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來客帶來的震動,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麅子屯激起的漣漪久久未能平息。接下來的兩天,屯子裡外都透著一股不同尋常的緊張與忙碌。縣裡派來的公安人員加強了巡邏,尤其是碼頭區域,閒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李主任親自坐鎮屯委會,協調著各項準備工作。
郭春海則帶著“蛟龍號”的全體船員,對船隻進行了出海以來最徹底的一次檢修和維護。柴油機、絞盤、空壓機、潛水設備、通訊係統……每一個部件都反複檢查測試,確保萬無一失。老崔幾乎長在了機艙裡,連他那顆標誌性的金牙都仿佛蒙上了一層油汙,失去了往日的光澤。格帕欠和二愣子則帶著人仔細清理、保養潛水服和配套裝備,檢查每一寸“臍帶”和信號繩,氣氛嚴肅得如同大戰前的準備。
與此同時,陳教授和他的助手也沒閒著。他們在臨時征用的屯委會辦公室裡,鋪開了大幅的海圖和水下地形草圖,與郭春海、格帕欠反複核對沉船的具體坐標、深度、周邊海流情況以及他們之前探查到的船體結構細節。陳教授的問題極其專業和細致,從海底底質到能見度範圍,從可能遇到的海洋生物到水下作業的最佳時間窗口,事無巨細,一一詢問記錄。
“郭船長,根據你們的描述,船體木質腐朽嚴重,結構很不穩定。”陳教授推了推厚厚的眼鏡,語氣凝重,“這次水下取證,我們的首要原則是安全,其次是儘量不破壞遺址原貌。我們的目標是獲取足以確認沉船年代、性質和價值的關鍵證據,而不是進行大規模發掘。”
郭春海點頭表示明白:“教授,您放心,我們一定嚴格按照您的指示操作。”
第三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海麵上還籠罩著一層薄霧。一支特殊的船隊悄然駛離了綏芬河碼頭。打頭的正是“蛟龍號”,船上除了原班船員,還搭載著陳教授和他的助手。緊隨其後的,是一艘海軍派出的中型巡邏艇,上麵有數名經驗豐富的海軍潛水員和必要的警戒、支援設備。張參謀長坐鎮巡邏艇指揮。
海風凜冽,吹得人臉頰生疼。但兩艘船上的人都精神抖擻,目光堅定。郭春海親自操控著“蛟龍號”的舵輪,按照記憶和導航設備,朝著那片隱藏著秘密的海域駛去。陳教授則顯得有些興奮和焦急,不停地在駕駛室和甲板之間踱步,時而舉起望遠鏡眺望海麵。
經過幾個小時的航行,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海域終於出現在眼前。海水呈現出深邃的墨藍色,與周圍的海域色調明顯不同,仿佛在昭示著下方的不同尋常。
“就是這裡了。”郭春海下令停車,拋錨。巡邏艇也在不遠處下錨警戒,張參謀長通過無線電與郭春海保持著聯係。
“開始吧!”陳教授深吸一口氣,對郭春海說道。
甲板上,氣氛瞬間緊張起來。這次的水下作業,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它不僅僅是為了漁獲,更是為了揭開一段塵封的曆史。
首先下水的是海軍的兩名潛水員。他們裝備精良,動作規範,主要負責對沉船遺址周邊進行安全巡查,確認沒有異常情況,並設立警戒浮標。他們下水後不久,便通過水下通訊係統報告:“周邊安全,未發現可疑人員或設備。遺址位置確認,與提供坐標一致。”
收到安全確認後,真正的取證工作即將開始。這次下水的是格帕欠和一名叫做王海軍的海軍潛水員搭檔。陳教授反複叮囑他們:“你們的任務,是進入之前發現的船體裂縫內部,尋找帶有明確年代信息的器物,比如帶有紀年款的瓷器、銅錢,或者船上的銘牌、日誌如果還有殘留的話)。同時,用攜帶的水下相機,對船體內部結構進行儘可能詳細的拍攝。記住,動作一定要輕,絕不能破壞船體結構!”
“明白!”格帕欠和王海軍異口同聲。他們互相檢查了彼此的裝備,尤其是通訊設備和攝像設備。
在眾人的注視下,兩個身影沿著舷梯緩緩沒入冰冷的海水中。郭春海在駕駛室,緊盯著水下攝像機傳回的模糊畫麵和通訊器。陳教授則守在旁邊,拿著筆記本,準備隨時記錄。
“深度六十米……能見度大概三到四米……”格帕欠的聲音透過雜音傳來。
“發現定位杆……正在靠近船體裂縫……”
“裂縫比我們上次看的時候,好像又大了一點……泥沙有輕微流動……”
聽著彙報,陳教授的眉頭緊鎖,顯然對遺址的保存狀況頗為擔憂。
格帕欠和王海軍小心翼翼地遊到那道巨大的裂縫邊緣。裂縫內部幽暗深邃,如同巨獸張開的嘴巴。他們調整好頭盔上的燈光,一前一後,謹慎地遊了進去。
駕駛室裡的屏幕畫麵頓時變得昏暗搖晃起來,隻能看到燈光照射範圍內的事物。腐朽的船板,扭曲的龍骨,散落的、被海生物覆蓋的雜物……時間在這裡仿佛凝固了,又仿佛在加速摧殘著一切。
“發現大量瓷器碎片……堆積在一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邊有一些完整的器物!像是罐子……被泥沙半埋著……”
“小心頭頂,有斷裂的梁木……”
格帕欠和王海軍一邊搜索,一邊通過通話器低聲交流著情況。他們的動作極其輕柔,生怕引起任何坍塌。王海軍主要負責警戒和協助,格帕欠則憑借之前探查的經驗,重點搜尋可能存放重要物品的艙室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