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國華離開後的第二天清晨,薄霧還未散儘,八路軍首長就帶著兩名參謀來到了洪溪村。林墨和老周在村口的大槐樹下迎接,三人沿著田埂邊走邊談,腳下的露水浸濕了褲腳,遠處的山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卻絲毫衝淡不了談話中的凝重。
“雖然佐藤已死,洪溪村暫時安全,但縣城裡的日軍主力還在。”首長停下腳步,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折疊的地圖,展開後指著標注“日軍據點”的區域,“他們吃了大虧,肯定會加強對周邊地區的搜索,甚至可能派大部隊來報複。洪溪村地勢平坦,山洞雖然隱蔽,但一旦被日軍發現,很容易被包圍。我建議你們把據點轉移到西邊的黑鬆嶺,那裡山高林密,地形複雜,更適合開展遊擊戰,也能更好地和我們主力部隊呼應。”
林墨俯身看著地圖上的黑鬆嶺,手指順著標注的山路滑動:“黑鬆嶺我們之前勘察過,確實隱蔽,但距離洪溪村有二十多裡,物資轉移會比較困難,尤其是山洞裡還有不少繳獲的軍火和糧食。”
老周也皺起眉頭:“而且村民們大多故土難離,突然讓他們轉移,可能會有抵觸情緒。”
首長早有考慮,笑著說道:“物資轉移可以走地下河通道,水流能幫著運一部分;至於村民,我可以讓部隊派戰士幫忙,而且黑鬆嶺附近有天然的溶洞,比現在的山洞更寬敞,也更安全。隻要跟大家講清楚利弊,相信村民們會理解的。”
林墨和老周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讚同。當天上午,他們就召集了隊員和村民代表在村中的曬穀場開會。林墨站在石碾上,將轉移據點的原因和黑鬆嶺的優勢一一說明,老周則在一旁展開地圖,指著黑鬆嶺的位置給大家看。
“我知道大家舍不得家,但留在這裡太危險了。”林墨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村民,聲音誠懇,“日軍不會善罷甘休,一旦他們來報複,不僅村子會被毀,我們辛苦守住的成果也會付諸東流。黑鬆嶺能讓我們更好地打擊日軍,等將來把他們徹底趕出中國,我們再回來重建家園,不好嗎?”
“林姑娘說得對!我們聽你的!”村長第一個站出來表態,手中的拐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麵,“隻要能打鬼子,彆說轉移到黑鬆嶺,就算去更遠的地方,我們也願意!”有了村長的帶頭,村民們紛紛響應,原本的顧慮和不舍漸漸被抗日的決心取代,曬穀場上響起了整齊的附和聲。
轉移計劃當天下午就正式啟動。林墨將眾人分成三組:一組由老周帶領,負責搬運山洞裡的軍火和糧食,通過地下河通道運往黑鬆嶺;二組由隊員小李帶領,組織村民收拾生活用品,打包行李;三組則由八路軍戰士組成,負責沿途的警戒和接應,防止日軍突然出現。
地下河通道內,隊員們和村民們正忙著搬運物資。他們用事先紮好的木筏,將一箱箱彈藥、一袋袋糧食放在上麵,由熟悉水性的隊員推著木筏順著水流前進。通道內的油燈被一一點亮,昏黃的光芒映照著人們忙碌的身影,水流聲、腳步聲和木筏劃過水麵的“嘩嘩”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轉移交響曲”。
“小心點,這箱彈藥沉,彆掉水裡了!”老周站在通道入口的碼頭邊,指揮著隊員們將彈藥箱搬上木筏。一名年輕隊員力氣不足,搬著彈藥箱的手微微發抖,老周立刻上前幫忙,兩人合力將箱子穩穩地放在木筏中央。“慢慢來,彆著急,安全第一。”老周拍了拍隊員的肩膀,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村裡的曬穀場上,村民們也在有條不紊地收拾行李。張嬸將家裡的被褥、衣物整齊地疊進布包裡,還不忘帶上裝著鹹菜的壇子;幾個年輕的村民則幫著老人和孩子打包,將鍋碗瓢盆、農具一一歸類,生怕落下什麼。“張嬸,您這鹹菜壇子可得包好,彆路上摔了。”一名隊員笑著說道,順手拿起乾草,幫著把壇子裹得更嚴實。張嬸笑著點頭:“多虧了你,這鹹菜可是我們一家人的念想,可不能丟。”
傍晚時分,第一批物資順利運到了黑鬆嶺的溶洞。八路軍戰士早已在這裡等候,他們幫著隊員們將物資搬進溶洞,還點燃了火把,照亮了寬敞的洞內空間。溶洞內乾燥通風,中間有一塊平坦的空地,四周還有天然的石縫可以用來存放物資,比之前的山洞條件好了不少。
“大家先休息會兒,吃點乾糧,等會兒還要回去運第二批。”林墨從背包裡掏出饅頭,分給身邊的隊員和村民。眾人坐在火把旁,一邊吃著饅頭,一邊聊著對新據點的期待,臉上滿是憧憬。
接下來的一天裡,轉移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隊員們和村民們往返於山洞和黑鬆嶺之間,八路軍戰士則在沿途設置了臨時崗哨,確保轉移路線的安全。雖然每個人都累得滿頭大汗,肩膀被物資壓得通紅,卻沒有一個人抱怨,大家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儘快完成轉移,為接下來的抗日鬥爭做好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轉移的最後一天下午,林墨和老周帶著最後一批隊員和村民來到山洞。他們要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清理山洞,抹去所有生活和戰鬥過的痕跡。隊員們用掃帚將通道內的腳印掃掉,用泥土將挖掘的坑道填平;村民們則將之前搭建的簡易床鋪、灶台拆除,把木板和石塊歸位,讓山洞恢複成天然的狀態。
“再檢查一遍,彆留下任何痕跡。”林墨沿著主通道仔細查看,發現一處石壁上有之前用木炭畫的地圖,立刻找來濕布,小心翼翼地將地圖擦去。老周則在地下河入口處,將之前設置的機關拆除,用泥土和雜草將入口偽裝好,遠遠看去,和周圍的岩壁彆無二致。
夕陽西下時,清理工作終於完成。林墨最後看了一眼山洞,心中滿是不舍——這裡曾是他們抗擊日軍的陣地,見證了無數次戰鬥的勝利,也留下了太多難忘的回憶。但她知道,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為了早日將日軍趕出中國,為了讓洪溪村的百姓能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
“走吧,去新據點。”林墨轉過身,對著身後的隊員和村民們說道。眾人紛紛點頭,沿著山路朝著黑鬆嶺的方向走去。夕陽的餘暉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映在崎嶇的山路上,像一串堅定的腳印,朝著充滿希望的未來延伸。
抵達黑鬆嶺的溶洞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洞內的火把早已點燃,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八路軍戰士們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熱水和乾糧,村民們也開始整理自己的“新家”,有的鋪被褥,有的打掃角落,整個溶洞內充滿了溫馨而忙碌的氣息。
林墨站在溶洞中央,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堅定。她知道,新的據點已經建立,新的戰鬥也即將開始。但隻要大家團結一心,依托黑鬆嶺的有利地形,和八路軍主力緊密配合,就一定能一次次打敗日軍,直到迎來全國解放的那一天。
喜歡諸天萬界:從僵約洪溪村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從僵約洪溪村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