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思考”,戰爭與和平_異界打仗太菜我教他們玩孫子兵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3章 “思考”,戰爭與和平(1 / 1)

彆院的梅花開了,淡紅色的花苞頂著雪,在灰牆的映襯下像點亮的小燈籠。李硯踩著薄雪在庭院裡踱步,棉靴底碾過凍硬的泥土,發出細碎的聲響。從被軟禁到現在,已經過去十五天,他的《非戰策》草稿寫滿了三卷廢紙,而腦子裡的念頭,比紙上的字更紛亂。

他想起第一次在青川關見到的流民,那個抱著死去孩子哭嚎的婦人,孩子手裡還攥著他給的木劍玩具;想起守山老人描述的“息壤無界”的上古,各族圍著篝火交換物產,沒有界壁,沒有仇恨;想起靖安王拍案下令焚燒農田時的怒容,也想起那個偷偷給趙瑾遞棉衣的士兵王大哥……這些碎片像散落在雪地裡的珠子,他正試著用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

“戰爭到底是什麼?”李硯對著梅花喃喃自語,嗬出的白氣很快消散在冷空氣中。在地球時,他從曆史書裡看到的戰爭是“成王敗寇”的故事,是地圖上疆域的變遷;可到了息壤,戰爭是能讓土地三年不生莊稼的毒火,是百姓嘴角的黑血,是母親懷裡漸漸變冷的孩子。

他撿起塊凍裂的瓦片,在雪地上畫了個圈,圈裡寫著“人”,圈外寫著“資源”。靖安王和張誠們覺得,戰爭是搶圈外資源的工具,搶到了就能讓圈內人過得更好;可他看到的是,搶資源的過程中,圈內的人先死了大半,圈外的土地也被燒得沒法長東西了。

“這不是生存,是自殺。”李硯用瓦片把“資源”兩個字劃掉,改寫成“共生”。他想起界壁四脈的光,木脈靠水脈滋養,土脈靠石脈穩固,誰也離不了誰。人族和異族是這樣,人族內部的各國又何嘗不是?

趙瑾送飯來時,看到雪地上的字,蹲下來指著“共生”問:“先生,這是什麼意思?就像咱們和青川關的流民,互相幫襯著活下去嗎?”

“對,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李硯笑了,少年的理解比他的文縐縐的解釋更透徹,“你看啊,咱們給流民治病,他們就會幫咱們傳遞消息;咱們不燒炎國的農田,將來收複失地,那裡還能長出糧食,養活著咱們的士兵和他們的百姓。”

他突然想起地球的“生態鏈”理論,在息壤,這理論變成了更直白的現實:破壞一環,整個鏈條都會崩斷。炎國投毒汙染了青川河,不僅害了靖安王的百姓,也讓下遊的炎國村莊遭了災;靖安王想燒炎國的農田,最終隻會讓兩岸的土地一起荒蕪。

“可他們為什麼不明白呢?”趙瑾的眉頭皺成個小疙瘩,“張誠總說‘把炎國滅了就好了’,可滅了炎國,還有涼國,還有彆的國家,難道要一直打下去嗎?”

李硯沒回答,隻是把瓦片遞給趙瑾:“你畫個圖,看看把所有國家都打一遍,最後剩下什麼。”

趙瑾接過瓦片,在雪地上畫了個又一個叉,代表被滅掉的國家。最後雪地上隻剩下一片狼藉的叉,連最初的“人”字都被塗掉了。少年看著自己的“作品”,突然明白了什麼,眼圈紅了:“最後……就沒人了?”

“對,沒人了。”李硯摸了摸他的頭,心裡像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他一直想在《非戰策》裡寫些高深的道理,卻忘了最樸素的事實——所有戰爭的終點,都是沒人能贏。

那天下午,李硯把《非戰策》的第一章重寫了。他沒再引用地球的理論,隻是寫下青川關流民的遭遇,寫下被毒河水害死的孩子,寫下那些因糧草短缺而嘩變的士兵。結尾處,他寫道:“戰爭是條死路,走得越遠,回頭的路越窄。唯有和平,能讓息壤的根重新紮進土裡,讓所有人都能看見明年的春天。”

寫完時,暮色已經漫進庭院,梅花的影子被拉得很長。李硯望著緊閉的院門,突然不覺得那麼壓抑了。靖安王軟禁了他的身體,卻困不住這些想法。就像雪地裡的字會被新雪覆蓋,但種子落在土裡,春天總會發芽。

接下來的日子,他不再每天計算被軟禁的天數,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梳理思路上。他想通了“人族內鬥”和“界壁囚籠”的關係——就像一個人自己打自己,隻會讓外人趁機占便宜;他想通了“止戰”不是軟弱,而是讓息壤喘口氣的機會,就像人累了要休息,土地也需要休養生息。

趙瑾帶來消息,說青川關的流民自發組織起來,在燒毀的營寨舊址上開墾荒地,他們說“李先生說了,土地不能一直閒著”。李硯聽到時,正對著梅花發呆,突然笑出了聲。

他知道,改變已經在發生了。不是靠他的《非戰策》,而是靠那些在苦難裡依然想好好活著的人。他們或許不懂什麼大道理,卻本能地知道,燒殺搶掠換不來活路,隻有種下種子,等著發芽,才是正經事。

雪又開始下了,李硯把新寫的草稿遞給趙瑾,紙頁上還帶著他的體溫。“告訴他們,”他望著院牆外的方向,聲音不大卻很堅定,“春天總會來的,咱們得準備好迎接它。”

庭院裡的梅花,在雪中輕輕搖晃,像是在點頭。

喜歡異界打仗太菜我教他們玩孫子兵法請大家收藏:()異界打仗太菜我教他們玩孫子兵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虐文崩壞後,病嬌男主跪求我愛他 唯有幽愁暗恨生 晚清三傑恩仇錄 開局反殺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 青銅賬簿與鐵王座 穿越水滸傳之謀逆 禦獸之我真不是天才 修真萬年之我的傻婿人生 表嫂守寡後,卻做了我的女人 烽火涅盤抗日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