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崇禎陛下提議,朝廷下旨,讓民間的百姓們多多飼養雞鴨鵝等家禽,用家禽們以蝗蟲為食得特性治理蝗蟲,這件事兒朝臣們還是非常認可的;
朝堂的大佬們一致通過了鼓勵百姓們飼養雞鴨鵝等家禽的規定之後,崇禎十年冬天,以雞鴨鵝等家禽治理蝗蟲的國策,轟轟烈烈的在大明去年爆發蝗災的地方開展起來!
當百姓們聽說自己院子裡的雞鴨鵝等家禽,居然能夠治理蝗蟲這個消息之後,無數即將被端上餐桌的雞鴨鵝非常幸運的逃過了一劫...
且說,在崇禎皇帝父子二人,在浚縣確定了用‘吃’的方式來解決蝗災止嘔,微服私訪的一行人,經由大名府下轄的汲縣開州等地,進入到了山東東昌府境內!
山東的東昌府和大名府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唯一不同的是,因為蝗災和旱災吃不上飯的百姓們,並沒有像大名府的百姓一樣,向北,衝著京城的方向去乞討!反而是朝著東南方向,濟南府和兗州府的方向去乞討了!
“誒?這些吃不上飯的百姓們,既然要乞討,為什麼不朝著富庶的京畿一帶去逃荒,反而是朝著東南方向逃荒去了呢?”
看到不時有百姓因為餓的活不下去,朝著東南方向而去的背影後,崇禎皇帝非常不解的對著身邊的朱慈烺楊嗣昌駱養性等人問道!
楊嗣昌和駱養性二人,聽到了崇禎皇帝的問話之後,二人相視一眼,並沒有著急開口回答,反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太子殿下!
“咳咳!”
朱慈烺先是學著朝臣們的樣子,輕咳兩聲,然後才緩緩給崇禎皇帝分析道:
“啟稟父皇,此地名叫濮州,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昌府管轄;這裡的百姓們之所以向東南方向逃荒,兒臣以為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濮州此地距離京城即便走官道,也足足有一千一百裡地,如果百姓們向北去京城逃荒,沒有太大意外的話,基本都會餓死在半路上...
其二,在濮陽的正東方向三百五十外,便是濟南城,按照老百姓們的思想,濟南城作為山東境內最富庶的地區,定然能有一口吃的支撐百姓們活下去...
最後,在濮陽東南方向僅僅二百九十裡外,便是曲阜縣;
雖然曲阜僅僅是一個縣,但是因為曲阜縣幾乎都是衍聖公孔家的後人,因此曲阜的百姓們並不用給朝廷繳納繁重的賦稅;
自然,百姓們就認為曲阜能有吃的;所以,此地的百姓們或是向著東南方向逃荒,或是向著正東方向逃荒!
“唉!連年的旱災和蝗災持續肆虐我大明北方,導致百姓們流離失所,朕之罪也!”聽完了自己好大兒的說辭之後,崇禎皇帝悠悠的歎息道!
聽完了自己便宜老爹的歎息之後,朱慈烺知道這又是自己的便宜老爹在變相的問政了,於是便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爹,其實,想要讓山東的百姓們富裕起來還是很容易的,首先山東此地的旱災並沒有陝西河南甘肅一帶嚴重;
其次,隻要今年能在山東全境也實施攤丁入畝,並輔以其他的一些小手段,山東定然能在兩到三年之內富裕起來!”
可是,朱慈烺的話語聲還沒落下,一旁的楊嗣昌卻先一步在崇禎皇帝站出來之前表示對此事的反對道:
“陛下,太子殿下,此舉萬萬不可啊!”
剛剛被自己好大兒吊起胃口的崇禎皇帝,看到自己的心腹之臣居然在自己之前站了出來,頓時眉頭微微皺起,但卻並沒有直接發作,而是在等著楊嗣昌的解釋...
“啟稟陛下,啟稟太子殿下,山東此地不比山西,不比陝西,更不比河南;”
“雖然國朝在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也都有數位就藩的藩王,但是山東除了就藩在兗州的魯王府,就藩在濟南的德王府,以及就藩在青州的衡王府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曲阜的衍聖公府!”
“陛下,衍聖公可是代表著天下所有讀書人,一旦朝廷要在山東全麵實行攤丁入畝的國策,一旦衍聖公府那邊出了什麼問題,導致天下所有的讀書人為之動蕩,可就不好收場了...”
“況且,到時候,一旦就藩在山東的三位王爺也跟著衍聖公府鬨起來,到時候朝廷可就不好收場了!”
不得不說,楊嗣昌的說辭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從某種方麵來說,衍聖公府的確可以代表天下所有的學子;
因此,如果要不提前和衍聖公府打過招呼,貿然在山東全境實情攤丁入畝的確不是明智的選擇...
“哼!”
然而,對於楊嗣昌的說辭,朱慈烺卻先冷哼一聲,然後滿臉揶揄的說道:
“國未降,孔先降;”
“鐵骨錚錚衍聖公,世修降表勸人忠!”
隨著咱們太子爺這句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的話語落地,現場頓時陷入一陣死寂的安靜之中!
包括崇禎皇帝楊嗣昌駱養性李若璉就連王承恩,都一副不可置信表情的看著咱們得太子爺!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句話居然是從當朝太子的嘴裡說出來的!
要知道,曲阜孔家,可是天下所有士子的代表,更是大明文官之首;如果剛剛太子殿下的這番話傳了出去,那麼恐怕太子殿下這太子之位明天就應該易主了也有可能!
而且,還沒有人能夠阻擋這件事兒,就連崇禎皇帝也不行;畢竟,崇禎皇帝也不能同時和天下所有的士子文官為敵...
“小爺,慎言啊!”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王承恩這位太監總管,一邊低聲的勸阻著,一邊悄悄的給朱慈烺使眼色!
其次反應過來的,就是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在王承恩反應了過來之後,並低聲提醒之後,駱養性卻先是哈哈大笑一聲,然後說道:
“殿下您和盧都師還真是惺惺相惜,居然出口成章!”
喜歡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請大家收藏:()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