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樽俎折衝(上)_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8章 樽俎折衝(上)(2 / 2)

周知則乖巧地坐在了陳陽身側稍後的位置,姿態已然表明了一切。

“周老,路上看到這酒,想起去年與您老小酌的暢快,就順手帶了兩瓶,還是老規矩,劍南春。”陳陽將酒放在桌上,語氣自然。

周達夫哈哈一笑,撫掌道,聲若洪鐘:“好!還是你小子懂我!這酒夠勁,醇厚不上頭,不浮誇,正合我意!比那些花裡胡哨、徒有其表的洋玩意兒強多了!”

這話,意有所指,目光似有若無地掃過江立源麵前那杯未曾動過的紅酒。

江伯渠也微笑著點頭,語氣悠長地接口道:“劍南春,唐時宮廷酒,盛世劍南春。酒如其名,有底蘊,有風骨,綿裡藏針,回味無窮。陳陽你選酒,亦見品味,更見性情。”

這老頭是在借酒評價陳陽其人,暗指其年輕卻不可小覷。

三人仿佛忘年交般,很快便重新熱絡地聊了起來。

從國際局勢的微妙變化,到國內經濟的新動向,再到某些曆史典故的彆樣解讀,談笑風生,時不時爆發出爽朗的笑聲。

陳陽思維敏捷,既能接住兩位老人拋出的任何深奧或敏感話題,又能適時引出新的、更具啟發性的見解,言談間既顯尊重,又不失鋒芒,完全掌控著談話的節奏與氛圍。

而席間的其他人,包括周保鬆、周保柏、江立源以及周家其他成員,大多隻能陪笑著,偶爾插上一兩句話,卻難以真正融入這三位形成的核心話語圈。

整個宴席,看似歡聲笑語,賓主儘歡,實則暗流湧動,每一句笑語背後都可能藏著機鋒與試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桌上的菜肴精致,但眾人的注意力顯然更多在言語的交鋒上。

周達夫似乎興致很高,抿了一口劍南春,咂咂嘴,對陳陽笑道:“陳小子,說起這酒,我倒想起一樁趣事。當年,嗯,得是二十多年前了吧,我還在西南那邊工作,有一次進京彙報,帶的正是這劍南春。那時候物資沒現在豐富,好酒更是稀罕物。我揣著兩瓶酒,想去拜訪一位老領導,結果你猜怎麼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故意頓了頓,吊足了眾人胃口,連江伯渠也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周保鬆夫婦含笑聽著,周凱則坐得筆直,眼神裡帶著對祖父往事的好奇。

幾位旁係也都放下筷子,做出聆聽狀。

“我在那大院門口,被警衛攔下了,盤問了半天。我怎麼說,人家就是不信我是來彙報工作的乾部,非說我像個倒賣煙酒的‘二道販子’!”

周達夫說著自己先哈哈大笑起來。

笑聲感染了周圍的人,氣氛輕鬆了不少。

“最後還是那位老領導秘書出來接我,才解了圍。後來這事兒成了我們那圈子裡的一樁笑談,都說我周達夫‘人如其酒’,看著樸素,內裡有料,就是有時候容易被人‘看走了眼’!”

眾人聞言皆笑,周母掩口輕笑,周保鬆搖頭失笑,連一向嚴肅的周凱嘴角也彎了彎。

江立源勉強扯了扯嘴角,眼神卻更加陰鬱。

陳陽笑著接話:“周老您這是大智若愚,真人不露相。不過說起來,那時候的風氣確實淳樸。我記得我小時候,家父帶我去拜訪一位長輩,也是提了兩瓶普通的二鍋頭,那時情誼重,禮輕人意重。不像現在……”

他陡然話鋒微轉,語氣依舊平和,卻帶著一絲銳利,“有些人做事,先看包裝,再看牌子,至於內裡是瓊漿玉液還是寡淡清水,反倒沒人在意了。交朋友、談合作,甚至……論婚姻,都難免先披上一層華麗的外衣,卻忘了內核才是根本。”

他話語隨意,目光卻淡淡掃過江立源,後者臉色又是一僵,手中的筷子幾乎要捏斷。

周知在桌下輕輕握了握拳,為陳陽這精準又不失風度的反擊感到欣慰。

周保柏若有所思地看了陳陽一眼,又瞥了瞥江立源,心中天平似乎又在微妙調整。

江伯渠緩緩放下筷子,似乎並未聽出陳陽的弦外之音,又或者是不在意。

他帶著歲月的滄桑感接口道:“達夫兄這經曆,讓我也想起些舊事。那年月,條件艱苦,但人心齊。我記得六幾年,在西北基地,彆說酒了,連口乾淨的水都是寶貝。有一次,我和幾個老夥計,偷偷用實驗室的酒精兌了點涼白開,加了點糖精,就當是過年了。那味道,現在想起來,真是……一言難儘啊。”

他搖搖頭,臉上卻帶著懷念的笑容。

“可那時候,大家圍著火爐,喝著那‘自製酒’,唱著《勘探隊員之歌》,心裡是滾燙的,覺得天大的困難也能克服。那種精神頭,現在年輕人怕是很難理解了。”

他說著,目光掃過在場的年輕一輩,尤其在江立源臉上停留了一瞬,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隨即又看向陳陽,似乎想從他那裡找到某種認同或反駁。

陳陽立刻舉杯,神情變得鄭重了些,不再是剛才的輕鬆調侃:“江老,周老,您們那一代人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為我們打下了今天的基業。那種在絕境中開辟生路,在匱乏中創造精神的意誌,是留給後輩最寶貴的財富。這一杯,我敬您們,敬那種永不磨滅的奮鬥精神,敬那份家國情懷。”

說完,他率先一飲而儘,動作乾脆利落,帶著由衷的敬意。

周達夫和江伯渠也欣然飲儘。

兩位老人臉上都露出了被理解、被尊重的舒坦表情。

周達夫更是感慨道:“說得好!陳小子,你懂!這杯酒,喝得痛快!”

陳陽放下酒杯,話鋒看似隨意地一轉,引入了核心話題,但切入點依舊巧妙:“聽了二老的故事,真是感慨萬千。時代在變,條件在變,但有些東西,核心的,似乎又沒變。比如我們這些做晚輩的,最讓長輩操心的,無非還是前程與婚姻兩件大事。看到周凱弟弟在軍中穩步成長,一身虎氣。周知在律所也獨當一麵,不讓須眉。江兄在國能局亦是年輕有為,肩負重任。真是令人欣慰,也足見各家教導有方。古人雲,‘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做長輩的,這份牽掛之心,這份希望他們走得更好、更穩的‘計深遠’,怕是到老都放不下啊。”

他目光溫和地看向江伯渠,語氣帶著真誠的探討意味,仿佛隻是在請教一個普遍的人生哲理:“江老,您曆經風雨,閱儘滄桑,洞明世事,不知您如何看待這新時代下的‘兒孫福’?是應當如同過去規劃藍圖般,為他們鋪設好一條看似平坦的康莊大道,確保方向無誤?還是應當像園丁對待花木,提供陽光雨露,修枝剪葉,但最終放手讓他們去經曆風雨,尋找自己真正心之所向的道路,哪怕那路上有荊棘坎坷?這其中分寸與界限,實在難以拿捏,想必以江老的智慧,必有高見。”

這番話,貼合情景,既抬高了對方,又將敏感聯姻之事,巧妙包裝成了一個關於教育、關於代際、關於人生選擇的哲學命題。他不動聲色地敲打聯姻之事,將話題引向了“自由選擇”與“長輩規劃”的深層矛盾。

江伯渠端著酒杯的手極穩,臉上笑容不變,心中卻如明鏡一般。知道陳陽這是綿裡藏針,以請教之名,行質問之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沉吟片刻,帶著老年人特有的滄桑與似乎看透一切的智慧緩緩回應道:“陳陽此問,直指核心啊。《戰國策》有雲:‘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此話不假。為人父母祖輩者,自然希望子女孫輩能少走彎路,前程似錦,家族昌盛。這是人之常情,亦是責任所在。”

他先肯定了長輩乾預的合理性,話鋒隨即微妙一轉:“然則,《後漢書》裡亦有一句,‘強扭的瓜不甜。’民間智慧,往往蘊含著最樸素的真理。緣分二字,最是玄妙,非人力可強求。無論是事業之路,還是婚姻之事,若全然不顧當事人心意,強行捏合,隻怕適得其反,結出苦果,甚至反目成仇,豈不違背了‘計深遠’的初衷?”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臉色難看的孫子,又看向周知與陳陽,繼續道:“老夫淺見,以為這新時代的‘計深遠’,並非越俎代庖,事事親力親為,劃定軌道。而是當如高明的園丁育木,把握其天性,知其所需,予其所需,修枝剪葉是為其正形,驅蟲防病是為其健康,使其能儘情吸收陽光雨露,向陽而生。至於最終這棵樹能長成何種獨特姿態,開出怎樣的花,結出何味的果,還需看其自身的根基、造化與選擇。過度的嗬護與規劃,反成束縛,猶如宋人憫苗,揠苗助長,非但無益,反而讓其失了生機。說到底,還是那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我們這些老家夥,有時候啊,該放手時需放手,相信後輩的智慧和能力,或許能看到更意想不到的精彩。”

他這番話,圓滑通透,既肯定了長輩的責任與初衷,又巧妙地強調了尊重子女人生選擇、順應時代潮流的重要性,可謂滴水不漏,既維護了自家顏麵,也給了周家和陳陽台階,暗示他不會強行推動這樁可能“不甜”的婚姻。同時,也將“計深遠”的內涵從單純的利益捆綁,提升到了培養後代獨立成長能力的高度,境界上立顯高遠。

周達夫聞言,撫須點頭,眼中露出讚賞之色:“伯渠兄此言,深得我心啊!園丁之喻,妙極!我們這些老園丁,有時候確實該收收手,看看年輕人自己怎麼長。”

周保鬆也連忙附和:“江老見識高遠,父親說的是。孩子們的路,終究要靠自己走。”

周母在旁聽著,一直微蹙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看向陳陽的目光更加柔和。

周知心中更是大定,知道最大的障礙正在被陳陽以這種方式悄然化解。

然而,坐在下首的江立源顯然沉不住氣了。

喜歡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請大家收藏:()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 活在崩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