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朝的壓手杯,向來以胎薄釉潤、青花發色沉穩著稱。據說當年明成祖朱棣非常喜歡這種杯子,常在禦書房批奏折時用。因為它器型小巧,放在掌心分量剛剛好,所以叫‘壓手’。更有意思的是,這種杯子往往成對出現,寓意‘禮讓’。帝王拿著這杯子,也是時刻提醒自己要穩重、謙遜,懂得進退之道。”
她抬起眼,目光平靜地看向宋思槿,話鋒卻帶著無形的力量:“宋總掌管跨國企業,深諳商場博弈。想必也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於處處顯露鋒芒,而在於懂得什麼時候該‘壓手’,什麼時候該‘禮讓’。過剛易折,過滿則溢,老祖宗的智慧,放在哪裡都不過時。”
這是借壓手杯的“禮讓”典故,點醒宋思槿不要過於強勢,更要懂得分寸和進退。同時,也以“帝王自省”暗喻自己作為陳陽妻子應有的格局。
宋思槿臉色微微一變。李曌旭這番引經據典的反擊,不僅化解了她的“專業”挑釁,更將她置於一個需要“自省”的位置,其政治智慧與語言藝術,讓她不得不重新評估這位正妻的分量。
沈秋庭看著宋思槿吃癟,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隨即又覺得不妥,趕緊捂住嘴。徐書雁無奈地看了她一眼。
眼看氣氛又要陷入尷尬的沉默,陳陽走到書案正前方。案上鋪開一張剛找出來的、品相尚可的明代《韓熙載夜宴圖》摹本長卷。
畫卷展開,絲竹宴飲、賓客如雲的場景躍然紙上。
“這幅摹本雖然不是顧閎中的真跡,倒也畫得傳神。”陳陽手指虛點畫卷中韓熙載坦然坐於主位,賓客環繞、伎樂紛呈的場景,
“韓熙載身處亂世,位高權重,卻用聲色犬馬來掩飾自己,看著放浪形骸,其實胸有丘壑。他廣納賓客,無論出身高低、性情剛柔,都能容於他的府中。為什麼?”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眼前風格迥異的四位麗人,最後落在李曌旭身上,聲音沉穩而有力:
“因為他深知,‘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語出《三國誌·魏書·夏侯玄傳》)一鍋好湯,味道鮮美在於融合不同的食材;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團體,真正的好處在於上下之間能夠相互補充、協調。韓府夜宴的盛況,不是因為主人強求賓客都一個樣,而是因為他能包容賓客的千姿百態,讓他們各展所長,各得其樂。這才是‘和而不同’的真諦。”
陳陽這番話,將古董蘊含的哲理提升到了家庭與團體相處的層麵。借韓熙載的“包容”智慧,點明一個家庭或一個圍繞他的小團體的和諧,不在於強求所有人性格一致、理念相同,而在於尊重彼此的差異,找到互補共生的平衡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既是說給李曌旭聽,作為“主位”需要包容,也是說給宋思槿等人聽,作為“賓客”需懂得尊重主位,更是表明自己作為核心的態度——欣賞並需要她們各自的特質。
店裡一片寂靜,隻有窗外風雪的低鳴隱隱傳來。
李曌旭看著畫卷上那場千年前的夜宴,又看看眼前氣質各異卻同樣出色的女子,再看向陳陽那雙深邃平和的眼睛,胸中那點屬於正妻的獨占欲和昨晚積累的警惕,竟奇異地被這番宏論撫平了大半。
她不得不承認,陳陽處理這種微妙關係的手段,遠超她的預料。
宋思槿緊繃的下頜線也悄然放鬆。陳陽將她比作韓府中有獨特價值的“賓客”,而不是無足輕重的附庸,這定位讓她心裡那點被李曌旭壓製的鬱悶消散不少。她看向陳陽的目光,少了幾分爭鋒,多了幾分複雜難言的欣賞。
徐書雁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微微點頭,顯然對陳陽引用的典故和道理深以為然。
沈秋庭吐了吐舌頭,小聲嘀咕:“大教授就是大教授,連化解矛盾都這麼有文化……”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周知,忽然轉身離開了多寶格。她走到角落,拿起一支插在青瓷瓶裡、含苞待放的紅梅。那是沈秋庭來的時候在路上折的。
她走到書桌前,沒有看任何人,隻是將那支紅梅,輕輕、穩穩地插進了李曌旭剛剛把玩過的那隻永樂青花壓手杯中。
清雅的梅枝斜倚著古樸的杯身,幾點嫣紅的花苞在溫潤的釉色襯托下,瞬間點亮了桌麵,帶來一絲凜冽又溫柔的生機。
這個動作,無聲無息,卻像一個休止符。
插完梅,周知便退後一步,依舊安靜地站在光影的邊緣,金絲眼鏡後的目光平靜無波,仿佛剛才那充滿隱喻的舉動與她無關。
陳陽看著那支插在壓手杯中的紅梅,又看看周知低垂的眼簾,心裡明白了。
她以梅自喻,借壓手杯的“禮讓”與“容納”之意,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她願做那支斜倚的梅,不爭搶春光,隻求一個安放的位置,也能為這方天地增添色彩。這是昨晚那場不顧一切後的沉澱,是她的妥協,也是她的堅持。
李曌旭的目光也落在那支梅與杯上,眼神複雜地閃動了一下,最終歸於深沉的平靜。她沒有說話,隻是伸出手,指尖輕輕碰了一下那冰涼柔嫩的花苞。
“好了。”陳陽適時開口,聲音帶著一種塵埃落定後的溫和與不容置疑的權威,“風雪夜歸人,圍爐話古今。老張,爐子生起來了嗎?把櫃子裡那罐老普洱拿出來。思槿帶來的那盒‘稻香村’京八件點心,也拆開擺上。書雁,麻煩你泡茶。秋庭,窗花貼好了就下來歇著。周知……”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周知身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把那幅《韓熙載夜宴圖》收好,彆沾了潮氣。”
他自然地分配著任務,如同一位掌控全局的家長,把剛才還隱隱對峙的幾個人,瞬間拉進了一個共同忙碌、圍爐夜話的溫馨場景裡。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種無形的、讓人信服的力量。
“得嘞!”老張樂嗬嗬地應聲,麻利地下梯子去生火。
徐書雁微笑著走向茶櫃。
沈秋庭拍拍手,跳下梯子。
宋思槿看了李曌旭一眼,轉身去拆那盒精致的點心。
周知默默上前,小心地卷起那幅長卷。
李曌旭看著眼前這瞬間變得井然有序、其樂融融……至少表麵如此的畫麵,再看向立於中央、白發如雪、眼神深邃平和的陳陽,心中最後一絲緊繃終於徹底鬆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心與……一絲對丈夫更深沉的傾慕。
她走到陳陽身邊,與他並肩而立,看著炭火在小銅爐裡劈啪作響,看著水汽在紫砂壺口氤氳升騰,看著徐書雁行雲流水般的點茶動作,看著宋思槿將精致的點心擺入青花瓷碟,看著沈秋庭嘰嘰喳喳地跟老張說著窗花樣式,看著周知安靜地將畫卷收入錦盒……
窗外風雪依舊,店內暖意融融,茶香、墨香、點心甜香與炭火的氣息交織彌漫。
陳陽低沉而平和的聲音在暖意中響起,如同定海神針,將所有的波瀾撫平:
“器物有靈,承載千年智慧。家室之安,貴在‘和而不同’。就像這普洱,曆經歲月沉澱,才顯出醇厚。就像這些古玩,兼容並包,才能成就氣象。龍泉寺空海法師有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執著於一己之念,不困囿於門戶之見,才能海納百川,心生萬象。今天風雪圍爐,希望大家暫時放下紛擾,共享此刻清歡,往後對月,希望能像這藏真齋裡的古物,各具風骨,各安其位,也能彼此映照,相得益彰。”
話音落下,店內一片靜謐,唯有爐火劈啪,茶湯輕沸。
李曌旭端起徐書雁奉上的第一盞溫潤茶湯,氤氳的熱氣讓她眼底最後一點冷意也柔和下來。她輕輕點頭,姿態雍容,仿佛無聲的承諾。
窗欞之外,風雪漸漸小了。
喜歡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請大家收藏:()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