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眼睛一亮,補充道:“還可以結合新媒體,比如直播儺戲表演,或者製作短視頻,擴大影響力。”
討論越來越深入,陳陽的見解往往一針見血。他既尊重民俗的傳統內核,又不排斥現代手段,提出的方案兼具文化性和可行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兩小時後,各組總結彙報。王薇代表政策建議組上台,侃侃而談:
“我們認為,民俗文化的振興必須抓住三個關鍵點:一是‘活態傳承’,讓民俗真正融入現代生活;二是‘產業賦能’,通過文旅融合、文創開發等方式,讓傳承者獲得經濟收益;三是‘政策引導’,政府應在資金、宣傳、人才培養等方麵提供支持……”
她的發言邏輯清晰,觀點鮮明,引得全場掌聲雷動。
最後,主持人笑著問道:“還有哪位嘉賓想補充?”
王薇忽然看向台下的陳陽,微笑道:“我想請我的顧問,陳陽教授,為大家分享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
全場目光瞬間聚焦到陳陽身上。他略一沉吟,起身走向講台。
站定後,陳陽環視眾人,聲音沉穩:“各位,我們今天討論的是‘民俗文化與鄉村振興’,但我想問一個問題,我們振興鄉村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會場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答案。
“是讓農民富起來?是讓傳統文化活下去?還是讓鄉村變得更‘好看’?”陳陽頓了頓,“這些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讓鄉村重新成為‘有靈魂的故鄉’。”
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現在的鄉村,年輕人出走,老人留守,許多民俗活動隻剩下形式,失去了精神內核。比如‘端午賽龍舟’,原本是為了祭祀屈原、祈求風調雨順,但現在很多地方隻是為了吸引遊客,甚至變成純粹的商業表演。這樣的‘振興’,真的能讓鄉村長久繁榮嗎?”
台下的專家學者們紛紛點頭,顯然被他的問題觸動。
陳陽繼續道:“民俗文化的核心,從來不是表演,而是‘信仰’和‘情感’。我們振興鄉村,不能隻盯著經濟指標,更要關注‘人’,要讓年輕人願意回來,讓老人活得有尊嚴,讓孩子們還能在田間地頭聽到祖輩傳下來的故事。”
他舉了個例子:“我在滇南見過一個村子,他們把古老的‘祭山神’儀式和生態旅遊結合起來。遊客可以參與祭祀,但必須遵守傳統規矩,比如不能喧嘩、不能亂丟垃圾。結果呢?遊客反而更尊重這種文化,村裡的年輕人也開始重新學習祭祀歌謠。因為他們發現,這些傳統不是‘落後的迷信’,而是能讓外界真正尊重他們的‘文化財富’。”
會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他的講述吸引。
“所以,我的建議是,鄉村振興,不能隻靠‘錢’,更要靠‘心’。我們要做的不是把民俗包裝成商品,而是讓民俗重新成為鄉村的‘魂’。隻有這樣,鄉村才能真正活起來,而不是變成一個沒有靈魂的‘旅遊景點’。”
他的話音剛落,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幾位老學者甚至激動地站起身,連連點頭。
王薇站在一旁,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彩,嘴角微微上揚。
陳陽的發言,不僅點明了鄉村振興的真正方向,更讓在場所有人重新思考“民俗文化”的價值,它不僅僅是賺錢的工具,更是一個民族的根。
……
研討會結束後,參會者們三三兩兩離開,但仍有不少人圍在陳陽身邊,向他請教問題。
王薇站在不遠處,靜靜地看著這一幕,眼神中帶著欣賞和一絲難以察覺的溫柔。
等人群散去,她走到陳陽身邊,輕聲道:“陳教授,你的見解很深刻。”
陳陽笑了笑:“隻是實話實說。”
王薇看著他,忽然問道:“你願意加入政研室的民俗文化課題組嗎?我們需要你這樣的專家。”
陳陽略一沉吟,搖頭道:“我現在在黨校學習,恐怕抽不開身。”
王薇並不氣餒,反而微笑道:“沒關係,我們可以保持聯係。對了,彆忘了我們的約定:鬼市。”
陳陽點頭:“放心,我記得。”
兩人並肩走出茶樓,夕陽的餘暉灑在石板路上,拉長了兩人的影子。
王薇側目看向陳陽,忽然覺得,這個白發男人身上,似乎藏著許多她尚未讀懂的故事。而她,很想一一探尋。
喜歡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請大家收藏:()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