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漢成帝劉驁_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2章 漢成帝劉驁(2 / 2)

王鳳為人專橫,成帝形同傀儡。

有一次,成帝想任命才子劉歆為中常侍,左右提醒:“此事需告知大將軍。”

成帝說:“此小事,何須關白?”

左右叩頭力爭,成帝隻得告知王鳳,結果王鳳不同意,此事便作罷。

皇帝任命一個近臣,竟需看權臣臉色,皇權之旁落,可見一斑。

王鳳死後,其弟王音、王商、王根等相繼接任大司馬。

成帝同日封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五位舅舅為侯,世稱“五侯”。

王氏子弟被大量安插在朝廷要害部門,“郡國守相刺史皆出其門”。

他們競相攀比,修建奢華府第,蓄養歌姬,權勢熏天。

當時有民謠諷刺:“五侯初起,曲陽最怒。壞決高都,連竟外杜。土山漸台,像西白虎。”

描述了其府邸的宏偉,甚至堪比皇宮。

在這場權力的狂歡中,有一位王氏子弟顯得格格不入,他就是王曼的早逝兒子王莽。

因父親早死,王莽在家族中地位不高,生活儉樸,恭敬事母,結交名士,勤奮讀書,儼然一位道德君子。

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為他日後博取名聲、最終篡漢,埋下了最早的伏筆。

漢成帝在位期間,王氏家族“群弟世權,更持國柄”,最後至“十侯五大司馬”,姻親爪牙遍布朝野,形成了盤根錯節、牢不可破的政治網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氏皇權被徹底架空,漢朝實際上進入了“王姓”時代。

在皇帝縱情聲色、外戚攬權腐化的同時,西漢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徹底爆發。

1.政治腐敗達到極致:朝中正直之士如宰相王商非外戚王商)、名臣王章等,皆因彈劾王氏專權而被陷害致死。

朝綱混亂,吏治敗壞到了極點。

2.經濟危機與民生凋敝:成帝時期,水災、旱災、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

而皇室外戚的奢侈無度,加上為應對災害的龐大開支,導致國庫空虛。

政府不得不加重賦稅,底層百姓生活困苦,流民遍地,社會動蕩不安。

3.輿論的預警與絕望:當時著名的學者梅福上書,痛陳王氏專權之禍,建議削奪其權,但泥牛入海。

另一位耿直之臣穀永,更是直言不諱地警告成帝:“陛下棄萬乘之貴,樂家人之賤事,厭高美之尊號,好匹夫之卑字……黎民離心,怨懟並興。”

這些泣血的進諫,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未能激起任何波瀾。

整個帝國,從上到下,彌漫著一種末日將至的絕望氣息。

公元前7年春天,漢成帝夜宿未央宮,次日清晨突然去世,年僅四十四歲。

官方說法是中風,但野史多傳聞與趙合德有關,成為一樁曆史疑案。

他的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徹底結束。

他無子,繼任的漢哀帝、漢平帝,皆是孩童或弱主,根本無法扭轉乾坤。

王氏家族的權力在成帝朝已被夯實到無可動搖的地步,最終由那位“道德楷模”王莽,輕鬆地完成了一場“和平演變”,代漢自立。

總結漢成帝的一生,他是一位極致的“缺席統治者”。

?他不是一個暴君,沒有濫殺無辜,但他的極致的怠惰,比暴政更具破壞力。

他主動放棄了皇帝的責任,任由權力腐爛。

?他親手將外戚政治推向了巔峰,為王莽篡漢鋪平了所有道路。

?他統治的二十六年,是西漢王朝係統性崩潰的二十六年。

帝國的治理能力、經濟基礎、社會凝聚力,在他任內被消耗殆儘。

漢成帝劉驁,用他縱情聲色的一生,為西漢王朝奏響了最頹廢的挽歌。

他不僅是西漢的掘墓人,更以其為鑒,向後世所有統治者昭示了一個真理:最高權力的擁有者,其最大的罪惡,並非作惡,而是不作為。

他的統治,是一場緩慢而華麗的死亡,是整個帝國悲劇的高潮章節。

喜歡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請大家收藏:()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