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又直又寬,能快速運兵運糧,是長城的生命線。
可以說,蒙恬一個人,承包了大秦帝國北方的國防、土建、交通三大板塊。
他是北方戰區總司令、長城建設集團董事長兼ceo、直道項目總指揮。
他把青春和熱血都灑在了北方的風沙裡,和他的三十萬兄弟一起,喝著西北風,乾著驚天動地的偉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時的蒙恬,功高蓋世,威望卓著,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職場危機:董事長猝死,公司內部“宮鬥”———
如果秦始皇能多活幾年,蒙恬大概率會善終,榮歸故裡,青史留名。
然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突然病逝。
公司的頂梁柱,倒了。
這就好比一個巨型項目正在進行最關鍵的時刻,最大的甲方爸爸兼支持你的老板,突然沒了!
一直在老板身邊當秘書的弟弟蒙毅,之前因為一次判案得罪了中車府令皇家車隊辦公室主任)趙高。
趙高這個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一直懷恨在心。
秦始皇一死,趙高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勾結丞相李斯,忽悠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發動了著名的“沙丘政變”。
他們篡改遺詔,逼死合法的繼承人——遠在北方給蒙恬當副手的公子扶蘇。
而逼死扶蘇的詔書,正是送到了蒙恬和扶蘇的手中。
扶蘇是個老實人,一看詔書,哭著就要自殺。
蒙恬卻保持了名將的冷靜,他攔住了扶蘇:“陛下巡遊在外,並未立太子。讓我率三十萬大軍守邊,讓您來監軍,這是天下的重任!現在就來一個使者,您就自殺,怎知其中沒有詐?不如請示一下再說?”
這思路清晰,邏輯正確,完全體現了一個成熟將領的素質。
但扶蘇沒聽,還是自殺了。
蒙恬不肯不明不白地死,使者就把他抓起來,關進了陽周的監獄。
悲情結局:金牌打工人的“畢業通知”——
蒙恬被關起來後,新老板胡亥曾經想放過他。
但趙高恨透了蒙家兄弟他弟弟蒙毅也被抓了),必欲除之而後快。
趙高天天在胡亥耳邊吹風:“先帝早就想立您當太子了,就是蒙毅一直攔著說不行!他現在被抓了,他哥哥蒙恬掌著兵權在外,可是個大威脅啊!”
胡亥這個鐵憨憨,就信了。
派使者去監獄賜死蒙恬。
使者到了監獄,宣讀了“裁員通知”——賜死詔書。
蒙恬悲憤莫名,發出了著名的靈魂三問:
1.“我們蒙家,為秦國出生入死三代人,功勞苦勞都有,憑什麼殺我?”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
2.“我現在雖然被關著,但隻要我振臂一呼,三十萬大軍照樣聽我的!我之所以不反抗,是因為我恪守忠義,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係,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3.“你們殺我,一定是奸臣亂政!你們這麼搞,會遭報應的!”臣故曰過可振而諫可覺也。察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則臣之說不謬,陛下之覽可察矣。)
但抗議無效。使者隻管執行命令:“我隻是奉命行事,不敢把將軍的話報給皇上。”
蒙恬萬念俱灰,長歎一聲:“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我到底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就這樣沒有過錯地被處死?)
沉思良久,最後說:“是啊,我是該死。我從臨洮修長城修到遼東,挖斷了多少地脈?這也許就是我的罪過吧。”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塹萬餘裡,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
這明顯是悲憤至極的反話和自嘲!
他一生為國,最後卻隻能用這種荒謬的理由來解釋自己的死亡。
最終,他吞藥自殺。
一位威震匈奴、築起萬裡長城的一代名將,沒有戰死沙場,沒有死於敵手,卻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公司的內部鬥爭裡,死在一個太監的讒言之下。
吃瓜總結——
蒙恬的一生,是頂級打工人的一生,也是悲情英雄的一生。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
1.能力再強,也怕辦公室政治:尤其是當你站錯了隊,或者得罪了小人。
2.跟對一個好老板有多重要:秦始皇在,蒙恬穩如泰山;秦始皇崩,蒙恬瞬間崩塌。
3.有時候,忠誠是一種“負擔”:他手握三十萬大軍,本可以反抗,卻為了“忠義”二字選擇赴死。
4.功勞越大,有時候風險越高:你知道的太多,功勞太大,新老板會睡不安穩。
蒙恬用他的生命,為“兔死狗烹,鳥儘弓藏”寫下了又一個注腳。
但他修築的長城,卻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屹立千年。
這或許是對他最大的告慰。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