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讓我們將曆史的聚光燈,投向西漢星空下最耀眼、最迅疾的一顆流星——
驃封騎將軍霍去病。
他的一生短暫如夏花,卻絢爛如極光,用最狂放的姿態,在華夏軍事史上書寫了“封狼居胥”的不朽傳奇。
霍去病的出場,本身就是一場傳奇。
他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其母衛少兒是皇後衛子夫的姐姐。
但這個孩子,卻是一個私生子。
然而,這個看似不“合規”的出身,卻讓他自幼生長在宮廷,浸泡在漢武帝銳意進取的氛圍中,並得到了皇帝的親自喜愛。
他就像一家正處於高速擴張期的巨頭公司裡,被董事長漢武帝)親眼看著長大的“太子黨”。
但他絕非紈絝子弟,而是天賦異稟的“天才管培生”。
史載他“少言不泄,有氣敢任”,年紀輕輕就精於騎射。
漢武帝想親自教他孫吳兵法,這位少年卻口出驚人之語:“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打仗關鍵在於臨場謀略,何必非要學習古代的兵法呢?)
這種不拘一格、自信爆棚的氣質,注定了他將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去解決帝國最頭疼的“競爭對手”——
匈奴。
公元前123年,年僅十八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跟隨大將軍衛青參加漠南之戰。
這是他的首次實戰,漢武帝特意撥給他八百最精銳的騎兵,意在讓他曆練。
然而,霍去病交出的答卷,震驚了所有人。
他完全沒有遵循常規行軍路線,而是憑借一種天生的直覺和超凡的膽魄,率領八百輕騎,脫離大軍主力,孤軍深入匈奴腹地數百裡。
他像一柄精準的手術刀,對匈奴的軟肋發動了“閃電式”打擊!
斬首虜二千二十八級,生擒匈奴的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員,並斬殺了單於的叔父籍若侯產。
此戰,他功冠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這一戰,霍去病的戰術風格已然成型:
?極度機動:完全放棄步兵和輜重,純以騎兵進行大縱深穿插。
?目標精準:不以占領地盤為目的,而以殲滅敵方有生力量和指揮係統為核心。
?就地補給:“取食於敵”,以戰養戰,極大減輕了後勤壓力。
這種戰法,在當時是革命性的,它徹底顛覆了傳統戰爭的節奏,讓習慣了陣地戰的匈奴人無所適從。
漢武帝欣喜地發現,他培養的這把“尖刀”,比想象的還要鋒利。
河西走廊,是匈奴連接西域、獲取補給的“生命線”,也是漢朝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將這個戰略重任,交給了年僅二十歲的霍去病,任命他為驃騎將軍,獨立領軍。
春季攻勢第一次河西之戰)
霍去病率一萬精銳騎兵從隴西出塞,猶如天降神兵,六日之內轉戰千餘裡,跨越烏盭山,渡孤奴河,掃蕩了匈奴五個部落。
接著,他翻越焉支山,深入匈奴腹地千餘裡,與匈奴渾邪王、休屠王部展開激戰。
此役,斬首八千九百餘級,並繳獲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凱旋而歸。
夏季攻勢第二次河西之戰)
為確保戰果,霍去病再次率軍出北地,進行更大規模的縱深迂回。
他先向西北深入,渡過居延澤,然後轉而由北向南,沿弱水直插祁連山,從側後方向匈奴發起致命一擊。
此役,俘獲匈奴王族、官員上百人,斬首三萬二百級,接受降卒二千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