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錢謙益,給了錢謙益一個自己體會的眼神之後,便揮了揮手,示意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回歸班位!
同時,崇禎皇帝的眼神還若有若無的掃了一眼兵部左侍郎楊嗣昌的方向,然後對著滿朝文武問道:
“諸位愛卿,今日可還有其他事務需要啟奏?”
崇禎皇帝的小動作或許站在後麵的朝臣看不到,但是站位距離崇禎皇帝比較近的幾位大佬,包括溫體仁錢謙益李邦華倪元璐史可法等人自然是將崇禎皇帝的小動作看了個清楚;
果然...
聽到崇禎皇帝的問話之後,兵部左侍郎楊嗣昌立刻輕咳兩聲,然後出班對著崇禎皇帝行禮道:
“啟稟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哦?楊卿請說!”
楊嗣昌接下來要當著滿朝文武說的事情,很明顯就是早就是和崇禎皇帝商量好的,眾臣自然也看出了這一點,一眾大佬們立刻立起耳朵,準備仔細的聽聽楊嗣昌要說些什麼!
“啟稟陛下,自崇禎二年開始,建奴大軍已經連續四次繞過山海關,相繼進攻我大明的京師地區和大同等北方邊防重鎮;
其中,建奴大軍更是在崇禎二年,崇禎九年和今年連續三次大肆進攻到我大明的京畿之地;給我大明京畿之地的百姓造成了不可估算的人口和財產損失,甚至,崇禎二年十幾萬建奴大軍都打到了北京城下;所以...”
站在崇禎皇帝龍椅旁的朱慈烺,聽到楊嗣昌的話說到這兒的時候,眼睛已經像剛剛的崇禎皇帝一樣眯縫了起來;
看向楊嗣昌的眼神之中也充滿了殺意;因為他猜測,楊嗣昌下一步一定會勸自己的便宜老爹遷都應天府,放棄大明北方各省...
不光是咱們的太子殿下這麼認為,就連滿朝文武之中也有不少人聽完了楊嗣昌的話之後,也是這麼猜測的;
甚至,一些禦史們聽完了楊嗣昌的說辭之後,已經開始露胳膊挽袖子的準備開噴了;
然而,楊嗣昌接下來的話,卻險些讓包括咱們太子爺在內的眾人都閃了老腰!
“所以,臣雖然非常讚同太子殿下曾經在朝堂上所說的那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話;但是臣以為三殿下和四殿下既不是君,也不是儲君;現在雖然年幼,但也可以提前封王,提前就藩....”
楊嗣昌的話說到這兒,朝堂上人精一般的朝臣們已經知道崇禎皇帝和楊嗣昌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楊嗣昌話語之中的意思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勸阻崇禎皇帝將三皇子和四皇子提前安排封地,讓兩位皇子離京;避免北京城一旦被建奴大軍攻破,他們老朱家包括崇禎皇帝和幾個皇子在內,一家人整整齊齊的被建奴來個消消樂...
如此一來,便可以避免在未來和建奴的大戰之中,一旦建奴大軍攻破了北京城,整個大明朝廷陷入沒有人當家做主的局麵;
曆史上的明朝末年也正是如此,如果崇禎皇帝少一些猶豫,提前將太子朱慈烺和永王定王三位皇子送到南京去,那麼即便李自成攻克了北京城,大明也不會陷入無君的窘境....
當然,群臣們也都聽明白了,楊嗣昌所說的話僅僅是一個說辭而已;
這件事兒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崇禎皇帝看到自己的皇太子在皇城都能在一天之內遭遇兩次暗害;所以有些不放心年紀更小的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安危了;
所以,崇禎皇帝昨天晚上才會召見自己絕對的心腹,兵部左侍郎楊嗣昌,並和楊嗣昌二人在乾清宮商談了兩個多時辰...
群臣們的猜測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卻不是很全麵;
擔心自己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安全僅僅是崇禎皇帝的其中一個目的,直到現在,也沒有朝臣們猜測到崇禎皇帝的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他內帑之中白花花的銀子花的慢一些...
“嗯~~~”
果然!
崇禎皇帝在聽完了楊嗣昌的說辭之後,竟然非常讚同的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楊嗣昌的說辭!
“楊愛卿的話朕也深有感受!”
“朕登基的這十年裡,那遼東的建奴大軍的確已經數次繞過山海關,進攻我大明的京畿腹地,乙巳年更是打到了北京城下,朕...唉...”
說到這兒,崇禎皇帝長長的歎息一聲,似乎是非常不甘心亦或者是非常懊悔這什麼事情一般!
“俗話說,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為了皇家子弟的安全考慮,朕決定鑒納楊愛卿的提議,提前給三皇子和四皇子封王和冊封封地!”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這...”
聽完了崇禎皇帝的話之後,滿朝文武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都非常無語的看向了龍椅上的崇禎皇帝!
“臣等附議!”
廢話,陛下你都提前和楊侍郎搭好了戲台子,並唱了一出非常精彩的大戲,並對此事已經定下了調子,況且也不影響我們各方利益,而且還是打著保存皇家血脈的幌子,我們能不同意嗎?
“好!”
聽到滿朝文武之中,包括內閣的一眾閣臣們都沒站出來反對,崇禎皇帝立刻叫好一聲!
“王承恩!”
“奴婢在!”
“擬旨!”
“朕膺天命撫有四海,念宗社藩屏之重,必賴子弟分土以固邦基。”
皇三子朱慈炯,性稟溫良,循禮敦行;皇四子朱慈炤,質含仁慧,秉心恭謹。今依祖製錫茅土,冊立封疆,以安社稷。
茲特冊:皇三子朱慈炯為定王,封地嘉興府;皇四子朱慈炤為永王,封地湖州府。
惟二王尚在衝齡,未及就藩,二王在年滿十六歲之前,暫時居住於應天府;待年滿十六歲後再到封地就藩;
另外,因二王年幼,當嚴設護衛以衛其身。著令皇帝親衛軍之武鑲左衛,全衛撥屬定王,隨侍護衛,毋得疏虞;武鑲右衛撥屬永王,朝夕護持,務保無虞。
二王及護衛官屬,皆當恪遵禮法,毋恃恩驕縱。內外臣工,亦當共體朕心,協輔二王。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喜歡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請大家收藏:()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