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孤燈推演_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1章 孤燈推演(1 / 2)

這裡多是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六層居民樓,外牆斑駁,樓道狹窄,居住者以老人和外來租客為主,充滿了市井生活氣息,是那種在城市飛速發展中幾乎被遺忘的角落,也正因如此,成為了設置安全屋的理想地點。

車子在小區深處一棟緊鄰圍牆而且視線相對獨立的樓前停下。

高戰率先下車,警惕地掃視四周,確認無異狀後,才為陳陽拉開車門。

三人沉默地進入單元門,沿著沒有電梯的樓梯上行至頂層六樓。

從一樓到六樓,牆麵上貼滿了各種小廣告,從通下水道到小額貸款,層層疊疊。偶爾有住戶的門內傳來電視聲或說話聲,但更多的是緊閉的房門後一片沉寂。

到達頂層六樓,高戰在606室的門上有節奏地敲了幾下,門上的貓眼暗了一下,隨即傳來幾聲電子鎖具解密的輕微“嘀嗒”聲。

厚重的防盜門向內開啟。

門後的景象,與這棟老樓的破舊外觀形成了天壤之彆。

房間內部顯然經過了整體改造,打通了相鄰單元,空間異常寬敞。

厚重的隔音材料包裹著牆壁和天花板,阻絕了內外的一切聲響。

空氣淨化係統發出幾不可聞的低頻運行聲,維持著恒溫恒濕。

沒有一扇窗戶,所有的照明都依賴於嵌入天花板四周和特定工作區域的ed燈帶,散發著冷白色的、均勻且不產生陰影的光線。

這裡不像一個家,更像一個高度現代化的情報指揮中心。

正對門口的是一整麵牆的液晶顯示屏陣列,被分割成數十個畫麵。其中一部分實時顯示著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動態:紐約、倫敦、東京、港島……不斷跳動的數字、起伏的k線圖…無聲地訴說著資本的洶湧暗流。

另一部分則連接著遍布滬市乃至全國關鍵節點的監控探頭,畫麵切換迅速,兩名專職的操作員緊盯著屏幕,不放過任何一絲異常。

房間中央是幾排呈弧形排列的工作站,七八名“蜂鳥”小組的成員正坐在電腦前,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屏幕上滾動著密密麻麻的數據流和加密信息。他們神情專注,即便陳陽這位核心人物進來,也隻是快速抬眼瞥了一下,點頭致意後便立刻重新投入工作,顯示出極高的專業素養和紀律性。

最引人注目的,是側方一麵幾乎占據整塊牆體的巨大磁性白板。

白板上貼滿了照片、打印的資料和手寫的便簽,用不同顏色的磁釘和纖細的棉線連接勾勒,構成了一張極其複雜、層層嵌套的人物關係與事件脈絡網。

居於網絡中心位置的,正是柳硯卿亦即是尹南枝)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照片。

有她少女時期在昆曲舞台上水袖輕揚、古典婉約的劇照…有她在海外求學時,在古老學院長廊下抓拍的側影,帶著幾分青澀與疏離…更有她在海外金融圈流傳的極少數幾張抓拍,畫麵中她穿著剪裁利落的職業裝,眼神精明乾練,與舞台上的形象判若兩人…

這些照片清晰地勾勒出她人生軌跡的變遷與身份的多重性。

圍繞著柳硯卿這個中心,白板上詳細羅列了尹家、柳家、方家等家族脈絡的詳細譜係,甚至追溯到了她曾祖父尹誌剛在萊茵河畔的創業與經營。旁邊則貼著方衛平、柳三娘、克羅爾教授、已故的百曉生、乃至共濟會某些已知符號的照片或剪影。

每一個節點都代表著一段過往、一種關聯或一個潛在的威脅。

白板的另一區域,則用紅筆重點標注了柳硯卿回國後這幾年裡,通過她控製的離岸公司和層層嵌套的代理人,在資本市場上發起的幾次精準無比、而且堪稱教科書級彆的“合法合規”操作:

“北疆能源混改狙擊戰”:詳細的時間線顯示,在華夏推動北疆大型能源集團混合所有製改革前夕,她旗下的資本便已經開始通過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離岸中心的空殼公司,進行複雜的股權設計和市場布局。她利用其對政策風向的超常敏銳度,提前精準押注了最終在激烈角逐中勝出的民營資本聯合體。期間,還有分析指出,她可能通過間接方式,影響了部分市場輿論,為最終改革方案的公布營造了有利氛圍。當改革方案正式公布,該集團股價應聲飆升時,她的資金早已潛伏到位,並在股價達到頂峰時迅速、隱蔽地高位套現,獲利之巨難以想象。其整個操作流程完全在法律和市場規則框架之內,甚至因其“極具前瞻性的市場洞察力”而被少數幾家深度財經媒體在報道中短暫提及,但無人能洞察其背後的真正推手,以及那冷靜到可怕的算計。

“跨境醫藥並購案”:在一次備受全球資本市場矚目的涉及華資巨頭並購歐洲一家擁有百年曆史的知名藥企的漫長拉鋸戰中,她旗下的基金扮演了一個極其複雜的角色。先是利用歐盟反壟斷審查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的市場恐慌心理,大規模做空目標公司股價,進一步製造和放大悲觀情緒,從而間接壓低了並購談判的價格。然而,就在並購協議接近達成、不確定性降低的臨界點,她的資金又如同幽靈般迅速反手做多,精準踩點。最終,當並購成功落地的消息正式宣布,市場因預期協同效應而推動股價大幅反彈時,她再次從容獲利了結。整個過程宛如在刀尖上跳舞,對國際政治博弈、商業規則和市場情緒轉折點的判斷,精準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新能源補貼退坡套利”:在華夏釋放出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信號初期,她提前布局,做空了一批嚴重依賴補貼、技術壁壘不高的車企,同時做多擁有核心技術和成本優勢的頭部企業。當政策正式落地,市場劇烈洗牌時,她的基金再次雙向獲利,完美規避了行業震蕩風險,並進一步鞏固了在相關領域的資本影響力……

所有這些悄無聲息的資本運作,旁邊都附有簡要的時間線圖表、清晰的資金流向示意圖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離岸金融中心)以及關鍵決策節點的分析注釋。

結論指向一點:柳硯卿,這位昔日的“荊棘鳥”、曾經的“掘墓人”,從未真正離開資本戰場,她隻是從台前走到了更深的幕後,利用其超越常人的金融嗅覺和對全球政經格局的深刻理解,換了一種更為隱蔽、更為精巧、幾乎不留下任何直接痕跡的方式,打著更為高端的“局”。

她的目標似乎不僅僅是財富,更像是在編織一張無形的大網,積蓄著力量。

“陳先生!”一名戴著黑框眼鏡、氣質乾練的年輕女子從裡間走出來,看到陳陽,立刻迎上,其他人也紛紛停下手中工作,恭敬地向陳陽問好。

陳陽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每一個人,他們的眼神中有敬畏,有好奇,更多的是執行任務的專注。他微微頷首:“大家辛苦了,該做什麼做什麼,不用管我。”

他徑直走向那麵巨大的白板,審視著上麵關於柳硯卿的一切。

資料詳儘到令人發指,包括她幼年在德國生活的片段、父親尹建新離奇死亡的調查報告、母親改嫁柳寒山後的心理評估、她在英國求學時期加入的秘密社團成員名單、乃至她回國後看似隨意的社交活動中,與許多關鍵人物“偶遇”的深度分析。

陳陽特彆注意到了關於她父親尹建新死因的推論部分,這部分被用黃色便簽重點標注:並非簡單的街頭流彈誤傷,蜂鳥小組的分析傾向認為,尹建新當時可能觸及了某個由西方資本操控、涉及東德遺留尖端技術與龐大資產轉移的極度敏感交易,因此被滅口,尹家在德的產業也遭到針對性收割與巧取豪奪。這使得柳硯卿對當年參與此事的西方資本集團,尤其是其中某些具有深厚昂撒背景、行事風格狠辣的對衝基金與家族辦公室,抱有刻骨銘心的複仇執念。她所做的一切,無論是早期的金融征戰,還是後來的潛伏回國,其核心驅動力之一,很可能是奪回屬於尹家當年在歐洲失去的一切,並為父報仇。

她像一個最耐心的獵手,潛伏在陰影中,等待著向當年參與瓜分尹家產業、乃至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其父死亡的西方資本複仇的機會。

陳陽在白板前站立良久,然後轉身,走向負責人為他安排的臨時房間。

房間同樣簡潔,隻有一張床、一把椅子和一張小桌。

陳陽沒有開燈,也沒有躺下,隻是靜靜地坐在那把硬木椅子上,在徹底的黑暗中閉上了眼睛。

他將自己的角色徹底代入到柳硯卿身上。

從她生命的起點開始重構:出生在德國科隆那個雖然優渥卻因身處異鄉、且父親事業涉及複雜領域而蒙上一層憂鬱陰影的華商家庭,童年的物質豐富與父愛的深沉庇護……八歲時那場突如其來的噩耗,家族產業被群狼分食,母親帶著她倉皇回國寄人籬下……改姓柳,進入一個全新的、看似安寧實則暗藏華夏式複雜的家庭,努力適應……展現驚世才華,卻在昆曲之外,暗中汲取著一切可供複仇的知識與力量……十六歲遠赴英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古老的學院與隱秘的社團中打磨獠牙,在金融戰場上初試鋒芒,贏得“荊棘鳥”與“掘墓人”的稱號……巔峰時刻卻遭逢背叛,被當做棄子踢出局,帶著傷痕和更深的執念回到故土……

然後,就是與他陳陽“偶然”,又仿佛是命中注定的“邂逅”。

拆遷地的蘇園戲院,那曲婉轉的《牡丹亭》……洛河畔的偶遇、交談,是才子佳人的知音之感,還是她精準投遞的信息餌料……聽雪軒,她被杜世傑下藥……她真的是受害者嗎?那是她計算中的一環,還是她刻意營造的“美人落難”戲碼,旨在激發他的保護欲,加速關係的突破?她的獻身,是情之所至,還是為了加深羈絆、將他這位手握重器且背景特殊的男人牢牢綁上她的戰車?她在他麵前展現的柔弱、依賴、乃至那份對養父的深切擔憂,有多少是真實,有多少是精心設計的表演?

無數的可能性,無數的陰謀推演,在陳陽腦海中反複推演。

他試圖剝離所有情感濾鏡,以最冷酷的理性,去審視那段關係的每一個細節,尋找可能存在的邏輯漏洞和表演痕跡。

他發現,如果以“複仇”作為柳硯卿一切行為的核心動機,那麼許多看似矛盾或過於巧合的地方,竟然都能得到一種冷酷的解釋。她像一位最高明的導演,精心編排著每一場戲,而他自己,或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她宏大複仇劇本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夜,陳陽房間的燈始終未亮,他如同老僧入定,在無儘的陰謀推演與人性拷問中,靜坐了一整夜。

……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姑蘇城。

修繕一新的“柳廬”小院,在月色下靜謐安然。


最新小说: 牧羊人:活著再見 鐵血抗戰:我在抗聯殺瘋了 陛下,為何要造反? 天下最好的青梅竹馬 在修仙界苟命的我竟被魔尊盯上了 師父,你的徒弟是被通緝的血仙 鳳臨九天:神君他偏寵小星瀾 終末骸骨法典 仙子,這是老奴留給你肚子的禮物 帶娃部隊認親,絕嗣軍官被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