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大雪,將古老的北京城裝扮成了銀裝素裹的樣子;
雖然天氣寒冷,但臨近年關的京城百姓們,依然冒著寒風和大雪,張貼好了充滿希望寓意的春聯;大街小巷也都掛上了象征著喜慶的紅燈籠;
在寒冬西北風的吹拂下,大明帝國來到了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
在崇禎十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旦日,崇禎皇帝在奉天殿大宴群臣;
在過去的崇禎十年,朝廷的精銳大軍在中原一戰,幾乎全殲了二十萬各路流賊大軍的主力;
為禍大明北方將近十年,在流賊大軍之中地位和威望僅次於闖賊高迎祥的獻賊張獻忠,也在去歲的中原大戰之中隕落;其麾下獻營流賊,更是要麼被全殲,要麼投降了朝廷...
一向以狡詐著稱的羅汝才,同樣在中原大戰之中,被朝廷打的抱頭鼠竄,最後逃出中原的時候,身邊僅存不足千人...
高迎祥死後,自號闖王,接過高迎祥造反大旗的新闖賊李自成,更是在洛水河邊被朝廷精銳大軍打的駕著驢車一路狂奔,並獲得稱號‘驢車戰神’...
曾經風頭無兩,轉戰大明河南湖廣南直隸陝西各省的革左四營,如今也或是投降,或是被徹底的剿滅...
就連遼東關外建奴的十萬大軍,入寇京畿之後,也被大明精銳打的哭爹喊娘,多爾袞多鐸豪格等三位建奴親王,更是夾著尾巴逃回了遼東...
一向自大,一直瞧不起明軍的滿清鄭親王濟爾哈朗,更是直接成了石景山戰俘營的編號...
除了在軍事上連續取得中原大戰和京畿保衛戰的勝利之外,在過去的崇禎十年,雖然大明北方各省依然被旱災和蝗災所困擾;
但是,陝西和山西兩省,在攤丁入畝的國策下,即便是災難之年,依然給朝廷繳納了三百五十萬兩白銀的賦稅,讓原本捉襟見肘的國庫,再次充盈起來...
綜合以上種種,今天晚上奉天殿內,崇禎皇帝的郎笑聲就從來沒斷過...
因為今年崇禎皇帝宴請群臣們,使用的酒水乃是出自京城酒廠的二鍋頭,因此,開宴僅僅不到半個時辰,無論崇禎皇帝還是群臣們都有了七分醉意...
當崇禎皇帝和群臣們飲宴正酣的時候,一聲沉悶的爆炸之聲,在皇城承天門外的廣場上炸響!
正當崇禎皇帝臉上的笑容,因為這聲爆炸的聲音就要消退的時候,伺候在崇禎皇帝身邊的王承恩來到了崇禎皇帝的身邊耳語了幾句!
“哈哈哈~~”
崇禎皇帝聽完了王承恩的耳語之後,哈哈大笑幾聲,然後對著奉天殿內的群臣們說道:
“諸位愛卿,且跟隨朕,賞煙花,迎新年!”
說罷之後,崇禎皇帝便率先走出奉天殿,朝著正南方向承天門的方向看去!
此時,在承天門外的廣場上,五百東宮衛已經將承天門廣場給保護了起來;承天門外廣場已被燈火也被點亮!
皇太子朱慈烺手持花炮引線,玄色龍紋在燭火下流轉,身旁皇三子朱慈炯攥著兄長衣袖,鼻涕再次過河的皇四子朱慈炤舉著糖人;坤興公主朱媺娖則是捂著自己的耳朵,三個小的三雙眼睛都亮著期盼;
引線燃儘的刹那,第一簇煙花直衝夜空,炸開金紅交織的“捷”字紋樣,那是崇禎十年河南破二十萬流賊、京師退十萬建奴的象征。
奉天殿外,崇禎帝撫著漢白玉欄杆,黃色龍袍上的十二章紋隨笑意舒展,往日眉間的蹙痕此時也徹底消失不見。
“哈哈哈~”
“好,好啊!”
隨著那個大大的‘捷’字騰空,崇禎皇帝再次哈哈大笑;
“兩次大捷,實乃國之幸事!臣恭賀陛下,恭賀大明!”
兵部尚書李邦華上前躬身,聲音裡滿是振奮!
“恭賀陛下,恭賀大明!”
李邦華之後,參加飲宴的群臣紛紛附和,躬身朝著崇禎皇帝行禮;
承天門廣場外的街巷裡,百姓們擠在酒肆簷下,指著夜空裡次第綻放的牡丹、麒麟煙花歡呼。
“嗬嗬,幸虧咱們大明的軍隊英勇無畏,今年總算能安心過年嘍~~”一個身在酒樓之中,酒意正酣的漢子,抬頭看著天空綻放的煙花,舉起了手中的酒杯,遙遙的朝著皇城的方向示意一下...
孩童的歡叫與煙花的脆響纏在一起,連寒冷的西北風裡都飄著喜慶的暖意。這夜的星火,映著君臣百姓的笑臉,也暫時慰藉了多經風雨的大明河山...
關外,遼東,盛京城!
和北京城一樣,作為大清帝國的開國皇帝,皇太極也在大政殿宴請滿清朝堂的文武大臣;
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以及寧完我,孔有德,尚可喜,組澤潤等一眾曾經的漢臣們,分坐在皇太極兩邊;眾人隨著聲聲絲竹音樂,以及大殿正中央緩緩起舞的舞女們觥籌交錯!
龍椅上的皇太極,俯視著下麵的一眾王公大臣文臣武將;即便在崇禎九年和崇禎十年連續兩年吃了敗仗,依然不能磨滅此時皇太極心中的豪情萬丈!
“哈哈哈哈~~~”
想到這兒,皇太極起身哈哈大笑,然後揮手打斷了音樂絲竹之聲以後,慷慨激昂的對著一眾王公大臣文臣武將們朗聲說道:
“天下英雄,儘入我彀中矣!”皇太極學著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非常裝逼的來了這麼一句!
伴隨著皇太極一語落下,剛剛還觥籌交錯的大政殿之中,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的王公貴族,文臣武將都將目光看向了皇太極!
皇太極看到自己非常裝逼的一句話已經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諸位愛卿,今日正旦;
我大政殿內齊聚的多爾袞、豪格、嶽拖、孔有德等將帥之才,皆是我大清的擎天之柱,朕心甚慰。
前歲崇禎九年)、去歲崇禎十年),我軍雖在明國偶有折損,然不過是征途中小挫,然十幾萬滿洲八旗鐵騎尚在,無損我大清國本。
喜歡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請大家收藏:()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