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事件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漣漪雖微,卻並未完全消散。女孩的異能覺醒並非孤例,在這規則活躍的藍星,類似的“異常事件”正以緩慢但確鑿的速度增加著。
林硯的意識投影繼續在臨海市遊蕩,他的感知如同無形的蛛網,悄然覆蓋著這座城市的角落,捕捉著那些遊離在常規物理法則之外的細微波動。
他“聽”到深夜的醫院裡,重傷昏迷的病人指尖無意識縈繞的微弱治愈熒光;
他“看”到老舊居民樓中,少年於夢中讓書本懸浮而自己渾然不覺;
他甚至感知到郊外荒山裡,植物在某種未知力量影響下違反季節的瘋狂生長……
這些現象大多短暫、微弱且不受控,如同文明火種燃起前的零星火星。絕大多數當事人自身都難以察覺,或者將其歸咎於幻覺、巧合。官方層麵似乎也保持著一種謹慎的沉默,主流媒體對此類消息諱莫如深。
然而,林硯能感覺到,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有一股力量正在行動。
通過侵入對他而言毫不設防的)城市監控網絡與部分加密通訊節點,他捕捉到了一些關鍵詞:“異常能量反應”、“收容”、“心理疏導”、“檔案編號”。執行這些任務的人員行動高效、訓練有素,穿著統一的便裝,但其裝備與行動模式明顯區彆於普通警察或軍隊。
他們屬於一個隱藏在公眾視野之外的機構——國家特異現象管理與研究局,簡稱“特異局”。
“已經開始建立專門的管理體係了麼?”林硯若有所思,“效率不低。看來各國政府對此並非一無所知,隻是在有意識地控製和引導,避免引起社會恐慌。”
特異局的處理方式通常是低調的“接觸”、“評估”、“收容”或“記憶乾預”,儘可能將異常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維持社會的穩定運行。這無疑是目前情況下相對理性的選擇。
但林硯知道,隨著規則活躍度的持續提升,異能覺醒者的數量和質量必然會不斷增加,這種“捂蓋子”的方式,遲早會達到極限。
就在他分析著官方應對策略時,另一條更加隱秘、更加混亂的信息流,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個存在於深層網絡暗網)的加密懸賞板塊。一條數小時前發布的高額懸賞,正悄然吸引著某些黑暗角落的視線。
懸賞目標並非某個人,而是一件“物品”——或者說,一個“現象”。描述極其模糊,隻有幾張高糊的衛星照片和一段經過處理的能量頻譜分析圖。照片顯示的是臨海市某片區域在特定時間點出現的異常光影扭曲,而頻譜圖則指向一種從未被記錄過的、穩定而奇異的能量輻射模式。
發布者匿名,賞金卻高得令人咋舌,足以讓任何亡命之徒心動。懸賞要求:獲取該“現象”的源頭物品或確切信息。
林硯的目光落在那些照片和頻譜圖上,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那異常的光影扭曲和能量輻射模式……其源頭,正是他數日前,剛剛降臨此界時,因為兩個宇宙規則體係的細微摩擦,而在世界壁壘上短暫留下的一絲印記!
當時他已是極度收斂,但那超越此界層次的本質,依舊如同墨滴入清水,留下了難以完全抹去的痕跡。沒想到,竟然被這個世界的某種觀測手段捕捉到了,甚至還引來了暗網上的懸賞!
“有意思。”林硯並未感到擔憂,反而覺得有些趣味。他降臨的痕跡,竟然成了彆人眼中的“奇物”或“異常現象”。
他稍微追溯了一下懸賞的來源,發現其路徑經過多次跳轉和加密,最終指向了一個位於公海的、信號極其微弱的服務器節點。發布者的身份隱藏得很深,但其對“異常能量”的關注和迫切,卻透過那冰冷的懸賞文字隱約透露出來。
“是某個跨國組織?還是某個隱藏的異能者勢力?或者……與官方特異局有關,隻是用了另一種方式?”林硯猜測著。
他並不在意這懸賞本身,以他的層次,藍星上目前可能存在的任何力量,都難以對他構成實質威脅。但這懸賞的出現,卻像一個信號,表明這個世界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
規則的活躍,不僅催生了自然覺醒的異能者,也引來了那些早已潛伏在黑暗中、對超自然力量充滿渴望的存在。
官方試圖維持秩序,暗流卻在悄然湧動。
而他這個意外留下“痕跡”的異界來客,似乎在不經意間,也被卷入了這初現端倪的漩渦邊緣。
“也罷。”林硯收回感知,不再關注那懸賞。他依舊保持著旁觀者的心態,但對接下來的發展,多了幾分期待。
他想看看,這個正在經曆劇變的藍星,其上的生靈,將如何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力量與隨之而來的混亂。
是走向團結與升華,還是陷入爭奪與毀滅?
紅塵萬丈,異能初顯,暗流已動。好戲,才剛剛開場。
喜歡我在古墓開直播,彈幕預告我死亡請大家收藏:()我在古墓開直播,彈幕預告我死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