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請往鎬京王宮瞧——西周三巨頭姬發、姬誦、姬釗已在九泉下湊齊鬥地主局,接力棒咣當一聲砸到了曾孫姬瑕手裡。這位昭王陛下堪稱周朝版的“氪金玩家”,登基那會兒國庫存糧多得能填滿貝加爾湖,青銅兵器堆起來能壓垮秦嶺。但這位爺摸著下巴環顧四海:“就這?我大周的地圖板塊怎麼能跟頁遊新手村似的?”他犀利目光直指南疆——那片被稱作“荊楚”的蠻荒副本。
楚國上下聽聞風聲,頓時雞飛狗跳。楚子府中,新任當家人攥著周天子送來的《宗藩關係確認函》,愁得撓禿了半邊鬢角:“俺們熊家在這南邊當草頭王快三代了,每年就意思意思貢幾筐野橘子,上頭也從沒吱聲啊!”管家擦著汗提醒:“主上,前年貢品……咱拿染色的土坷垃冒充了孔雀石。”楚子眼睛瞪圓如青銅鉦:“那還不快去周原請罪!加……加供三百斤茅草!”
鎬京朝堂,少年昭王姬瑕身著玄端禮服,高居王座看著台階下蜷縮如鵪鶉的楚國使臣,鼻孔哼出兩道王者氣息。他剛讀完《周成王自駕遊楚國心得體會》注:半虛構),裡麵描述爺爺姬誦當年巡遊南方如同行走在自家禦花園。使臣顫抖著呈上禮單,姬瑕隻是用指甲挑起壓在最底下的“茅草三百斤”,輕飄飄說:“楚子有心了。不過……”他目光驟冷如冰,“孤新得了一批鄂地產的青銅水壺,底部竟鑄著你們楚地的圖騰?”
楚國使臣瞬間癱軟如泥。鎬京大佬們互相使眼色——姬瑕陛下可不像他爹康王那般溫軟,這小子天生自帶金屬探測器屬性。此刻年輕天子的內心彈幕瘋狂滾動:“楚地這幫碼農!代碼寫不齊還天天想刪庫跑路!孤親自帶隊去給他們搞一次史詩級閉門培訓!”
於是公元前977年,一場名為“南方不插電巡查特彆行動”的浩蕩工程啟動。宮廷工程部長望著施工圖都快哭了:“陛下您看,從鎬京到雲夢澤,陸路得穿八百條峽穀!水路得在漢江現造碼頭!”姬瑕隨手把玩青銅獸麵鎮紙:“修橋!鋪路!造船!錢糧不夠去問問齊國老薑家,說孤借他的魚鹽稅改日加倍還!”——空頭支票開得比楚人冒充茅草還利索。
楚人聞訊,緊急啟動極限生存模式。江漢平原各部落族長齊聚大澤邊,圍著巨大篝火商討機密對策。楚子聲音都在抖:“那位小祖宗可是剛把東夷收拾得哭爹喊娘!他們周人現在造攻城槌跟砍甘蔗似的!”一位渾身圖騰刺青的部落長老陰森笑道:“大王勿憂。漢水滔滔,豈是他銅皮鐵骨能飛渡?待老夫略施‘小’計……”
這位長老的錦囊妙計,堪稱古代軍事史上極具創意的“反坦克設施”:他要求全楚工匠日夜趕造一批“超級艦隊”。材料?上等金絲楠木?不!統統用粘性堪比初戀的山溝野膠糊木板!表麵精心塗抹青銅紋飾,遠看恍若周人正統戰船,近看……熊孩子用嘴都能吹散架。
昭王大軍踏入楚地堪稱降維打擊。北方精銳身著玄色重甲,軍陣行進間如移動的青銅壁壘;楚國遊擊隊躲在蘆葦蕩,手裡的青銅矛頭還是夏朝庫存老貨。楚子跪迎時,姬瑕騎著披銅甲的高頭大馬,馬蹄幾乎踩到他的束發布巾。這位南方梟雄抬眼偷瞄天子馬鞍鑲嵌的寶石,嫉妒得眼睛滴血——這匹馬的全套裝備夠他楚地三年gdp!
巡視行程表滿如996工作表:祭祀當地神隻得由天子親自主香,諸侯述職要全程直播,發現越界采玉者當場判罪。當姬瑕指著漢水對岸更廣袤的“灰色地帶”問楚子歸化進度時,楚子的汗水浸濕了六層絲衣——周王身邊記錄官刻刀的簌簌聲,像催命符般削著他的神經。
天子回程駕臨漢水,場麵瞬間變成大型翻車現場。楚人“精心”準備的膠水艦隊下水時,周朝工程兵率先察覺不對:“這船縫兒……咋往外滋水?木頭味兒大得像新劈的柴火?”楚國監工滿臉堆笑:“貴人不懂,此乃楚地黑科技!越泡水膠粘得越牢!”
楚子親自登上最華麗的“旗艦”——這船連紋飾都比彆家多刷三道漆,他親自扶著昭王登船。船頭劃開江水,行至中流時,甲板上侍衛忽然聽到“噗嗤”一聲異響——低頭發現船縫正在吐泡泡!還沒等驚呼,整條船如同被巨獸啃噬的餅乾般解體!
史官在岸上瞬間石化:“大……大事不好……”提筆在竹簡上疾書:“王及蔡公、辛伯…”,墨跡未乾突然想到什麼,猛摔筆杆扯嗓子尖叫:“王落水了!!!”岸上亂如螞蟻炸鍋。水兵紛紛跳江撈人,但重達三十斤的青銅鎧甲此刻完美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昭王撲騰得比墜機黑匣子還快。此時下遊傳來楚子撕心裂肺的乾嚎:“快!救駕!天子落水了!”表情管理特寫:悲痛欲裂,眼中卻掠過如釋重負的光)
當禦林軍把濕漉漉的昭王拖上岸時,陛下正忙著咳出半條漢江。楚子連滾爬撲上來哭天搶地,額頭撞在鵝卵石上腫起雞蛋包:“臣有罪!臣督造不嚴!請斬工匠以謝天下!”被水草纏住冠冕的昭王剛要發令,猛然發現岸邊矗立著楚國精心雕刻的青銅河伯像——河伯嘴角那抹微妙的弧度,此刻怎麼看怎麼像嘲諷。年輕天子把問責怒濤硬生生憋成內傷:“回……回鎬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昭王團隊的返程堪稱驚悚片。途中昭王持續低燒說胡話:“水裡……有銅車接孤……”太醫令被隨從瘋狂搖晃:“陛下開始說看到太爺爺來接他了!你到底行不行?!”路過諸侯國時,楚人造膠船的消息已隨候鳥擴散。魯國國君慰問車隊剛到驛站,就撞見周王朝首席太醫蹲在野地裡薅頭發:“黃連能退燒!水蛭吸血可去毒!實在不行給陛下灌童子尿!”魯侯手裡的慰問羔羊“啪嗒”掉進泥坑。
當鎬京城門終於出現地平線時,姬瑕已咳得握不住韁繩。王後率群臣迎駕,眼睜睜看著天子被抬下車架——麵色發青如同青銅器皿上的饕餮鏽色。宗廟徹夜燃起百盞長明燈,大巫狂舞一夜祈告先祖。晨光初現時,首席大巫踉蹌跪倒階前:“三聖顯靈……說此乃逆天擅改水脈之罰!需將祭品沉江……”
彌留之際的昭王突然睜眼:“給楚……”話未竟而氣絕。滿殿文武齊刷刷望向南方——誰不知道天子咽氣前想給楚國送點“祭品”?
繼位的穆王姬滿翻著事故調查報告,氣到徒手掰彎銅鎮圭:“豈有此理!”太史公急忙按住年輕天子發抖的手:“陛下三思!史筆如鉞啊!”最終官方記錄寫成《史記·周本紀》中的神秘段落:“昭王南巡不返,卒於江上。其不赴告諱之也。”這春秋筆法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咱家天子在漢水出了點小意外,詳情請撥打楚國河伯熱線查詢。”
漢水之畔,楚人連夜舉行河伯感恩慶典。楚子剛酹酒三杯,隨從慌張來報:“下遊漂來好多周製竹簡公文!”長老撿起一卷殘簡解讀:“茲命楚國加貢——犀角五百根!象齒三百對!”楚子剛啃的鹿腿卡在喉嚨:“五…五百?”報信人哭喪著臉:“這還不算!後麵還跟著七艘沒散架的膠船,甲板上堆滿青銅祭器!”
不久後,楚國水邊立起“青銅河伯紀念館”。展品c位是周昭王的鍍金馬鐙仿製品),配文“河神笑納周王獻寶於此”。參觀的野人小孩好奇指著河伯像問:“為什麼河神爺爺的帽子像煮破的陶鍋呀?”族長趕緊捂他嘴:“休要胡說!那是王氣化鼎,彰顯天威!”暗地裡卻吩咐:“明年給周王朝進貢……改送曬乾的魚蝦吧。”
三百年後,當楚莊王劍指周都問鼎輕重,鎬京太廟裡的周簡王對著宗譜目錄拍案頓悟:“當年昭王之鑒在此!楚人豈是靠茅草就能打發的?!”遂使王孫滿傳話楚使:“天命雖在周,但鼎的大小得看人鍋裡的飯量。”使者回味著那鍋的典故,終把問鼎青銅又默默放回展台。
洛陽城外的驛道上,周王朝的述職馬車依舊吱呀前行。偶然途經漢水,老臣總會指著江水喟歎:“此處沉過王的馬鐙……與社稷的體麵啊。”新入伍的小兵啃著黍餅迷糊眨眼——他分明看見水中有發光物翻湧,像極了禮器圖譜裡的周製銅盂。殘陽熔金鋪滿江麵時,粼粼波光間仿佛永續著那個未被說破的黑色幽默。
江風掠過新鑄的青銅鼎耳,把昭王最後那句“給楚…”的絕響,永遠封印在濤聲深處的暗碼裡。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