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翻湧如凝固的驚濤,被初升的朝陽潑灑上熔金般的壯麗色澤。
陳陽靠坐在寬大的航空座椅裡,膝頭攤開三份華立戰略部連夜趕製的加密簡報。指尖劃過平板屏幕,冷光映著他沉靜的側臉。
《長江航道智能升級項目可行性分析》、《東海深遠海浮式風電示範集群技術路徑》、《江南古籍修複中心及關聯產業布局》。三份文件,如三柄蓄勢待發的利劍,指向長江中下遊腹地。
數據流在眼前無聲滾動:
長江乾線貨物年吞吐量突破35億噸,占全國內河運量七成,但船舶平均噸位低、能耗高、事故率居高不下;
東海100公裡外海域,年均風速超8.5米秒,風能密度冠絕近海,卻因水深與技術瓶頸淪為空白;
江南民間散佚的宋元珍本、水利輿圖、營造法式圖譜,因保存條件惡劣,正以每年3的驚人速度酸化脆化……
李曌旭端著一杯熱咖啡,輕輕放在他手邊的小幾上,目光掃過他專沉靜的眉眼和屏幕上密集的圖表。那份全然的專注,仿佛將整個機艙都拖入了一種深海般的寂靜。隻有他腕間的“千機鎖”,在神經高度集中時,發出幾不可聞的、如同星辰低語般的細微嗡鳴。
她看著他,心頭那點因王薇來訪而殘留的薄冰,悄然融化。這才是她的男人,他的戰場不在風花雪月,而在眼前這浩瀚的數據海洋與未來的疆域藍圖。
“數據都消化了?”她聲音清冷,帶著關切。
陳陽“嗯”了一聲,視線依舊鎖在屏幕上浮式平台錨泊係統的動態模擬圖上。
“林家深耕長江中下遊九省二市,樹大根深。這三個項目想落地生根,繞不開他們。說服林振國、林振邦這兩位舅舅,是破局關鍵。”
他指尖在“智能航道”的巨額初期投入數字上點了點,“步子邁得大,他們必然疑慮。得把賬,一筆一筆,算到他們心坎裡。”
飛機穿透雲層,開始下降。
下方,六朝古都金陵的輪廓在薄霧中漸次清晰,浩蕩長江如金色玉帶穿城而過,鐘山龍蟠,石城虎踞。
……
祿口機場公務機樓外,凜冽的江風撲麵而來。
華立金陵分公司總經理江海早已肅立恭候,身後是清一色的黑色奔馳車隊,引擎低鳴,無聲彰顯著力量。
“李總!陳先生!一路辛苦!”
江海快步上前,姿態恭謹而不失乾練。
“直接去林府。”
李曌旭言簡意賅,裹緊了身上的羊絨大衣,率先坐進頭車後座。
陳陽緊隨其後。
車隊如沉默的箭簇,刺破金陵城春節的清冷,駛向鐘山南麓那片掩映在蒼鬆翠柏間的青磚黛瓦。
林府門前,崗哨森嚴。
得知是陳陽夫婦親至,厚重的朱漆大門緩緩洞開。
林府正廳,暖意融融,檀香幽靜。
百歲高齡的林愛國老爺子一身舊式軍裝,腰板筆直如鬆,端坐主位太師椅,精神矍鑠。
林老夫人雍容含笑。
林振國、傅穎夫婦,林振邦、嚴華夫婦,以及林家幾位核心的第三代子弟均已到齊。
“外公!外婆!”李曌旭快步上前,難得地流露出小女兒情態,緊緊擁抱了兩位老人。
“小旭!陳陽!可把你們盼來了!”林愛國洪亮的笑聲震得庭院裡的麻雀撲棱棱飛起,他用力拍了拍陳陽的肩膀,“好小子!精氣神不錯!李家那攤子事,扛得住嗎?”
“外公放心,儘力而為。”陳陽欠身行禮,笑容溫和謙遜。
拜年寒暄,一派天倫之樂
然而,當話題轉入正事,氣氛便瞬間冷卻下來。
巨大的紅木圓桌旁,陳陽沉穩地攤開三份項目概要。
他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外公,外婆,兩位舅舅,舅媽。此次南下,除了給各位長輩拜年,更想與林家共商江南未來二十年之格局。華立擬牽頭,在江南落子三處。”
他手指點向第一份文件:“其一,‘長江黃金水道智能升級工程’。非傳統疏浚挖深,而是打造覆蓋中下遊的‘船聯網’,實現航道信息實時共享、船舶智能調度、汙染精準監控。同步在姑蘇、金陵、江城,建設新一代ng動力船舶加注樞紐和岸電係統。”
“其二,”指尖移至東海地圖,“‘東海深遠海浮式風電示範集群’。選址爭議海域邊緣,百公裡外深水區,目標三年內建成百萬千瓦級規模,掌握核心浮式平台與並網技術。”
“其三,”最後指向一份泛黃古籍的掃描圖,“‘華夏文明根脈守護工程’,江南古籍善本搶救性修複與數字化中心。首期投入十億,總部設姑蘇,修複珍本,更要挖掘其中蘊藏的天文、地理、水利、營造智慧。”
話音剛落,正廳內一片寂靜。
林振國眉頭緊鎖,國字臉上滿是凝重:“陳陽,智能航道和古籍修複,立意高遠,投入雖大,但方向正確,林家可傾力支持。但這東海浮式風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重重敲了敲桌麵,“百公裡外!深海!浮式平台!還要放在爭議海域邊緣?技術呢?西門子、維斯塔斯砸了百億歐元,浮式風電度電成本還在85歐分以上!我們憑什麼?華立再強,能強過歐洲巨頭?這風險,是拿金山銀海往海裡填!”
林振邦推了推金絲眼鏡,儒雅的笑容也消失了,透出商人的犀利:“你大舅說得在理。陳陽,智能航道和古籍中心,是修橋鋪路、澤被後人的功德,投入雖巨,細水長流總有回報。可這東海風電……”
他搖頭,“步子太大!技術壁壘高聳入雲,國際巨頭尚且步履維艱,我們貿然投入,一旦失敗,不僅華立傷筋動骨,連帶林家聲譽、甚至國家能源布局都要受損!這已非商業風險,而是戰略冒險!”
保守與質疑瞬間淹沒了剛剛的暖意。
幾位林家小輩也麵露憂色,目光在長輩和陳陽之間逡巡。
陳陽神色未變,早已預料到所有質疑。
他端起手邊的青瓷蓋碗,輕呷一口溫熱的雨花茶,目光掃過全場,最終落在林振國緊鎖的眉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