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帝國的戰車和物流馬車就能在全國高速路上狂奔,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製。
可以說,我們現在熟悉的“統一的中國”的概念,其底層操作係統,很大一部分是李斯編寫的。
他是名副其實的“帝國架構師”。
此時的他,位極人臣,權傾天下,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他和秦始皇,堪稱史上最強的“老板+打工人”組合。
如果故事在這裡結束,他將完美謝幕,名垂青史。
然而,命運的轉折點,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
命運的拐點:與魔鬼做交易!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病逝。
帝國的頂梁柱,倒了。
當時知道真相的,隻有李斯、趙高、胡亥和幾個貼身宦官。
趙高,這個秦始皇身邊的辦公室主任中車府令),找到了李斯,開啟了一場改變曆史的密室陰謀。
趙高:“丞相,陛下遺詔是讓扶蘇回來即位。但如果扶蘇上台,必定重用蒙恬,您這丞相的位置還保得住嗎?”
趙高:“不如我們改立胡亥,他年輕好控製。事成之後,您還是您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此刻,李斯麵臨著終極抉擇:
a.忠於帝國,執行始皇遺命,迎立扶蘇。風險:可能被蒙恬取代,權力不保。
b.勾結趙高,篡改遺詔,立胡亥。風險:違背原則,但可保住權力。
那個曾經因“糧倉老鼠”理論而毅然出走、追求極致的“平台”與“權力”的李斯,最終敗給了自己對權位的貪戀。
他妥協了。
他安慰自己說:“這是為了國家的穩定。”自欺欺人)
他與趙高合謀,篡改詔書,逼死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將昏庸的胡亥扶上了帝位。
這是他一生中最致命、最愚蠢的一次投資。
他以為自己是下棋的人,卻不知自己隻是趙高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他引狼入室,親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被反噬的獵物:玩火者終自焚——
胡亥即位後,比秦始皇還要殘暴荒唐。
趙高則獨攬大權,不斷排除異己。
李斯很快發現,新老板根本不聽他的。
他試圖勸諫胡亥停建阿房宮、減輕徭役,反而引起了胡亥和趙高的極度厭惡。
趙高這個陰謀家,開始對曾經的盟友下手了。
他對胡亥說:“丞相李斯權力太大,而且對您不滿,想謀反!”
胡亥信了。
趙高輕而易舉地羅織罪名,將李斯投入大獄。
在獄中,李斯遭受嚴刑拷打。
他仍存幻想,上書自陳功勞,希望胡亥醒悟。
然而,他的奏書根本到不了胡亥手中,全被趙高扣下。
趙高還派心腹假扮禦史、謁者、侍中去審問他,隻要李斯一喊冤,就遭到更毒的拷打。
後來等到胡亥真派人來複審時,李斯以為又是騙子,不敢再喊冤,乖乖認罪。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判處極刑——具五刑,腰斬於鹹陽市。
具五刑是秦朝最殘忍的刑罰之一:先黥麵臉上刺字),劓割鼻子),斬左右趾砍掉腳),然後笞殺用鞭子或竹板活活打死),最後梟首砍頭),並將骨肉剁成肉醬。李斯是丞相,可能“享受”了腰斬的“優惠套餐”。
臨刑前,他走出監獄,看著一起被押赴刑場的二兒子,老淚縱橫地說:“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我現在還想和你一起,牽著黃狗,從上蔡東門出去追野兔,還能辦得到嗎?)
這一刻,什麼帝國藍圖,什麼權力巔峰,都成了泡影。
他最後懷念的,竟是故事最開始的地方,那個他曾經拚命想逃離的、平凡的故鄉。
最諷刺的是,處死他的,正是他一生信奉並極力推崇的——秦法。
吃瓜總結!
李斯的一生,是一場關於“欲望”與“智慧”的史詩級博弈。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
1.知識改變命運:那套“老鼠哲學”和法家學說,確實讓他實現了階層跨越。
2.選擇大於努力:他一生最成功的選擇是跟定嬴政,最失敗的選擇是勾結趙高。
3.權力是毒藥:對權力的過度貪婪,會讓人迷失原則,最終反噬自身。
4.與魔鬼做交易,終會付出代價:他以為能控製趙高,結果被趙高吃得骨頭都不剩。
5.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他最終想起了上蔡的獵犬和野兔,但為時已晚。
李斯,一個極致聰明又極致悲劇的人物。他親手參與建造了帝國這座最宏偉的糧倉,最後卻在這座糧倉裡,被他自己設定的規則碾得粉碎。
他證明了:再頂尖的打工人,一旦失去了原則和底線,也終究隻是權力遊戲中的一顆棋子,隨時可能被拋棄。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