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民俗詭談_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9章 民俗詭談(1 / 2)

前往錦城的日子很快到來。

清晨薄霧還未散儘,陳陽已經站在黨校門口等候。他穿著徐書雁精心熨燙的深灰色西裝,銀白的頭發梳成利落的三七分,公文包裡裝著幾本私人筆記。

王薇的專車準時抵達,車窗緩緩降下,露出她精致的麵容。

“上車吧,陳教授。”她微笑著說。今天的她穿著藏青色職業套裝,珍珠耳墜隨著動作輕輕晃動,既顯得乾練又不失優雅。

陳陽拉開車門,發現車內除了司機,還有兩位政研室的乾部。

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士推了推黑框眼鏡,主動自我介紹:“您好陳教授,我是政研室的郭明。”

旁邊紮著馬尾辮的年輕女性也熱情地說:“我是張小玉,久仰您的大名了。”

飛機起飛後,王薇從公文包取出一遝資料遞給陳陽:“陳教授,這是我整理的民俗調研報告,您看看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

陳陽接過文件翻閱,越看越是驚訝。這份報告詳儘記錄了從湘西趕屍到閩南祭海,從東北跳大神到粵地打小人的各種民間習俗。更讓他吃驚的是,其中對一些玄門秘術的描述竟有七八分準確。

“王主任對民俗很有研究?”陳陽合上文件,透過鏡片打量著對方。

王薇抿嘴一笑:“為了這次研討會,我特意準備了一個月。聽說您在宋元時期方術研究方麵很有建樹,還請您多指教。”

她說著又拿出一本筆記本,翻到某一頁問道:“比如這個‘五鬼運財術’,古籍記載需要五具橫死之人的指骨,埋在特定方位,但現代民間流傳的版本似乎簡化了很多?”

陳陽接過筆記本時,指尖不經意碰到王薇的手指。她的皮膚微涼,指甲修剪得圓潤整潔。

“民間流傳的版本多是障眼法。”陳陽不動聲色地收回手,解釋道:“真正的五鬼運財確實需要橫死者遺骨,而且必須是遭親人背叛而死的怨魂,怨氣越重,效果越強。”

張小玉倒吸一口涼氣:“真有這麼邪門的法術?”

“不止。”陳陽推了推眼鏡,繼續說:“民國時期,滬上有個富商為了轉運,親手殺死了自己的五個姨太太,將她們的手指砍下,埋在宅邸五方。結果……”

“結果怎樣?”郭明忍不住追問。

“結果富商確實轉運暴富了,但不出三個月,全家上下二十八口,全部離奇死亡。”陳陽平靜地說,“屍體被發現時,每人的右手都少了五根手指。”

機艙內一時陷入沉默,隻有引擎的轟鳴聲。

王薇率先打破沉默:“陳教授,您認為這些民間秘術,有多少是真實存在的?”

“七分真,三分假。”陳陽望向舷窗外翻滾的雲海,“就像這雲層,看似虛無縹緲,實則由無數水汽組成。玄門術法也是如此,看似荒誕不經,實則暗合天道。”

他轉回頭,目光掃過三人,繼續解釋:“比如湘西趕屍,外人以為是裝神弄鬼,實則是一種古老的‘控屍術’。趕屍人用特製銅鈴震動屍體經脈,配合朱砂畫符,能讓屍體短時間內保持行動能力。”

張小玉臉色發白:“這……這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是養屍。”陳陽補充道,“有些地方的術士會將親人屍體用特殊方法保存,埋在家宅地下。他們認為這樣能保家宅平安,實則是在養煞。”

王薇快速記錄著,突然抬頭問:“我在滇南調研時,聽說有種‘金蠶蠱’,能讓人暴富,但代價是斷子絕孫?”

“金蠶蠱確實存在。”陳陽點頭,“取百蟲置於甕中,任其互相啃食,最後存活者即為蠱母。飼主需以自身精血喂養,三年成蠱。蠱成後能招財進寶,但每用一次,飼主陽壽便減一分。”

郭明推了推眼鏡:“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暗示?”

陳陽笑了笑:“1958年,湘西有個地主婆養金蠶蠱事發。公安掘開她家後院,挖出一個陶甕,裡麵有一條通體金黃的多足怪蟲。蟲已半死,但接觸到陽光時,仍能發出嬰兒般的哭聲。”

王薇停下筆:“後來呢?”

“後來?”陳陽輕歎,“參與挖掘的七名公安,三年內全部意外身亡。地主婆在被批鬥當天,心臟驟停。法醫解剖時,發現她心腔裡盤踞著一條小蟲,與陶甕中的一模一樣。”

機艙內的溫度似乎驟然降低。張小玉不自覺地抱緊了雙臂。

“還有閩南的‘拍喜神’。”王薇翻到另一頁筆記,“新婚夫婦要在洞房夜將人形木偶放在床頭,據說能保佑早生貴子?”

陳陽的表情嚴肅起來:“那不是普通的木偶。真正的‘喜神’需要用吊死之人的頭發纏繞,再浸泡在處女經血中四十九天。而且……”他壓低聲音:“每保佑一對夫婦生子,就要有一個未婚女子暴斃。當地人叫‘替死新娘’。”

郭明皺眉:“這不就是邪教嗎?”

“是,也不是。”陳陽搖頭,“這些習俗大多源自上古巫術,經過千年演變,早已麵目全非。現代人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薇若有所思:“所以您認為,政府應該如何對待這些民間信仰?”

“疏勝於堵。”陳陽給出四字建議,“就像大禹治水,堵則潰,疏則通。與其一味打壓,不如加以引導,去蕪存菁。”

他舉例說明:“比如苗族的‘蠱術’,其實是一種古老的醫藥知識。將其中害人的部分剔除,保留治病救人的精華,就能變害為寶。”

王薇眼睛一亮:“這正是政研室的想法!我們計劃在少數民族地區試點‘非遺轉化’項目,將一些無害的民俗活動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思路是對的,但要慎之又慎。”陳陽提醒道,“有些東西看似無害,實則暗藏凶險。比如粵地的‘打小人’,表麵是心理宣泄,但如果用的是真正的‘陰紙’和‘血釘’,就會招來厄運。”

王薇迅速記下:“陰紙?血釘?那是什麼?”


最新小说: 針鋒相對之戰場 針灸鼻祖涪翁傳 北宋,我家仆役越買越多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 一個中年工地佬的重生日常 繁花傳 刑偵天梯 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 晚唐持卷人 民國:簽到死士,列強都問我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