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還未散儘,山海號的甲板上已經結了一層薄霜。郭春海搓了搓凍得發僵的手指,仔細檢查著新安裝的探魚儀屏幕。自從三船船隊采用扇形搜索法後,每天的漁獲量幾乎翻了一番。
東北方向有動靜!老崔突然指著屏幕上閃爍的光點,金牙在晨曦中閃著微光,密度不小!
郭春海立即抓起對講機:海鷹號、闖浪號,十點鐘方向,扇形合圍!
三艘船立刻調整航向,像一把展開的折扇緩緩收攏。隨著距離縮短,平靜的海麵突然泛起異樣的波紋——無數銀青色的小魚躍出水麵,在朝陽下劃出閃亮的弧線。
是青占魚!格帕欠趴在船舷邊驚呼,好大的群!
這種魚形似沙丁但體型更大,背脊泛著金屬般的青光。郭春海知道,青占魚群出現往往意味著水下有大型掠食者。他剛想提醒各船注意安全,海麵突然炸開一團巨大的浪花!
鯊魚!二愣子指著不遠處三角形的背鰭,聲音都變了調。
那不是一條,而是一群——至少十幾條灰鯖鯊正在水下驅趕魚群。它們像訓練有素的牧羊犬,將驚慌的青占魚群趕向淺水區。更令人心驚的是,鯊魚群正朝著闖浪號的方向逼近!
彆慌!郭春海一把抓過對講機,所有船下網!貼著鯊魚群邊緣下!
這個決定堪稱瘋狂。通常情況下,漁民見到鯊魚群都會避之不及。但郭春海發現,鯊魚將魚群驅趕得異常密集,正是捕撈的絕佳時機。
三艘船冒著風險展開包圍網。當漁網沉入水中時,郭春海甚至能感覺到鯊魚遊動引起的水流震動。老崔緊張地調整著舵輪,金牙咬得咯咯響:春海,這要是網住條鯊魚......
不會,郭春海緊盯著探魚儀,它們比我們想的聰明。
果然,鯊魚群在漁網合圍前靈巧地撤了出去,卻把青占魚群留在了網中。起網時,絞盤發出前所未有的聲——網裡的魚實在太多了!
快幫忙!郭春海大喊。所有人一起拉住網繩,當網兜浮出水麵時,銀光閃閃的青占魚像瀑布般傾瀉在甲板上,眨眼間就堆了半人高。
至少兩噸!老崔的聲音都在發抖,一網頂平時十網!
就在眾人歡欣鼓舞時,海鷹號突然發來緊急呼叫——有條鯊魚撞上了他們的漁網!郭春海從望遠鏡裡看到,那條足有三米長的灰鯖鯊正瘋狂掙紮,把整艘船都帶得傾斜起來。
彆硬拉!郭春海對著對講機喊,用備用網兜住它!
情急之下,老崔翻出了船上的銅鑼和信號彈:鯊魚怕響!咣咣地敲起銅鑼,格帕欠則向遠處水麵發射了一枚紅色信號彈。
這招居然奏效了!受驚的鯊魚猛地調頭,竟然從破洞中掙脫了出去。海鷹號損失了部分漁獲,但總算保住了漁網和人員安全。
中午時分,三艘船滿載而歸。碼頭上的人們看到那堆積如山的青占魚,驚得合不攏嘴。縣水產公司派來的會計撥算盤的手都在抖:這...這得有兩千塊錢!
烏娜吉帶著婦女們立刻投入分揀工作。她們發現這些青占魚格外肥美,魚油含量是平時的兩倍。聰明的她當即分出部分魚獲,用鹽和山花椒醃製成油浸青占魚,成為日後聞名遐邇的招牌產品。
正當卸貨工作進行得熱火朝天時,省海洋研究所的專家聞訊趕來。他們檢查完漁獲後,拉著郭春海來到船尾:你們發現的那片海域,可能有珊瑚礁!
原來,青占魚群和鯊魚的出現,往往是珊瑚礁生態係統的標誌。研究所希望山海號能帶他們去那個坐標考察。作為回報,他們將提供一套先進的水下攝影設備。
三天後,郭春海帶著科研人員重返那片神奇海域。當水下攝像機傳回畫麵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五彩斑斕的珊瑚叢中,各種魚類穿梭不息,宛如海底花園。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們還發現了古代漁船的殘骸,那些鏽蝕的漁具和瓷器碎片,見證了這片漁場的悠久曆史。
必須保護起來,研究所的張教授激動地說,這是活的曆史博物館!
在郭春海的建議下,這片海域被劃為生態捕撈實驗區,既保護珊瑚礁,又允許科學限量的捕撈。漁業局為此特彆表彰了山海號船隊,獎勵他們一套全新的無線電導航係統。
慶功宴上,托羅布老爺子用鄂倫春語吟唱著古老的漁歌。烏娜吉端出了新研製的青占魚三吃——炭烤魚排、魚肝醬、魚骨湯,香氣引得鄰村人都來圍觀。孩子們圍著篝火追逐打鬨,手裡舉著烤魚串當零嘴。
夜深了,郭春海獨自來到碼頭。三艘漁船靜靜地停泊在月光下,船身上新刷的生態捕撈示範船字樣依稀可見。他想起白天張教授說的話:你們改變了傳統漁業的定義。
遠處海麵上,幾點漁火與星光交相輝映。明天或許還有新的發現,但此刻,潮聲陣陣,海風輕拂,一切都剛剛好。那些藏在深藍之下的秘密,正等待著有心人去探尋、去守護。
喜歡重生83:帶兄弟趕山請大家收藏:()重生83:帶兄弟趕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