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姑蘇柳廬_最強老公,打遍天下無敵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5章 姑蘇柳廬(1 / 2)

體育館門口,道彆的氣氛有些微妙。

付婧、付宇、肖哲三人看向陳陽的眼神,已徹底褪去之前的輕鬆隨意,隻剩下高山仰止般的敬畏。剛才那場超越常人理解的“友誼賽”,那爆裂的網球、損毀的網球拍、無形的氣場碰撞,在他們心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震撼印記。

“陳先生,今天……真是大開眼界。以後有機會,還請多多指教。”付宇上前一步,聲音帶著些許顫抖,眼神複雜地掃過陳陽身旁小鳥依人的柳硯卿,最後一絲不甘與覬覦徹底煙消雲散。差距如天塹,讓他連仰望都覺得無力。

“客氣了。大家玩得開心就好。”陳陽微微頷首,語氣平淡溫和,那份淵渟嶽峙的氣度,讓付宇等人更覺深不可測。

付婧和肖哲也連忙道彆,態度恭謹。

張靈越倒是依舊活潑,蹦蹦跳跳地跟付婧道彆:“付婧姐再見!下次再約球啊!”

付婧勉強笑了笑,與弟弟和朋友匆匆離去,背影帶著幾分逃離的倉促。

喧囂散去,隻剩下陳陽、柳硯卿和張靈越站在體育館外的冷風裡。

“大叔!太帥了!我就知道你不一般!”

張靈越倒是沒那麼多敬畏,蹦跳著湊過來,眼睛亮得像小星星,嘰嘰喳喳。

“那個上官院長……哇塞!剛才那是什麼招?是內力爆破?能教我嗎?一點點就行!”她比劃著誇張的手勢。

“彆瞎琢磨,走了。”

陳陽將目光轉向身旁溫婉如玉的柳硯卿,詢問道:“硯卿,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和張同學回去?”

他頓了頓,看著柳硯卿清澈的眼眸,又說:“方便的話,去你家裡坐坐?”

柳硯卿聞言,清麗的臉龐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彩。

她用力點頭,眼中是毫不掩飾的歡喜:“當然方便!媽媽看到你……看到我們一定很高興!”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張靈越立刻蹦了起來,挽住柳硯卿另一隻胳膊,生怕被落下。

“我要去參觀柳老師家!陳陽大叔,帶我一個嘛!”她仰著臉,帶著點撒嬌的意味。

陳陽看著張靈越那充滿活力的樣子,想到她那好賭成性、如今在茅山思過崖了此殘生的父親張德祿,心中掠過一絲憐憫。這孩子看似活潑跳脫,或許內心深處也渴望一份溫暖。

他看向柳硯卿,征詢她的意見。

柳硯卿溫柔一笑,她對張靈越這活潑跳脫的性子並不討厭,反而覺得有她在,母親或許能開心些:“靈越願意來,當然歡迎。隻是我家比較簡陋……”

“不簡陋不簡陋!有故事的地方才有趣!”張靈越連忙擺手,一副“我很懂事”的樣子。

陳陽點頭應允:“好,那就一起吧。”

照著柳硯卿設置的導航,陳陽駕駛著黑色轎車,駛離喧囂的金陵,融入姑蘇暮色。

窗外是粉牆黛瓦的典型蘇南景致,小橋流水在夕陽餘暉下靜謐流淌。

副駕的柳硯卿,心情像車窗外跳躍的光影,雀躍又帶著一絲緊張。她不時側頭看向陳陽專注開車的側臉,那滿頭白發在夕陽下鍍著柔和的金邊,沉靜得讓她心安。

後座的張靈越則像隻好奇的小貓,扒著車窗看風景,不時指著遠處造型奇特的古橋或飛簷翹角的民居發問,陳陽也耐心地解答一二,車廂內氣氛輕鬆。

抵達蘇州城時,華燈初上。

車子穿梭在蘇州古城縱橫的水巷之間。

粉牆黛瓦的輪廓在漸次亮起的燈火中愈發顯得溫婉靜謐。

陳陽在路邊停車,習慣性地想找附近店鋪買些禮品。

柳硯卿連忙拉住他,語氣堅定又帶著懇切:“真的不用,陳陽!你能來,媽媽和我已經非常開心了,家裡什麼都不缺的。”

陳陽看著柳硯卿認真的眼神,不再堅持,心中卻已有了計較。

車子七拐八繞,駛入一條青石板鋪的名為“丁香巷”的僻靜巷弄。

巷子儘頭,一座白牆黛瓦、略顯陳舊卻透著歲月沉澱感的獨立院落靜靜矗立。白牆已有些斑駁,黛瓦縫隙間頑強地鑽出幾叢青苔。牆頭探出幾枝虯勁的老梅,疏影橫斜。黑漆木門半舊日,門楣上模糊可見“柳廬”的磚雕痕跡,雖經歲月侵蝕,風骨猶存。

門前兩級青石台階被打磨得光滑圓潤,無聲訴說著時光的流淌。

“到了。”柳硯卿輕聲說著,眼中帶著一絲羞怯。這是她第一次帶心上人回家。

推開沉重的黑漆木門,發出“吱呀”輕響。

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方小巧的天井,青苔浸潤著濕潤的石板地,角落裡一口老井,井沿光滑。

正房三間,兩側有廂房,典型的“一明兩暗”格局。飛簷翹角,木格花窗,雕著纏枝蓮紋,雖已褪色,仍透著昔日的雅致。

穿過天井,正房後麵是一棟正對著院門的兩層高的主樓,典型的明清蘇式風格:粉白高牆,屋頂是柔和的“人”字形坡頂,覆蓋著深灰色的蝴蝶瓦,簷角高高翹起,形如飛鳥展翅,這便是蘇式建築特有的“戧角”,靈動而優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屋簷下,木質的雕花門窗緊閉著,窗欞上糊著略顯發黃的宣紙。

歲月的痕跡無處不在,卻難掩其骨子裡的清雅氣韻。

“媽!我回來了!”柳硯卿揚聲喚道。

正堂的雕花木門“吱呀”一聲打開,一位氣質溫婉的婦人聞聲從正房走出。她約莫五十出頭,穿著素雅的深藍色絲絨旗袍,外罩一件米白色羊絨開衫,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挽在腦後。麵容與柳硯卿有六七分相似,依稀可見年輕時的清麗,隻是眉宇間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愁緒與病態的蒼白,眼神也有些黯淡。看到女兒,她臉上立刻綻開溫柔的笑容,目光隨即落在柳硯卿身邊的陳陽身上,帶著探究、驚訝,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欣喜。

“卿卿回來啦!”方靜秋看到女兒,臉上立刻綻開溫柔的笑意,隨即目光落在陳陽和張靈越身上,“哎呀,還帶了朋友?”

“媽,這是陳陽,”柳硯卿臉頰微紅,挽住陳陽的手臂,語氣甜蜜,“這是我朋友張靈越。”

“阿姨好。”陳陽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態度謙和而尊重。

“阿姨新年好!我是張靈越,是柳老師的朋友兼粉絲!阿姨您真好看,像畫裡的古典美人!”張靈越嘴甜得像抹了蜜。

方靜秋被逗笑了,連聲說:“這孩子真會說話,快進來坐,彆在門口凍著。”

她連忙將三人讓進屋,目光在陳陽身上多停留了一瞬。女兒眼中那份毫不掩飾的依戀和這個白發年輕人沉穩的氣度,讓她心中既喜又憂。

堂屋陳設簡樸而雅致,一水的深色老家具,擦拭得光潔。一張八仙桌,幾把官帽椅,牆上掛著幾幅水墨小品,筆法清雅,落款是“寒山”,顯然是柳硯卿父親柳寒山的手筆。博古架上擺放著一些瓷器和線裝書,處處透著書香門第的氣息。隻是家具邊角多有磨損,一些高處的擺設也蒙著薄塵,透露出家道中落的清寒。

陳陽的目光繼續細細掃過屋內各處。

發現屋頂的椽子有些彎曲,幾處窗欞的榫卯已有鬆動,牆角甚至有不易察覺的黴斑。

他走到窗邊,看見那精美的冰裂紋窗格,木料已有些糟朽,透著一股難言的衰敗氣息。

這宅子,像一位遲暮的美人,雖風骨猶存,卻亟需精心養護。

甚至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這宅子的“氣”有些滯澀。

除了歲月侵蝕帶來的物理衰敗,幾處關鍵位置的風水格局也因年久失修或後期改動,出現了細微的偏差,就像人體經絡堵塞,雖不致命,卻會影響居住者的心緒與健康。

尤其當他目光掃過庭院西南角那口早已乾涸、被雜物半掩的古井,以及正堂後方那扇正對後巷、形成微弱“穿堂煞”氣口的後門時,眉頭幾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柳母眉宇間那化不開的鬱結與病氣,恐怕與此不無關聯。

張靈越雖然活潑,但在這樣清雅的環境裡也收斂了幾分,好奇地打量著四周,小聲讚歎:“哇,真像穿越了……”

“陳陽,靈越,你們先坐,喝點熱茶。我去廚房幫媽媽準備晚飯。”柳硯卿放下包,招呼道。

“不用麻煩……”陳陽想婉拒。

“要的要的!”柳硯卿打斷他,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第一次來,怎麼能讓你餓著?媽媽手藝很好的!”說著便要進廚房。

方靜秋連忙按住她:“卿卿,你陪陳先生和靈越姑娘說說話,廚房我一個人忙得過來。”她看得出女兒的心思全在陳陽身上,也樂得成全。

“阿姨,讓硯卿陪您去吧,我正好想仔細看看您這宅子。”陳陽環顧四周,目光帶著一種學者特有的專注與欣賞,“這宅子格局精巧,木作雕工也頗有古韻,是難得的蘇式老宅。”

方靜秋有些意外,隨即笑道:“陳先生懂這個?這宅子是柳家祖上傳下來的,有些年頭了,破敗了,讓您見笑。”

“哪裡,古物承載時光,自有其美。隻是……”陳陽的目光掃過梁柱交接處的細微裂縫,又看了看幾處窗欞榫卯的鬆動,“年久失修,有些地方確實需要好好保養修繕了。阿姨,我想各處看看,量量尺寸,不知是否方便?”

“當然方便,您隨意看。”方靜秋連忙道。

柳硯卿立刻去找來了卷尺、紙筆和一把小折尺,遞給陳陽時,眼中滿是信任與柔情:“給,家裡就這些工具了。”

“足夠了。”陳陽接過工具,對張靈越道:“小丫頭,有興趣就跟著,長長見識。”

“當然有!”張靈越立刻來了精神,像隻小尾巴一樣緊跟在陳陽身後,“大叔,你要修房子嗎?”

“先看看。”陳陽微微一笑,開始工作。

先從正房開始,神情專注,如同在考古現場測繪一件珍貴的文物。

他仔細丈量著廳堂的開間、進深、柱距,用折尺測量著梁枋的截麵尺寸,手指撫過柱礎上模糊的卷草紋飾,感受著木料的質地與乾濕。他時而蹲下,檢查柱礎的沉降情況…時而仰頭,仔細觀察梁架的結構和榫卯的連接狀態…時而輕敲牆壁,傾聽空鼓之聲。每一步都嚴謹細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靈越起初隻是好奇,很快就被陳陽的專業和投入吸引了。

“大叔,這個彎彎的木頭叫什麼?為什麼屋頂要弄成這種彎的?”她指著正脊下的月梁問。

“這叫月梁,也叫冬瓜梁。”陳陽耐心解釋,指著梁架結構,“蘇式建築講究‘抬梁式’與‘穿鬥式’結合。你看這主梁,兩端微微拱起,形如新月,既美觀,又能更好地分散屋頂重量。下麵這些垂直的短柱叫‘童柱’,連接梁與檁條。這種結構,剛柔相濟,穩固又精巧,是老祖宗千錘百煉的智慧結晶。”

他一邊說著,一邊在紙上飛快地勾勒著梁架的軸測草圖。

走到天井,陳陽抬頭看了看屋頂的瓦片排列和排水溝槽水戧),又蹲下身仔細檢查鋪地的青石板和四周的階沿石階沿)。

“大叔,這院子鋪石頭也有講究?”

“自然。”陳陽指著天井的布局,“蘇式天井,講究‘四水歸堂’。你看這四周屋頂的坡麵都微微向內傾斜,雨水彙聚落入天井,象征‘財源彙聚’。地麵鋪砌青石板,縫隙用糯米石灰漿勾嵌,既能滲水,又堅固防滑。階沿石階沿)略高於天井地麵,防止雨水倒灌入屋。這些細節,無不體現著古人對居住環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刻理解。”

他踱步到廂房廊下,指著一扇破損的支摘窗,接著說道:“看這窗,木格心是‘卍’字紋與冰裂紋結合,寓意‘福壽綿長’與‘寒窗苦讀’。支摘窗的設計更是巧妙,上部可支起通風采光,下部可摘下清洗或更換窗紙。實用與美觀,渾然一體。”

張靈越聽得入神,小腦袋點個不停:“哇,原來一塊木頭、一片瓦、一塊石頭都有這麼多門道!古人真厲害!”

陳陽看了她一眼,語重心長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任何一門學問,任何一件事,想要做好,都需要沉下心來,從基礎做起,一點一滴積累,觀察入微,思考其所以然。切忌心浮氣躁,三分鐘熱度。”

“就像這古建築修複,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白每一處結構的受力原理、材料的特性、工藝的精髓,才能做到修舊如舊,真正留住這份古韻。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根基不牢,再高的樓閣也容易傾塌;心性不定,再好的天賦也容易荒廢。”

張靈越難得地沒有嬉皮笑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嗯……大叔,我記住了。”

方靜秋在廚房忙碌,不時透過支摘窗望向天井。看著陳陽專注測量、耐心講解的側影,看著他對老宅毫不掩飾的珍視,讓她越看越覺得熨帖。女兒的眼光,似乎真的很好。

晚飯是地道的蘇幫家常菜:響油鱔糊滋滋作響,油亮誘人;碧螺蝦仁白綠相間,茶香清雅;醃篤鮮湯色奶白,筍脆肉酥;還有一盤清炒水芹,一碟油燜茭白。

雖無山珍海味,但勝在食材新鮮,火候精準,充滿了家的溫馨。

四人圍坐在紅木八仙桌旁,暖黃的燈光下,飯菜香氣氤氳。

“陳陽,靈越,快嘗嘗,都是些家常菜,彆嫌棄。”柳母熱情地招呼著,臉上帶著溫婉的笑意,隻是那笑容深處,依舊有一絲揮之不去的鬱色。

“阿姨的手藝真是絕了!比我媽強多了!”張靈越吃得眉開眼笑,毫不吝嗇讚美。


最新小说: 廢柴鳳主,龍君寵妻入骨 戀在克蘇魯 黑暗求生:丟失庇護所後自學成神 在六個不同時空生下的崽來找我了 反串之王:我是真不想當天後啊 風水王者歸來 虐文崩壞後,病嬌男主跪求我愛他 唯有幽愁暗恨生 晚清三傑恩仇錄 開局反殺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