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遠航第二次出現在孔子麵前時,就已經下定決心,要改掉自己之前的劣性。
隻見他放下了那頂雄雞形狀的帽子,丟失了那把用公豬皮裝飾的寶劍,誠心誠意來到孔子的麵前,告訴他說,自己決心跟著孔子好好學習。
麵對勇猛無比、卻又一根腸子到底的子路,孔子隻是微微一笑,隨之就答應了王遠航的請求。
其實,王遠航的心裡很清楚,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時期,普通人想要學習的機會很少。
真正掌握學問的,都是那些有權有勢的公卿權貴之後。
也就是說孔子是全天下第一個,讓身份普通的一般人,也有機會享受到被教育的權力。
在接下去的日子裡,王遠航就開始跟著孔子學習起儒家的經典知識來。
直到這一刻,王遠航才真正感受到孔子教育人時候的因人而異。
他會根據自己學生不同的性格,采取完全不一樣的教育方法。
“哎……光是這一點,孔子就已經超過了2025時期,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師了……”
在心裡,王遠航不由自主的對孔子的教育方式,佩服的五體投地。
因為,他很清楚在2025年的學校裡,一個老師需要教育一個班級,至少三四十個孩子。
平時,繁重的教學任務就已經磨平了老師的耐心,更彆提讓老師還耐著性子,對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了。
隨著進一步的接觸,王遠航才感受到孔子教育人的方式,就算是放在幾千年後的,也是極其先進的。
在麵對自己學生的提問時,孔子總是在第一時間先認可學生們的行為。
然後再循循善誘的告訴大家,該怎麼做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於王遠航,當他提出“作為一個君子,勇敢重要嗎?”這個問題的時候。
孔子的第一反應,就是先肯定王遠航的觀點。
告訴他說,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勇敢都是一個人身上很重要的特性。
然後,孔子才提出“勇而無禮則亂”,這一句《論語》中的經典語錄。
“仲由!”
麵對子路時,孔子總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他最簡單的道理。
“你要清楚一件事!”
孔子認真地說道,“如果一個人,隻知道勇敢,卻又不懂得用禮儀來約束自己的話,就容易變成衝動蠻乾。如果一個人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甚至都違反整個社會的規則和秩序,他的行為就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看著王遠航還是一副不明就裡的表情,孔子繼續耐心的解釋道,“你看啊!在麵對衝突的時候,如果你隻是憑借一時的勇氣去強行乾預,卻從來都不靠譜對方的情緒和社會背景,而采取合理的應對方式的話,是不是就會引起更大的衝突,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矛盾?”
在孔子的耐心教育下,王遠航這才明白“勇而無禮則亂”這句話的具體含義。
“哎……要是在2025年的老師,能有孔子一半的耐心就好了……”
在心裡,王遠航忍不住的吐槽道。
其實他心裡很清楚,現在的老師們被教育中的條條框框所束縛。
真正想要做到像孔子那樣因人而異的教育方法,確實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