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尚未完全散去,林墨已踏著濕滑的落葉,在洪溪村後山的密林中穿行多時。自前日從周高人處匆匆趕回,協助鄉勇們擊退日軍的先鋒部隊後,他心中始終懸著一塊石頭——日軍主力雖暫時撤退,但據遊擊隊傳來的消息,對方正在調整部署,不出三日,必當卷土重來。而黑風嶺的防線雖經加固,卻仍有多處疏漏,若想憑此抵擋日軍的猛烈進攻,終究是險中求勝。
思及此,林墨不由得加快了腳步。那日與周高人匆匆一彆,未及細問更多後山防禦的細節,如今他再次進山,一來是想向高人請教完善防線之法,二來也是希望能請高人下山,親自指點村民們布防。隻是後山霧氣彌漫,地形複雜,前日跟著高人走時未曾留意路徑,如今獨自尋找,竟像是墜入了一座無邊無際的迷宮。
腳下的落葉越積越厚,每一步都要花費幾分力氣。林墨抬手擦了擦額角的汗珠,目光警惕地掃過四周。參天古木的枝椏在頭頂交織成網,將晨曦切割成細碎的光點,灑落在布滿青苔的地麵上。林間靜得可怕,隻有他的腳步聲和偶爾傳來的鳥鳴,在霧氣中回蕩,顯得格外空曠。
“周師父?周師父?”林墨再次開口呼喚,聲音穿過濃霧,卻像是石沉大海,沒有絲毫回應。他微微皺眉,心中暗道:難道是我記錯了方向?
正當他猶豫著是否要原路返回,重新尋找線索時,眼角的餘光忽然瞥見左側山壁下的藤蔓有些異樣。尋常藤蔓皆是自然垂落,纏繞在岩石上,而此處的藤蔓卻像是被人刻意撥開過,邊緣參差不齊,露出後方一道狹窄的石徑。石徑上的青苔有被踩踏過的痕跡,雖然細微,卻逃不過林墨的眼睛——這幾日山間潮濕,青苔濕滑,若無人經過,絕不會有這般淩亂的痕跡。
林墨心中一動,握緊了腰間的短刀,放緩腳步,沿著石徑小心翼翼地前行。石徑蜿蜒向上,兩側的山壁陡峭如削,上麵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藤蔓和苔蘚,若非有人指引,絕難發現這處隱蔽的通道。他走得極慢,每一步都踩在之前留下的腳印上,生怕發出聲響,驚動了前方的人。
走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前方的霧氣忽然稀薄了些,隱約有青煙從霧氣中嫋嫋升起,在空中彌漫開來,帶著一絲淡淡的鬆木清香。林墨心中一喜,加快了腳步,循著青煙的方向走去。
又走了數十步,劈柴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從前方傳來,“哢嚓、哢嚓”,沉穩而有節奏,在這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格外清晰。林墨屏住呼吸,悄悄繞過一塊巨大的岩石,探頭望去——隻見前方不遠處的空地上,一間簡陋的木屋依山而建,木屋前的空地上,一個身穿灰色粗布長衫的老者正彎腰劈柴。
老者頭發花白,梳得整齊,用一根木簪固定在腦後。他身形雖不算高大,卻挺拔如鬆,每一次揮斧,都顯得沉穩有力,斧頭落下,柴火應聲而斷,動作流暢自然,沒有絲毫拖泥帶水。木屋的煙囪裡正冒著嫋嫋青煙,顯然是在燒火做飯。
林墨心中激動不已,這不正是他要尋找的周高人嗎?他正要上前打招呼,卻見老者忽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微微側頭,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林墨心中一驚,連忙縮回身子,屏住呼吸,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過了片刻,老者緩緩轉過身,目光銳利如鷹,朝著林墨藏身的方向望來。“既然來了,何必躲躲藏藏?出來吧。”老者的聲音蒼老卻有力,穿透霧氣,清晰地傳入林墨的耳中。
林墨知道自己已經被發現,便不再隱藏,從岩石後走了出來,對著老者恭敬地鞠了一躬:“晚輩林墨,拜見周師父。前日匆忙一彆,未能向師父細請教誨,今日特來叨擾,還望師父海涵。”
周高人上下打量了林墨一番,眼神中的警惕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淡淡的笑意:“原來是你。那日你匆匆離去,我便知你近日定會再來。進來吧。”
說完,老者轉身走進了木屋。林墨連忙跟上,走進木屋,隻見屋內陳設簡單卻整潔。一張木桌擺在屋子中央,桌上放著一套粗瓷茶具,旁邊是幾張木椅。牆角堆放著一些書籍和草藥,牆上掛著一張泛黃的地圖,上麵標注著後山的地形,還有一些密密麻麻的注解。
周高人走到桌邊坐下,拿起茶壺,給林墨倒了一杯茶:“嘗嘗吧,這是後山特有的雲霧茶,用山泉水衝泡,味道還算尚可。”
林墨雙手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入口微苦,細細品味,卻有一股清甜在舌尖散開,回甘悠長,讓人精神一振。“多謝師父。”他放下茶杯,對著周高人再次抱拳道,“師父,此次前來,是想向您請教完善後山防線之法。日軍主力不日便會再次進攻,黑風嶺的防線雖經加固,卻仍有疏漏,還請師父指點迷津。”
周高人聞言,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眼神變得凝重起來。他站起身,走到牆邊的地圖前,指著上麵的標記說:“那日我與你提及的迷霧穀、斷龍崖、一線天,皆是後山的險地,若能善加利用,便可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但你可知,這三處險地雖險,卻也各有破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墨心中一緊,連忙問道:“還請師父明示。”
“迷霧穀霧氣雖濃,卻隻在清晨和傍晚時分最為濃密,午時霧氣散去,便失去了隱蔽的作用。”周高人手指在地圖上的迷霧穀位置一點,繼續說道,“斷龍崖崖邊雖陡,卻有一處緩坡可以攀爬,若日軍派精銳部隊從緩坡偷襲,便可輕易突破防線。一線天山路狹窄,易守難攻,但若日軍用火炮轟擊兩側石壁,碎石滾落,反而會堵塞我們自己的退路。”
林墨聽得冷汗直流,他之前隻想到了利用地形的優勢,卻從未考慮過這些破綻。“那該如何是好?”他急切地問道。
周高人微微一笑,轉身看著林墨:“你能意識到問題,便是好事。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防禦之道,在於因地製宜,隨機應變。這三處險地的破綻,並非無法彌補,隻需稍加布置,便可化險為夷。”
他再次走到地圖前,詳細地向林墨講解起來:“迷霧穀可在穀中種植一些能釋放煙霧的植物,再設置一些煙霧裝置,這樣即便午時霧氣散去,也能人為製造煙霧,保持穀中的隱蔽性。斷龍崖的緩坡處,可以挖掘深溝,埋設尖刺,再用藤蔓和雜草偽裝,日軍一旦踏入,便會墜入溝中,難以脫身。一線天兩側的石壁上,可以開鑿一些隱蔽的洞穴,派鄉勇駐守,既能觀察日軍動向,又能在日軍炮擊時藏身其中,同時還可以從洞穴中向下投擲滾石和硫磺彈,攻擊日軍。”
林墨一邊認真傾聽,一邊快速記錄著周高人所說的每一個細節,生怕遺漏分毫。他越聽越覺得豁然開朗,之前心中的困惑一掃而空,對完善防線也有了清晰的思路。
“多謝師父指點!”林墨對著周高人深深鞠了一躬,“有了師父的指點,我們定能完善防線,抵擋日軍的進攻。”
周高人點了點頭,眼神中露出一絲讚許:“你天資聰穎,領悟力極強,將來必成大器。但你要記住,防禦不僅僅是依靠地形和工事,更重要的是人心。隻要村民們團結一心,上下齊心,即便麵對再強大的敵人,也能堅守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