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嗣昌一副便秘的表情,不知道如何回答崇禎皇帝所問出的問題的時候,朱慈烺終於開口了!
隨著朱慈烺的開口,楊嗣昌頓時用感激的目光朝著太子爺的方向看了過來!
“嗯?”
崇禎皇帝不知道是不是還在生剛剛太子爺那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氣,冷冷的答應了一聲!
“爹,孩兒以為,國朝給官員們所支付的俸祿,的確有些低了!”
“哦?說說看!”
崇禎皇帝聽到自己好大兒這麼說,頓時來了興趣!
“爹,就拿咱們大明一縣的父母官,正七品的縣令來說;”
“如果孩兒沒有記錯的話,國朝給正七品知縣的年俸標準其實是90石糧食!”
“這九十石糧食之中本色俸祿:占比六到七成,以大米為主,還包括布匹、肉類等食物。”
“可是,如今即便糧食的價格還算不錯,按照每石糧食一兩五錢銀子一石來算的話,一個正七品的縣令一年的年俸祿折合成白銀也才一百三十多兩銀子而已!”
“雖然這一百三十兩白銀看起來很多,但是父皇您彆忘了,作為一縣的縣令,除了要養活自己一家老小之外,還要雇傭師爺幕僚家丁轎夫等支出!”
朱慈烺知道,光說出國朝正七品縣令的俸祿銀子,根本就不能說服崇禎皇帝這位極少離開皇城,根本就不了解民間物價的皇爺,於是趕緊舉例子繼續說明道:
“父皇,您知道嗎?唐朝之時,一個正七品的縣令,每年光年俸祿的銅錢就有六萬文,這還不包括本色俸祿之中的糧食布匹豬肉等實物;
如果全都加在一起年俸銅錢加上本色俸祿,唐朝的正七品縣令,一年至少能拿到價值本朝二百五六十兩白銀的奉銀和實物,這個數字已經快達到國朝同等官職俸祿銀子的兩倍了!”
“再說宋朝,到了宋朝,一個正七品的縣令,光年俸祿銅錢就有接近三百貫;三百貫銅錢可是相當於國朝一百五十兩白銀;
加上本色俸祿,宋朝的一個七品縣令,一年至少能拿到價值三百兩白銀的俸祿!
所以,和唐朝宋朝相比,國朝給官員們的俸祿的確是太低了!”舉了足夠的例子說明之後,朱慈烺給出了他對此事的最終看法!
ps古代的官員俸祿製度,核心邏輯均為“本色俸祿實物)+折色俸祿貨幣或等價物)的混合模式,隻是不同朝代對兩類俸祿的官方稱謂、具體內容和占比有所差異。)
“這麼一算,父皇,您還覺得國朝給官員們的俸祿低不低呢?”
最後,朱慈烺又將這個皮球,再次踢回到崇禎皇帝腳下!
朱慈烺的一番話,頓時讓崇禎皇帝騎在戰馬上悶悶不語,心裡則是在心思電轉的尋思著什麼!
“烺兒,既然國朝給官員們的俸祿很低,導致官員們不貪墨銀子日子就會過的很艱難,那麼在太祖爺和成祖爺時期呢?”
“難道洪武朝永樂朝,甚至後來的洪熙朝宣德朝的官員們都過的很清貧嗎?”想了好一會,崇禎皇帝似乎是找到了朱慈烺言辭之中的破綻!
按照朱慈烺的說辭,自從太祖爺老朱建立大明以來,國朝給官員們的俸祿就很低;
如果說當下的官員和明朝中期的官員們都是靠著貪墨銀子活的很滋潤,那麼明初‘五龍同朝’那段吏治清明的時候呢?那個時候的官員都是怎麼過活的?
崇禎皇帝話裡的意思,朱慈烺自然聽明白了!
聽明白自己便宜老爹話語之中的意思之後,騎在戰馬上的主朱慈烺先是嗬嗬一笑人,然後如數家珍般的再次說服崇禎皇帝道:
“爹,孩兒給您舉兩個例子您就明白了!”
“爹,在永樂朝的時候,有個叫夏元吉的官員,因為其精明能乾,還曾治理過蘇州府和鬆江府一帶的水患;成祖爺愛才擢升夏元吉為當朝戶部尚書!”
“但是,在夏元吉擔任戶部尚書期間,因為其對戶部所撥發的每一筆銀子都非常較真兒,特彆是撥付給軍中的銀子,總是嚴格按照朝廷的製度撥發,這導致夏元吉得罪的當時的廢漢王高煦;”
“於是乎,廢漢王高煦糾集一些官員,在早朝之上,彈劾戶部尚書夏元吉貪墨國庫銀兩!”
“對於官員們的彈劾,成祖爺一開始是不相信的;不過隨著站出來彈劾夏元吉的官員越來越多,成祖爺也拿不準這夏元吉到底是不是個貪官;”
“於是乎,成祖爺當即決定停朝,率領滿朝文武官員直奔夏元吉的府邸,去尋找戶部尚書夏元吉貪墨國庫銀兩的證據!”
“可是,當成祖爺領著滿朝文武大臣,到達夏元吉家裡的時候,父皇您猜猜成祖爺和滿朝文武們看到了什麼?”
同樣騎在馬上,一直聽著自己好大兒說話的崇禎皇帝,突然聽到這個問題,下意識的反問道:
“成祖爺看到了什麼?”
“回父皇,成祖爺在夏元吉的家並沒有看到豪華的官員府邸,也沒有看到奢華的庭院樓閣,僅僅看到了三間泥土房!”
“當成祖爺走進夏元吉家的屋子裡的時候,作為當朝戶部尚書的夏元吉立刻就要給成祖爺泡茶待客,可是翻找了半天,才發現自己家裡已經沒有了茶葉;”
“於是,當朝戶部尚書夏元吉隻能尷尬的走到水缸邊,給成祖爺舀了一瓢涼水...”
“不僅如此,成祖爺還看到夏元吉家的桌子上看到了,用編織的草帽,蓋著的夏元吉夫婦二人早上吃過的白粥和鹹菜...”
崇禎皇帝聽到這兒,頓時露出滿臉不可置信的神色,然後不解的反問朱慈烺道:
“烺兒,那夏元吉作為永樂朝的戶部尚書,堂堂正二品官員,家中真的這麼清貧?”
麵對崇禎皇帝的疑惑,朱慈烺並沒有立刻回答,反而是繼續自顧自的說道:
“爹,夏元吉的事兒暫且不說,於謙於少保您知道吧?”
喜歡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請大家收藏:()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