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四十來歲,手持兵書的中年漢子不是彆人,正是去年朱慈烺推薦給他便宜老爹的將領人選,現任登萊鎮總兵,黃斌卿!
而咱們的太子殿下,之所以把這個黃斌卿,推薦給崇禎皇帝,讓其擔任登萊鎮總兵,原因無他,乃是因為這黃斌卿,乃是明朝末年大明少有的海上驍將!
可以說,在此時的大明,除了福建總兵鄭芝龍,以及鄭芝龍麾下的那些善於海戰的將領之外,沒有人比此時的登萊鎮總兵黃斌卿更善於海戰了!
“是的,軍門!”看到自己的情報,已經引起了軍門的注意之後,那斥候再次肯定的回答道!
“什麼樣的小股軍隊?人數有多少人?對方打的什麼旗幟?能否判斷出對方的目的地?”
這一次,黃斌卿一連問出四個問題!
“回軍門,這支小股軍隊人數在五百左右,沒打任何旗幟;雖然這支軍隊沒穿甲胄,但卻裝備精良!看其行軍方向,應該是朝著蓬萊縣而來!”
斥候兵的話,頓時讓黃斌卿陷入了沉思;按照斥候所描述的,裝備精良卻沒有披戴鎧甲,這樣的軍隊極有可能是某大人物親衛;
而在此時的山東,什麼人會有這麼大的排場,有五百人的親衛隊呢?
藩王嗎?
這個答案剛剛浮上心頭,就被黃斌卿自己給否決了!
在大明,皇明祖訓對藩王的管理,還是非常嚴苛的,沒有合適的理由和陛下的許可,藩王們不可離開封地!
可是,如果不是就藩在青州的衡王殿下的話,那麼這一行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來人,為本將軍披甲!”
猜到來人,很有可能就是皇太子殿下親臨之後,黃斌卿當即吩咐衛兵為自己披甲,隨後便領著一隊親兵,朝著斥候提供的方向而去...
黃縣城外官道的一處林子旁,此時的朱慈烺一行人路邊的樹蔭下,躲避天上炙熱的太陽!
孫和京抬頭看了看天上毒辣的太陽,然後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太子殿下,然後出言提議道:
“殿下,咱們今天要不就在這黃縣歇了吧,避避暑氣,明天清晨再走,如何?”
聽完了孫和京的提議,朱慈烺再次從小侍女江樂璿的手中接過水囊,灌了一口之後回答道:
“不了,就在今日黃昏之前到蓬萊吧!”
先給了孫和京一個否定的回答之後,朱慈烺繼續說道:“況且,估計很快就會有登萊鎮的將領,前來此地迎接咱們了!”
聽到朱慈烺的說辭,孫和京明顯一愣,然後反問道:“殿下,這不會吧,咱們此行前來蓬萊縣,並沒有通知登州當地的官員啊?”
“嗬嗬,你就看著吧!”對於孫和京的疑問,朱慈烺僅僅是自信的一笑,然後便不再言語,繼續在樹蔭下乘涼!
果然,正如朱慈烺所預料的那樣,僅僅一刻鐘之後,從官道東北方目光儘頭的地方,便掀起了漫天的煙塵!
“戒備!”
在第一時間發現了東北方向的官道上的塵煙之後,孫和京立刻就猜到應該是有騎兵在快速靠近!
於是立刻下令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