如今我們勢力範圍擴大,各地區都需兵力駐守,以保百姓安穩。末將願親自負責此事,在各地設立征兵點,嚴格篩選,確保兵源質量。同時,加強武器裝備的打造,提升我軍戰鬥力。”
王勝目光堅定,眼神中透露出對軍事事務的自信與擔當,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強大的武力是立足的根本,隻有擁有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才能守護好這片土地和百姓。
宋青書見張無忌望來,微微拱手,神色從容道:“無忌兄,王將軍所言極是,軍備擴充的確刻不容緩。但我以為,在強軍的同時,亦不可忽視人才的招攬與培養。”
他輕輕踱步,繼續說道:“如今我等勢力漸大,政務、軍務繁多,僅憑現有人才,恐難應付。可在洛陽設招賢館,廣發告示,不論出身貴賤,隻要有一技之長,皆可來投。對於文人謀士,可讓他們參與政務謀劃、政策製定;而有武藝或軍事才能者,便充實到軍隊中。”
宋青書目光誠摯,接著道:“另外,還可在各地興辦私塾、書院,培養本地人才,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如此,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我等勢力方能穩固壯大。且民心所向,元軍便再難有可乘之機。”
張無忌微微頷首,臉上露出讚許之色,目光溫和地看著王勝和宋青書,說道:“不錯,你二人所想的與我確實有相似之處。王將軍所言擴充軍備,乃是立足亂世之根本,有了強大的武力,方能保境安民,抵禦元軍反撲。而宋兄弟提議的招攬人才、興辦教育,更是長遠之計,能為我們的勢力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他站起身來,緩緩踱步,接著道:“如今我們既要加強軍事力量,又要廣納賢才,雙管齊下,才能在這亂世中站穩腳跟。王將軍,擴充軍備之事便交由你負責,務必做到嚴謹細致,不可馬虎。宋兄弟,招賢館和書院的設立,就由你牽頭操辦,希望能吸引天下英才,為我所用。”
張無忌微微皺眉,神色凝重地繼續說道:“不過,光靠政策推行是可以改良豫州的走向,但如若沒個盟友相助,勢力單薄,怕是難以在亂世立足。元軍勢大,周邊還有不少地方勢力,我們雖有所發展,但獨木難支。”
他看向王勝和宋青書,目光深邃:“王將軍、宋兄弟,你們覺得我們該與哪些勢力結盟為好?是那些同樣反抗元軍的義軍,還是一些地方豪強?亦或是其他?”張無忌深知,在這亂世紛爭中,一個合適的盟友能帶來巨大的助力,可若選錯盟友,也可能帶來無窮的後患,因此,結盟之事需謹慎考慮。
宋青書微微欠身,目光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恭敬地說道:“教主武功高強,威震江湖,那些江湖門派,不論是名門大派還是綠林豪傑,對教主的神勇皆有所耳聞,自會心生敬仰,歸順教主也是情理之中。且教主心懷蒼生,行仁義之事,這等胸懷更是讓江湖人士傾慕。”
他稍作停頓,整理了一下思緒,接著道:“但僅僅依靠江湖門派,還不足以在這亂世中成就大業。若能與割據一方的霸主交好結盟,那就更好了。這些霸主手握重兵,占據著大片土地和資源,與他們結盟,我們便能在軍事、物資等方麵獲得有力的支持。而且,借助他們的勢力,我們可以更快地擴大影響力,在對抗元軍時也能多一份助力。不過,在選擇盟友時,還需謹慎考察,確保對方與我們的目標和理念相符,以免日後生出變故。”
王勝重重地點了點頭,臉上滿是讚同之色,抱拳道:“宋公子所言極是!主公神功蓋世,江湖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那些門派歸順是遲早的事。可這亂世紛爭,光靠江湖豪傑,終究是不夠。與割據霸主結盟,咱就有了更足的底氣。”
他頓了頓,雙目圓睜,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豪邁之氣,接著說道:“有了這些盟友,咱們的兵力能得到補充,糧草輜重也有了保障。到時候,就算元軍再來進犯,咱們也能從容應對。不過正如宋公子所說,選盟友可得擦亮眼睛,不能找些心懷鬼胎的人,否則反受其害。末將願為主公探查這些霸主的底細,為主公結盟之事儘一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無忌目光溫和地看著王勝和宋青書,微微頷首,說道:“二位有心了,有你們相助,實乃我之幸事。王將軍願探查盟友底細,宋兄弟善謀劃結盟之事,有你們操辦,我便放心許多。”
他微微皺眉,略作思索後繼續道:“隻是這結盟之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要先派人暗中打探各割據勢力的實力、為人以及他們對元軍的態度。切不可貿然行事,以免陷入被動。待掌握了足夠的信息,我們再商議具體的結盟策略。還望二位多費些心思。”說罷,張無忌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期待,看向二人。
王勝立刻抱拳,身姿挺拔,大聲應道:“主公放心,末將定當竭儘全力,把那些割據勢力的底細摸得清清楚楚,絕不讓主公失望!”他的聲音洪亮,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宋青書則微微躬身,神色恭敬,溫聲道:“無忌兄所言極是,結盟之事確實需謹慎。青書定會仔細謀劃,與王將軍密切配合,為我們尋得可靠且有力的盟友。”他目光沉穩,透露出胸有成竹的自信。
張無忌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疲憊卻又帶著堅定的神情,輕聲說道:“既如此,若無要事,便退下吧。你二人也去休息,養足精神,後續還有許多事要做。”說罷,他微微揉了揉太陽穴,目光溫和地看向王勝和宋青書。
王勝和宋青書齊聲應道:“是!主公也早些歇著。”兩人抱拳後退兩步,轉身出了書房,腳步聲漸漸消失在回廊裡。暮色透過窗欞在青磚地上拖出長長的影子,將張無忌獨自沉思的身影拉得老長。
張無忌待二人離去後,心中思緒仍在翻湧。他決定到後山去,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也順便活動一番。
隻見他身形一閃,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般從府邸中疾掠而出。腳尖輕點地麵,便已躍出數丈之遠,眨眼間便消失在府邸的圍牆之外。
一路上,他施展著精妙的輕功,在街道的屋頂上飛掠而過。行人隻覺眼前黑影一閃,還未看清是什麼,張無忌便已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