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海家裡那場關乎未來的秘密會議,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石子,漣漪迅速在麅子屯這個小小的世界裡擴散開來。雖然具體的“戰略轉型”計劃僅限於核心幾人知曉,但屯裡人都隱約感覺到,春海娃子這次回來,變得有些不一樣了。那份沉甸甸的榮譽沒有讓他躺在功勞簿上,反而似乎激起了他更大的雄心和乾勁。
接下來的日子,郭春海如同一個上緊了發條的鐘表,開始雷厲風行地整合手頭的一切力量。他深知,再好的藍圖,也需要堅實的地基和聽令行事的精兵強將。
人員整合與分工是第一要務。
一個陽光還算暖和的下午,郭春海將目前船隊和狩獵隊所有能叫得上號的、信得過的骨乾,將近二十號人,召集到了屯委會那間寬敞些的土坯房裡。屋子裡煙氣繚繞,人頭攢動,大多是些飽經風霜、眼神裡透著精悍與質樸的漢子。
郭春海站在前麵,目光沉靜地掃過每一張熟悉的麵孔。他沒有長篇大論,言簡意賅地宣布了新的架構和分工:
“往後,咱們的攤子要鋪得更大些,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打到魚是魚,獵到貨是貨。”他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從今天起,咱們的人手,分作三塊。”
“第一塊,近海船隊。”他看向張大船和李老桅,“張叔,李叔,還是你們兩位老把式牽頭。‘山海號’、‘海鷹號’、‘闖浪號’三條船,歸你們調度。任務就是守住咱們的老底子,渤海灣、黃海北部的傳統漁場,穩紮穩打,保證咱們屯裡和縣裡供銷社的供應,這錢,不能斷!”
張大船和李老桅對視一眼,都鬆了口氣,他們習慣了風裡來浪裡去的捕魚生活,對於郭春海那聽起來就懸乎的“新路子”心裡確實沒底,能穩住基本盤,正合他們心意。兩人立刻表態:“春海你放心,近海這一塊,絕不會出岔子!”
“第二塊,遠洋船隊,也是咱們今後的尖刀。”郭春海的目光轉向老崔、格帕欠和二愣子,“‘蛟龍號’是核心,老崔叔,你依舊是輪機長,船上所有機器,我就交給你了,你得保證它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老崔把胸脯拍得砰砰響,金牙閃光:“沒問題!那鐵家夥跟我親兒子似的,保證伺候得明明白白!”
“格帕欠,”郭春海看向沉默的夥伴,“遠洋不比山林,但你的冷靜和眼力勁兒,在哪都是寶貝。你負責‘蛟龍號’的了望、警戒,還有,萬一需要水下作業,你得帶頭。”
格帕欠重重點頭,眼神銳利如初。
“二愣子!”郭春海點名。
“到!”二愣子一個激靈,挺直了腰板,滿臉期待。
“你性子活,但有時毛躁。在‘蛟龍號’上,你給我管好甲板,下網、起網、物資調配,都歸你。但有一條,一切行動聽指揮,尤其是老崔叔和格帕欠的,不能由著性子胡來!出了岔子,我唯你是問!”郭春海語氣嚴厲。
二愣子縮了縮脖子,但還是大聲應道:“明白!春海哥,我保證不給你掉鏈子!”
“‘蛟龍號’的船長,我來。”郭春海當仁不讓,“另外,再從近海船隊和屯裡年輕人裡,挑選七八個機靈、水性好、膽子大、嘴巴嚴的,補充進‘蛟龍號’。人選,我和老崔叔、格帕欠一起定。”
“第三塊,後勤與情報。”郭春海的目光最後落在幾位負責岸上事務和年紀稍長的隊員身上,“屯裡的倉庫、物資保管、跟縣裡對接賣貨算賬,還由老會計福根叔負責。另外,咱們需要多留意往來客商的消息,特彆是關於外麵海域、天氣、還有……一些不好明說的門路。這事兒,得有心人多上心。”
他沒有明說“情報”具體指什麼,但在場的老江湖們都心領神會,紛紛點頭。
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郭春海用最直接的方式,將原本有些鬆散的狩獵捕撈隊伍,初步整合成了一個目標清晰、結構明確的團體。
緊接著是裝備的升級與儲備。
“蛟龍號”雖然是新船,但要去更遠、更危險的海域,現有的設備還遠遠不夠。郭春海動用了部分獎金和船隊以往的積蓄,通過縣漁業局和……一些特殊的私人渠道,開始著手升級。
最重要的就是通訊和導航。他咬牙托人從大連弄來了一台性能更好的短波電台和一套雖然老舊但尚可使用的勞蘭a導航接收機一種早期的無線電導航係統)。這玩意兒在茫茫大海上,就是眼睛和耳朵。同時,他還搞到了幾套更專業的深水潛水服和水下手電,為可能的海參、鮑魚捕撈做準備。
和剩餘彈藥被秘密收藏起來,作為最後的底牌。明麵上,他通過正規途徑,為“蛟龍號”配備了幾支威力更大的漁槍和高壓水炮用於驅趕某些不懷好意的船隻),並申請增加了信號彈和煙霧彈的儲備。他還讓格帕欠和二愣子帶著挑選出來的新隊員,開始在遠離屯子的秘密地點,進行適應性的射擊訓練,主要是熟悉ak的操作和保養,不求百發百中,但求關鍵時刻能形成威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情報網絡的搭建則是在悄無聲息中進行。
郭春海親自去縣裡“拜訪”了黑皮老三。在一處不起眼的小酒館裡,幾杯燒刀子下肚,郭春海沒有透露具體計劃,隻是表示以後船可能會走遠些,需要他幫忙留意些“外麵”的消息,比如哪個海域魚情好,哪邊的碼頭管得鬆,哪股勢力不好惹等等,並暗示會有“信息費”。
黑皮老三是個人精,雖然不清楚郭春海的真正目的,但嗅到了金錢的味道和郭春海背後若隱若現的“能量”,拍著胸脯答應下來,承諾會發動他的關係網。
同時,郭春海也囑咐經常往來縣裡、口風緊的隊員,多跟碼頭上其他縣市、甚至偶爾見到的外國漁民搭搭話,聽聽閒篇,收集一切可能有用的零碎信息。
屯裡的反應也不一而足。
大多數鄉親對於郭春海的安排是支持和信任的,畢竟是他帶著大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但也有些老人私下裡嘀咕,覺得春海娃子步子邁得太大了,怕他扯著蛋。烏娜吉雖然支持丈夫,但眼裡的擔憂也更深了,隻能更加細心地打理好家裡,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托羅布老爺子某天傍晚把郭春海叫到身邊,看著遠處正在加緊訓練的“蛟龍號”船員們,隻說了句:“山鷹飛得再高,影子也落在地上。船走得再遠,根還在屯裡。”郭春海明白,老爺子是在提醒他,無論走多遠,都不能忘了根本。
忙碌的日子過得飛快,冰雪漸漸消融,春天的氣息開始在空氣中彌漫。綏芬河碼頭上,“蛟龍號”煥然一新,加裝了新天線,船艙裡堆滿了補給和升級的裝備。以郭春海為首,老崔、格帕欠、二愣子為核心,加上七名精心挑選出來的、眼神中混合著緊張與興奮的年輕船員,全新的遠洋船隊已然成型。
近海的三條漁船也在張大船和李老桅的帶領下,開始了新一年的捕撈作業,一切井然有序。
站在“蛟龍號”的船頭,看著波光粼粼的海麵,郭春海目光深邃。力量已經初步整合,利刃即將出鞘。接下來,就是將這柄利刃,指向那片充滿未知、機遇與風險的蔚藍獵場了。整合的力量能否經得起風浪的考驗,很快就會有答案。
喜歡重生83:帶兄弟趕山請大家收藏:()重生83:帶兄弟趕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