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立派大臣和勳貴們的紛紛表態,東林黨的官員們則紛紛將目光看向了錢士升和錢謙益二人的身上,等待著二位東林大佬的意見;
然而,還沒有等錢謙益和錢士升二人表態,原本站在那兒就要睡著了的溫體仁卻突然輕咳兩聲,然後出班對著崇禎啟奏道:
“咳咳!”
“啟稟陛下,臣溫體仁,附議左都禦史李邦華李大人之言;臣也認為皇太子殿下對於兩位藩王的處置,非常符合朝廷的利益,同時,也可以給其他藩王敲響警鐘,告誡他們不要在做危害我大明江山社稷的事情!”
內閣首輔就是內閣首輔,溫體仁這句話說的非常有水平,將朝廷的利益掛在了嘴邊,此舉頓時引起了崇禎皇帝的好感;
同時,溫體仁的這句話,也基本給晉王朱求桂和代王朱鼎渭二人所犯下的事情嗎,定下來調調兒!
見除了東林黨的群臣們都表態了,崇禎當即大袖一揮,從龍椅上起身說道:“既然滿朝諸公都讚同太子的意見,那好,王承恩傳旨!”
“第一,罷黜晉王朱求桂親王爵位,晉王一脈,自朱求桂以下全部貶為庶民,晉王一係直係子弟圈進於大理寺;所有晉王一脈旁係子弟,貶為庶民之後可務農可經商可從軍也可以參加科考入仕!朕允許他們自力更生”
“晉王在山西的所有土地全部充入皇莊,晉王府所查抄財產,給所有晉王一係子弟每人發放十兩白銀之後,全部充入內帑;另外,從山西皇莊之中,分出一千頃良田,用於安置晉王一係所有子弟!”
“陛下仁慈!”
朝臣們聽完了崇禎皇帝的旨意之後,立刻齊聲高呼道!
其實,崇禎皇帝對於晉王一係的處置,算是中規中矩;既廢除了晉王一係所有子弟的特權,為朝廷減少了供養晉王一係的開支,又給所有晉王嫡係子弟和旁係子弟留下了活路。
崇禎皇帝沒有去管大臣們口中高呼‘仁慈’之聲,繼續下旨道:
“第二,罷黜代廢王朱鼎渭親王爵位,代王一脈,自朱鼎渭以下全部貶為庶民;同樣,也將代王一些直係子弟圈進於大理寺;所有代王一脈旁係子弟,貶為庶民之後,可務農可經商可從軍可參加科考入仕!”
“代王在山西的所有土地全部充入皇莊,代王府所查抄財產,給所有代王一係子弟每人發放十兩白銀之後,全部充入內帑;另外,從山西皇莊之中,分出一千頃良田,用於安置代王一係所有子弟!”
“第三,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田生蘭王大宇黃雲發梁嘉賓翟堂等八家晉商,私通建奴,販賣我大明軍事情報給建奴,倒賣鹽鐵糧食等物資販賣給建奴,此乃賣國造反之舉;”
“著,將範永鬥等八家晉商家中,所有直係子弟和參與私通建奴的旁係子弟全部斬首;範永鬥等八家晉商所有旁係子弟全部貶為佃戶,留在山西皇莊,世代為山西皇莊出苦力;”
“另外,範永鬥等八家晉商所查抄的土地,全部充入皇莊;所查抄的金銀財物拿出一千萬兩白銀充入國庫,拿出五百萬兩白銀劃撥給京師軍器局,用於火器製造;其餘全部充入內帑!”
“第四,皇太子並旗下騰鑲左衛所有將士,在大同城以北黃土坡一戰立下赫赫戰功,所繳獲的價值六百萬兩白銀的銀票,拿出五十萬兩交給皇太子,令其獎賞此戰有功將士,其餘五百五十萬兩全部充入內帑!”
“第五,將晉王朱求桂和代王朱鼎渭,勾結範永鬥和王登庫等八家晉商,私通家奴賣國之舉定義為‘晉商案’,散朝之後,將‘晉商案’所有細節,不得有絲毫隱瞞全部登上朝廷邸報,傳檄全國!”
“第六,將負責和八家晉商交易的,後金使者範文程監押於錦衣衛詔獄,等待皇太子回京之後,交由皇太子處置!”
“最後,賞賜沈王朱效鏞黃金千兩,並賜下由朕親自手書的匾額一塊!以褒獎沈王朱效鏞!”
崇禎皇帝的最後一道旨意,是朱慈烺在一封私信之中所提到的,畢竟一次性廢了兩位山西的藩王,此舉很可能會引起其他藩王們的不滿情緒;
不過,獎勵了堅守本心的沈王朱效鏞之後,就不會再有這方麵的顧忌了;此舉將會給其他大明的藩王們傳達出一個意思,那就是:‘隻要你們好好的當你們的藩王,朝廷是不會拿你們怎麼樣的!’
隻不過,令朱慈烺哭笑不得的是,在他給崇禎皇帝的信件之中,建議賞給沈王朱效鏞黃金一萬兩,畢竟這萬兩黃金對於此次‘晉商案’給朝廷帶來的好處來比較的話,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可是朱慈烺的便宜老爹,曆史上,唯一穿過帶著補丁的龍袍的皇帝,很可能是窮怕了,僅僅是賞賜給了沈王朱效鏞一千兩黃金;
如果讓朱慈烺知道,他的皇帝老爹一開始僅僅是打算賞給沈王一千兩白銀,不知道他又會作何感想...
伴隨著崇禎的一道道旨意下達,一旁負責親自撰寫聖旨的王承恩的毛筆都快輪出火星子來了,終於一字不差的將崇禎皇帝的七道聖旨全部記錄完畢!
伴隨著崇禎皇帝的七道聖旨下達,牽扯人數達三萬,上千顆人頭落地的‘晉商案’完美落下了帷幕;
在‘晉商案’之中,朝廷國庫得到了一千萬兩白銀收入,使得大明朝廷原本捉襟見肘的國庫重新充盈起來;
崇禎皇帝的這道旨意,頓時令泰和殿之內,以戶部尚書侯恂以及戶部左侍郎倪元璐等一眾戶部官員欣喜連連;
其實,按照明朝的祖製,像這種查抄親王和商人所獲得的財產,應該全部充入皇帝內帑,但是深深知道國庫情況的崇禎皇帝,並沒有將繳獲的金銀全部充入內帑,而是充入國庫了一千萬兩白銀,此舉大大的獲得了戶部大臣們的好感。
喜歡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請大家收藏:()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