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道崇禎皇帝要乾啥,但張之極還是連夜就跑去了京營之中,並從中精挑細選了一千京營軍士,並讓他的兒子張世澤親自統領著來到了校場上!
“這位小爺兒怎麼今日也來這校場了,難道今日陛下召見本國公和太子殿下有關?”英國公在看到朱慈烺之後不由得暗地在心裡猜測著!
“兒臣朱慈烺參見父皇陛下!”
朱慈烺快步來到了崇禎麵前並行了一禮!
“臣張之極參見太子殿下!”
在朱慈烺給崇禎行完禮之後,英國公張之極和世子張世澤也同時向著朱慈烺行禮!
“咳咳~~”
見朱慈烺到來,崇禎皇帝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後對著張之極說道:
“想必英國公直到此時還不知道朕召你集結一千京營軍卒來這校場的目的吧?”
“昨日太子和朕說他的東宮衛隊在經過他的訓練之後,可以以一當十!”
“對此,朕並不相信,所以才讓大伴給你傳去了口諭,讓愛卿你集結一千京營軍士到這大校場來,當著朕的麵,讓一百東宮侍衛對陣一千京營軍士的演武!”
“怎麼樣?愛卿可有信心啊?”
弓著身,低著頭的英國公聽到崇禎皇帝的話之後,瞳孔立刻一縮。同時心裡也嘀咕著:“果然和太子殿下有關係,可是太子殿下是認真的嗎?”
就算京營糜爛不堪,士兵戰鬥力拉垮,可想用區區一百東宮侍衛就想擊敗本國公精挑細選的京營士兵,這簡直是在做夢!
心裡這樣想著,英國公張之極的嘴上則恭敬的回複崇禎說道:
“啟稟陛下,就算讓臣麾下之京營士兵以同等數量與太子殿下的東宮侍衛演武,臣也有必勝的信心!”
“好!”
“很好!”
“既然英國公有信心,那麼烺兒就讓你的東宮侍衛隊做好準備吧,一炷香之後,演武開始!”
“兒臣遵旨!”
得到崇禎皇帝的命令後,朱慈烺立刻對著身後的東宮侍衛隊的隊長周遇吉低聲的吩咐道:
“周千戶,帶著軍士們去準備吧!這次演武一定要給老子打出咱們東宮衛隊的精氣神兒來!”
“末將遵命!”
周遇吉對著朱慈烺抱拳行禮後就下去了!
周遇吉是朱慈烺在崇禎五年的時候從京營調到自己的東宮衛隊當隊長的,因為東宮衛的長官在軍中是千戶的官職,因此,朱慈烺稱呼其為周千戶!
周遇吉簡介:
曆史上的周遇吉絕對是明末的一員猛將;在崇禎九年1636年)時,滿清大軍進攻大明京師北京城時,周遇吉才發跡與軍中。
崇禎九年,身為京營軍中千戶的周遇吉,跟隨時任兵部尚書的張鳳祥在北直隸地區與清軍數次激戰,因周遇吉統兵有方,作戰英勇,此戰之後,連升兩級,成為了先鋒營副將。
在軍中嶄露頭腳的周遇吉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周遇吉先後跟隨孫應元,楊嗣昌等人大破農民軍,連戰連捷。戰後被崇禎皇帝下旨加封左都督,太子少保!
崇禎十五年1642年),崇禎皇帝下旨周遇吉調任山西鎮,任山西鎮總兵官一職。
在周遇吉接到聖旨率軍前往山西鎮途中,收到了清軍入關燒殺搶掠的消息,於是周遇吉又率領騎兵返回楊柳青,於1642年11月在楊柳青與清軍大戰三天三夜。
當時,清兵七萬餘眾從山東劫掠大量物資和青壯年人口經楊柳青北返關外,整個山東、河北兩省各地明軍或望風而逃,或撤兵讓路。
可周遇吉在楊柳青,利用地形痛擊清軍,清軍死傷數千,創造了在明清交戰史上罕見的明軍以少勝多的戰例。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七日,太原淪陷,原任山西巡撫蔡懋德自儘身亡。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後,又攻取了忻州,進而急攻代州。周遇吉在代州堅守數天之後,糧儘援絕,率軍突圍後退保寧武關。
在寧武關,麵對李自成及其麾下幾十萬農民軍的圍攻,周遇吉率領其麾下山西鎮兵馬死守寧武關,最後因寡不敵眾英勇殉國,在周遇吉戰死後,他的屍首也遭到農民軍的肢解!
正因為熟悉曆史,朱慈烺起了愛才之心,在周遇吉這位出身京營的猛將還沒有發跡的時候就調到了自己的東宮衛擔任隊長!
朱慈烺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第一,他的麾下多了周遇吉一員猛將;
第二,這樣做也避免了周遇吉重蹈覆轍,落下個英勇殉國,連屍體都被人肢解的命運。
一炷香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陛下有旨,演武開始!”
翁~~翁~~翁~~
伴隨著王承恩的一聲高喝,沉悶的戰鼓聲響起!
大校場上,朱慈烺的一百名東宮衛士和京營的一千軍士全都已經換好了木質軍械,木質的軍械上則是沾滿了石灰,如此一來,雙方每當有士兵被對方擊中的時候,都會在衣甲上留下石灰的痕跡。
此時的大校場上,周遇吉手持一柄木質的大刀,在周遇吉的身後,則是一百名手持長槍的東宮侍衛;連同周遇吉在內,這一百零一名侍衛所有人的身上統一身穿明軍之中隻有中低層軍官才可以穿戴的鎖子甲!
與東宮衛這邊不同的是,在周遇吉的對麵,為首一人正是英國公府的世子張世澤,此時的張世澤騎在一匹高頭戰馬之上,一身亮銀色的‘明光鎧’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如此裝扮,使得此時的張世澤更顯驍勇。
在張世澤的身後,則是英國公張之極精心挑選的一千精銳士卒,這些軍卒雖然沒有穿戴張世澤同款的‘明光鎧’,可卻人人披戴了明軍的製式玄色鐵劄甲。
高台上,崇禎皇帝看到朱慈烺的東宮衛隊居然就沒有身著防禦力最好的鐵劄甲,不由得對著朱慈烺問道:“烺兒,為何你東宮衛軍士沒有裝備防禦力最好的鐵甲?”
“回稟父皇,兒臣認為鐵甲太過笨重,不如鎖子甲合適兒臣的所訓練的士兵!”
喜歡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請大家收藏:()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