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源見陳陽與周知姿態親密,爺爺又被陳陽話語牽製,態度曖昧,心中妒火與不滿交織,覺得失了麵子,忍不住冷哼一聲,語氣帶著一絲年輕人特有的急躁與不服,插話道:
“爺爺說得固然有理,引經據典,高屋建瓴。但婚姻大事,自古至今,豈能全然等同於個人喜好?它關乎兩個家族的未來、資源的整合、影響力的疊加!門當戶對,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自古便是世家大族綿延昌盛的不二法門!《禮記》裡也強調‘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若隻論個人心意,罔顧家族責任與長遠利益,豈不是太過……太過理想化了?”
他終究沒敢說出更難聽的話,但“理想化”一詞,已帶足了譏諷,目光更是直刺陳陽,充滿了挑釁。
“更何況……”他似乎還想列舉聯姻帶來的具體好處,比如江家能在軍方給予周凱何種支持等等。
“立源!”江伯渠不等孫子說完,便沉聲打斷,目光如刀地掃了過去,帶著久居上位的威嚴。
“長輩說話,探討道理,哪有你隨意插嘴、妄加評議的份?陳陽與你周爺爺在探討人生哲理,家族傳承的大智慧,你好好聽著就是!多學學什麼叫沉穩,什麼叫藏拙!毛毛躁躁,成何體統!”
江立源被爺爺當眾如此嚴厲嗬斥,臉色瞬間漲得通紅,隨即又變得煞白,悻悻地低下頭,緊緊咬著牙關,不敢再言,但緊握的拳頭和微微顫抖的肩膀顯示他內心的屈辱與不忿。
周家幾位旁係交換著眼色,三叔周保柏輕輕搖頭,似乎對江立源的沉不住氣有些鄙夷,二姑周保梅則微微歎息。
陳陽仿佛沒看到這小插曲,對江伯渠笑著舉杯,語氣平和地說道:“江老高見,深入淺出,晚輩受教。確實,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方是大道。園丁若逆了草木天性,再好的園子也難出奇葩。”
隨即又看向周達夫,詢問:“周老,您曆經風波,幾度沉浮,不知您對此又有何獨到見解?”
周達夫捋了捋銀須,嗬嗬一笑,目光慈愛地掃過緊挨著陳陽、眼神堅定的孫女,眼中閃過一絲了然與釋然,帶著看透世事的豁達,慢悠悠地說道:“我這把老骨頭,什麼風浪沒經曆過?如今啊,還能活幾年?所求不多,能看到兒孫輩平安喜樂,各展所長,家庭和睦,便是最大的福氣,最實在的‘家族利益’。”
說著,他看向兒子周保鬆,語重心長:“保鬆啊,孩子們的路,終究要他們自己走,鞋子合不合腳,隻有自己知道。我們這些老家夥,在旁邊看著,關鍵時刻提點一下,必要時扶一把,彆讓他們走歪了,也就是了。切莫學那春秋時期的宋襄公,墨守成規,不懂變通,空講所謂的‘仁義’,結果貽笑大方,徒留敗績。”
周保鬆連忙點頭稱是,態度明確:“父親說的是,孩子們都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緣分和自己的能力。我們做父母的,支持就好,信任就好。”
這話,等於間接表明了周家在這樁婚事上的態度開始鬆動。
一頓飯下來,關於周知與江立源的婚事,竟無一人再主動提起。
所有的交鋒、態度的轉變、利益的權衡,都在陳陽與兩位老人的談笑風生、往事回顧與哲理探討中完成。
陳陽基本上控住了全場。
席間,陳陽還特意與坐在稍遠位置、一直保持軍人坐姿的周凱聊了幾句,詢問他在部隊的近況,對當前軍事變革與未來戰爭形態的看法,言語間充滿鼓勵與期許。
周凱一開始還有些拘謹,但在陳陽引導下,也漸漸能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陳陽聽得認真,不時點頭。
最後,陳陽主動起身走來,拍了拍周凱結實有力的肩膀,看似隨意地說道:“周凱,你在軍中根基紮實,頭腦靈活,又有家學淵源,是塊好材料。隻要沉下心來,腳踏實地,不驕不躁,將來肩膀上再多顆星,是大有可為的。我看好你。”
陳陽這話聲音不高,但在場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潛台詞再明白不過:隻要周凱自己爭氣,他陳陽,以及他背後所能調動和影響的資源,會不遺餘力地支持周凱在軍中發展,助他登上更高位置。
這對於正處於上升關鍵期、亟需強大助力的周凱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和堅實的承諾。同時也徹底打消了周家內部可能存在的希望通過聯姻換取江家在軍方對周凱支持的最後一絲念想。
周凱內心狂喜,激動之情難以言表,麵上卻努力保持軍人的沉穩,挺直腰板,恭敬回應:“謝謝陳陽哥鼓勵和指點!我一定加倍努力,絕不辜負您的期望,也絕不給周家丟臉!”
至此,周家內部希望通過聯姻換取江家在軍方對周凱支持的最後一絲阻力,也被陳陽的承諾徹底瓦解。
還有什麼比一個由陳陽背書的未來將軍之位,更能保障周家的長遠利益和軍中影響力呢?
與江家聯姻所帶來的潛在好處,在陳陽這明確的扶持麵前,頓時顯得蒼白無力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保柏看向陳陽的眼神,已經帶上了明顯的熱切,周保梅也微微點頭,顯然認可了陳陽的能力和擔當。
飯後,眾人移步茶室稍坐,品茗閒談,氣氛已然完全不同,輕鬆而融洽。
陳陽見目的已達,便起身提出告辭,理由是要趕晚間的航班。
送至院中,月色如水,海棠花香暗浮。
陳陽又仿佛想起什麼,對並肩而行的江伯渠狀似無意地提了一句:“江老,近來天氣多變,乍暖還寒,您老要多保重身體。聽說,方衛平先生最近活動有些頻繁,牽扯進一些不太乾淨的是非裡,某些人似乎已經在關注了。這燕京城啊,看著平靜,水下漩渦卻不少,有些人自以為長袖善舞,實則一腳已踏在泥潭邊,一不小心就容易濕了鞋,甚至殃及池魚。”
方衛平與江家關係匪淺,必然是江家在某些領域的重要白手套和關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