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裡,朱慈烺仍舊是每天上午去京營大校場監督京師三大營的將士們訓練,而每天下午,他都會在鐘粹宮之中和畢懋康,宋應星,湯若望以及孫元化的長子孫和鼎等四人研究火器知識,為幾人解答一些這個大明還沒有的知識和想法。
這天上午,當朱慈烺正在京營大校場親自指導曹變蛟和黃得功一些自己的訓練心得的時候,崇禎皇帝的貼身太監王承恩急匆匆的來到了京營校場!
“老奴參見太子殿下!”王承恩找到朱慈烺之後,快步跑了過來行了一禮。
朱慈烺見到王承恩匆匆而來,頓時邊猜到一些王承恩此次前來的目的,但是臉上的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的客氣道:“王大伴請免禮吧,您這麼急匆匆的趕來這兒,是有什麼事情嗎?”
“小爺,皇爺召見您立刻回宮,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問您呢?”
“哦,大伴可知道父皇找本宮是為了何事啊?”朱慈烺明知故問的試探著。
王承恩聽到朱慈烺發問,頓時抬眼環視了一周,而一旁的黃得功和曹變蛟二人見到王承恩的動作,二人相互對視一眼,然後雙雙對著朱慈烺抱拳說道:“太子殿下,末將告退!”言罷,二人就轉身離開了。
王承恩等到黃得功和曹變蛟二人離開,並且周邊沒有人能聽到他和朱慈烺二人的談話之後,才低聲對朱慈烺介紹道:
“哎呦我的小爺唉,是前日您不是在皇爺麵前提起過軍器局所督造的火器不合格嗎?
皇爺從您這裡聽到消息之後,立刻就安排老奴去查證了;
這一查證可不要緊,當老奴早上把軍器局的情況彙報給皇爺之後,皇爺登時就怒了,要不是老奴攔著,這會兒怕是兵部和工部幾位督造火器的大人腦袋都落了地了!”
“嘶~~!這麼嚴重?”朱慈烺仍然是明知故問的問著!
“可不嘛,小爺您是不知道哇,就這麼一會,皇爺都已經摔了好幾個茶杯了!”王承恩有些膽顫心驚的回答道!然後又催促道:
“好了小爺,您彆在這兒耽擱工夫了,趕快隨老奴去覲見皇爺吧!”
半個時辰後,當朱慈烺跟隨著王承恩緊趕忙趕的終於來到乾清宮的大門口的時候,突然聽到乾清宮內傳來‘嘩啦’的一聲瓷器砸到地上的聲音!
“得!又一個物件兒報銷了!不過好在聽聲音像是茶杯或者茶碗一類的小物件,自己的皇帝老爹還沒憤怒到去打砸那些名貴的大花瓶的地步!”朱慈烺心中腹誹著!
“兒臣朱慈烺參見父皇陛下!”
朱慈烺進入到乾清宮之後,小心翼翼的躲開了地上破碎的瓷器片,然後跪地對著崇禎行禮道!
可令朱慈烺感覺到意外的是,這一次他的便宜老爹僅僅是眼光複雜的看著自己,居然並沒有第一時間讓他平身答話,反而是任由他跪在地上。
“烺兒,軍器局和和兵仗局的事情,王承恩都和你說了吧?”
“回父皇,兒臣聽王大伴簡單就說過了!”朱慈烺小心翼翼的回答著!
“那烺兒你認為,朕是否應該立刻下旨嚴懲負責軍器局和兵仗局的那些涉事官員?”崇禎聲音低沉的發問道!
“臥槽,這個問題問的挺致命啊!”跪在地上的朱慈烺心中嘀咕一句,略一思索後朗聲的回答崇禎說道:
“父皇,以兒臣看來,此事不能由父皇親自下旨去問責那些涉事的官員們,兒臣建議,此事最好由兒臣去主導為好!”
“嗯??”
聽到朱慈烺的回答,龍椅上的崇禎頓時有些意外的‘嗯’了一聲,然後對著朱慈烺吩咐道:“起來吧,給朕說說你的理由!”
“父皇,兒臣這麼說的原因有三;”
“第一,崇禎八年元月,闖賊等起義軍攻占了我大明的龍興之地中都鳳陽,鳳陽可不光有咱們朱家先祖的陵寢,一些當年和太祖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勳貴們的祖陵可也在鳳陽啊。”
“在加上最近幾年,陝西和河南等地頻發爆發旱災,如果這個時候父皇您親自下旨去嚴苛一大群涉事官員,兒臣擔心這些官員們會給父皇您扣上一頂暴君的帽子;
再結合鳳陽被攻陷,旱災頻發等事,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這些官員鐵了心的鬨起來,再有勳貴們的推波助瀾,此事對父皇您不利啊,甚至,兒臣都擔心群臣們會逼著父皇您下‘罪己詔’!”
聽朱慈烺如此一說,崇禎頓時心中一寒,原因無他,朱慈烺說的這種事兒,還真有可能發生。
其實,曆史上崇禎皇帝第一次下罪己詔就是在崇禎八年八月,下罪己詔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都鳳陽被攻破以及崇禎八年河南爆發了旱災兩件事兒!
“烺兒,你繼續說!”崇禎心情沉重的說道!
“回父皇,兒臣的第二個原因;上個月兒臣為了能夠重整京營,已經從包括英國公張之極,定國公徐允幀,成國公朱純臣等一眾勳貴身上敲詐了大筆的銀子;
再加上前幾日早朝之上,因為兒臣的原因,兵科給事中時光亨被下獄等候問斬,大太監王之心落了個散財保命。”
“因此,在朝堂諸位臣工心中,兒臣已經是一個‘黑臉儲君’的形象了,既然兒臣已經扮演了‘黑臉儲君’的角色,那麼父皇您就必須得扮演‘紅臉兒’了,畢竟咱們父子二人不能都扮演黑臉啊!”
聽朱慈烺這麼一說,已經當了八年皇帝,帝王權術越加純熟的崇禎不由得讚賞的點了點頭並稱讚道:“嗯,烺兒說的有些道理,繼續說說你的第三個原因!”
“兒臣謝父皇誇獎!”
“兒臣所說的第三個原因,這件事如果由父皇您去主導並徹查,一旦開始,就沒有了任何回旋的餘地,到時候如果查到某些較大的利益群體,父皇您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界;”
“屆時,如果父皇您堅持嚴查到底,恐怕會引起朝堂動蕩,如果不堅持徹查,則此案會有‘虎頭蛇尾’之嫌。因此,兒臣認為此事由兒臣出麵更加穩妥!”
“一旦此案涉及到太多的朝中重臣,兒臣難以控製局麵的時候,父皇也可以出麵周旋,用苛責兒臣幾句,甚至禁足兒臣幾日等辦法給群臣們一個台階下,隻有這樣,咱們父子二人才會萬無一失!”
喜歡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請大家收藏:()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