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僅僅時間今天一天,咱們麾下就有兩千精騎沒回來?”此時的多爾袞,多麼希望他的好弟弟,多鐸能給他一個否定的答案,可惜...
“沒錯!”多鐸先是肯定的回答,然後立刻又補充道:
“十四哥,明天咱們用不用合兵一處?進攻平穀,並搬空平穀城?”
按照多鐸的想法,反正此次南下就是為了劫掠糧食和金銀的;直接把平穀搬空了,怎麼著也比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去搶快多了吧?
多爾袞這邊,沉思了好一會之後,終於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道:“多鐸,回來的人,有沒有說,和他們打遭遇戰的明軍,打的是什麼旗號?”
“沒有,我都問過了,那些明軍統一打著明軍的旗幟,並沒有其他的旗幟番號!”
“那會不會是那些沒有回來的牛祿,是因為跑的太遠了,才沒能準時回來?”多爾袞再問!
“十四哥,這就更不可能了!大軍各自出發之前,我曾下過嚴令,不管軍隊跑出去多遠,必須在天黑之前將消息送回;即便他們殺到了北京城下,攻克了北京城,也得按時給我將消息送回...”
說到這兒,多鐸再次給多爾袞建議到:“十四哥,要不明天咱們合兵一處,進攻平穀吧,隻要將平穀搬空,咱們也算和皇太極有了交代!實在不行,搶完平穀之後,咱們在摟草打兔子,把薊州城也洗劫一空!”
“不行,按照事先得到的消息,駐守潮河所和渤海所的明軍,已經分兵一部分駐守在平穀城,咱們的麾下都是騎兵,一旦攻城,傷亡太大!”
多爾袞並沒有像多鐸那樣頭腦上頭!
“那就下令讓耿繼茂的漢軍包衣入關,有了漢軍包衣的火炮,一定可以輕易的攻克平穀城!”多鐸再次建議!
“胡鬨!讓耿繼茂麾下的漢軍駐紮在將軍石關隘,是保證咱們退路的,絕對不能輕動;多鐸,難道你忘記了濟爾哈朗,是怎麼被明軍俘虜的了嗎?”
多爾袞的一聲嗬斥,立刻讓多鐸清醒了幾分!回想起在明國細作傳回來的消息,濟爾哈朗、阿巴泰等人都被關押在明國的,那個什麼濟南水泥廠做苦力,每天要勞作夠足足七個時辰...
想到這兒,多鐸打了個冷顫,不敢再想下去了!他還真的害怕步入濟爾哈朗和阿巴泰等人的後塵...
“況且,將軍石關到平穀城的這一路,要翻越三座大山,走山路,並不利於火炮運輸!”多爾袞繼續分析著!
“那咱們下一步應該如何,既然攻城不行,那就集合全部騎兵主力,將明軍主力正麵擊潰之後,在劫掠?”多鐸再次建議道!
這次,聽完了多鐸的提議,多爾袞並沒有著急否決,開始琢磨當下的局勢,並根據局勢做出最正確的布置!
“也不行!既然明軍能悄無聲息的,將我們兩個牛錄的馬甲吃掉,說明明軍的斥候兵一定非常厲害!”
“這樣,多鐸,首先,立刻派出咱們鑲白旗之中最精銳的‘前鋒’滿洲斥候兵的稱呼);獵殺明國的斥候;”
“其次,從明天開始,所有出關南下去劫掠村鎮的騎兵,全部以三個牛錄上千人的規模一起行動;蒙古騎兵那邊也一樣;”
“如此一來,有了人數的優勢,即便在和明軍的小股軍隊打上一場遭遇戰,我們的騎兵也可以憑借著機動性,立於不敗之地!”
隨著多爾袞的一聲令下,接下來的兩天,在平穀附近的騰鑲左衛和滿蒙騎兵之間的小股遭遇戰更加激烈起來,雙方的傷亡也在不斷的增大!
滿蒙騎兵自從有了防備之後,周遇吉、李定國、等人再想率領將士們全殲滿蒙騎兵的確不容易了!
兩天後,薊州鎮,三屯營!
薊州城和明軍薊州鎮駐地不是一個地方;薊州鎮的兵馬駐紮在距離長城關隘喜峰口比較近的三屯營!)
此時咱們的太子殿下朱慈烺,已經率領騰鑲右衛的暴熊營,虎賁營,龍騰營三營兵馬趕到了三屯營,和盧象升麾下的薊州鎮主力合兵一處!
朱慈烺將這幾天和建奴大軍交戰的情況,特彆是騰鑲左衛、三千營、天狼營等各部取得的戰果彙集到一起之後,天雄軍的帥帳之中,看完了戰報的盧象升,朱慈烺,李岩三人都沉默了!
“盧卿,從目前斥候們傳回來的情報來看,建奴破關的三路大軍,並沒有集結重兵,進攻我大明一些重點城池的意圖;
難道,此次皇太極所派出來的十來萬大軍,僅僅是為了從我大明的北直隸劫掠一些糧食和金銀?”
皺著眉頭在沙盤跟前,仔細看了半天敵我雙方的軍事布置之後,朱慈烺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因為咱們的太子爺,自從崇禎八年強勢崛起,並連戰連捷的改變了一些曆史走向之後,朱慈烺已經失去了一些對曆史的先瞻性;
換句話說,明天的大明帝國,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朱慈烺也不知道;所以,他並不知道此次建奴大軍入關的目的,以及他們的主要戰略目標!
“唉...”
“如果各路斥候們傳送回來的情報沒錯的話,那麼事實應該就是如此!”盧象升同樣皺著眉頭的思索道!
“殿下,盧督師,滿蒙騎兵這次的主要攻擊目標,會不會是大同那邊?畢竟在大同,滿蒙騎兵也不也集中了至少五萬蒙古騎兵嗎?”同樣一臉不解之色的李岩,看著大同的地圖,問出了心中的想法!
隨著李岩的發問,朱慈烺和盧象升也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大同地區的沙盤之上!
足足過了一刻鐘之後,朱慈烺等三人幾乎同時搖頭否認了剛剛李岩的疑惑!
在此時的大同方向,已經集結了山西鎮和大同鎮的四萬精銳大軍,就連榆林鎮的兩萬精銳也在趕往大同的路上;
孫傳庭隻要不是軍事領域的門外漢,憑借著手中的四萬大軍和大同一帶明軍牢固的防禦工事,擋住大同城外的五萬騎兵完全沒問題!
喜歡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請大家收藏:()明末:兵王太子的鐵血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