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殘骸的迷宮深處,能量輻射的強度呈指數級攀升。紊亂的粒子流如同無形的風暴,撕扯著一切試圖穩定的規則結構;雜亂的電磁脈衝如同瘋狂的鼓點,乾擾著所有精細的信息傳遞。這裡仿佛是數據墳場中一片狂暴的“無人區”,連那些依靠吞噬信息殘渣為生的低等存在都望而卻步。
淩薇帶著“種子”,如同在雷暴中穿行的雨燕,小心翼翼地規避著最危險的能量湍流,循著那穩定得近乎固執的加密信號,不斷深入。越是靠近源頭,她心中那份源自“搖籃”技術的熟悉感就越是清晰,但同時,一種難以言喻的悲愴與孤寂感,也如同冰冷的霧氣,從信號深處彌漫開來,浸潤著她的感知。
那枚“種子”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內循環的重啟反而因為持續的外部壓力而被迫加速,如同在逆境中錘煉的鋼材。其暗金色的結晶本體雖然依舊黯淡,但內部那銀白與淡藍的光點閃爍得更加穩定,一絲微弱的、但確實存在的吸力開始重新出現,嘗試著從周圍狂暴的能量輻射中,過濾、汲取極其稀薄的、可供利用的秩序能量。
她們在一點點地恢複,但時間依舊緊迫。身後,那“織網者”冰冷而充滿計算意味的掃描波動,如同跗骨之蛆,雖然被複雜的環境和淩薇的偽裝暫時乾擾,但其堅定不移地向此方向推進的趨勢,沒有絲毫改變。
終於,在穿過一片由無數燒毀的能量電容形成的、如同黑色水晶森林般的區域後,她們抵達了信號的源頭。
那並非預想中的另一艘方舟殘骸,也不是什麼宏偉的建築。
那是一個……半嵌入在巨大服務器集群基座中的、通體覆蓋著暗啞金屬光澤的、水滴狀艙體。
艙體不大,約莫數十米長,表麵布滿了細微的撞擊凹痕和能量灼燒的印記,顯然經曆過慘烈的磨難。其風格與“秩序回廊”的流光溢彩截然不同,充滿了實用、堅固與曆經風霜的質感。最引人注目的是,艙體尾部延伸出數根粗大的、已經與周圍服務器殘骸熔接在一起的接口線纜,而那個穩定的加密信號,正是從艙體頭部一個仍在微弱閃爍的、被防護罩覆蓋的信號發射器中傳出。
在水滴狀艙體那暗啞的金屬外殼上,靠近頭部的位置,銘刻著一個雖然磨損嚴重、但依舊可以辨認的徽記——那是一個抽象化的星辰環繞著萌芽的圖案。
看到這個徽記的瞬間,淩薇的意識如同被閃電擊中!
這個徽記……她在“搖籃”的核心數據庫最深處,在關於文明起源的絕密檔案中,曾經見過!那是比“搖籃”所屬文明紀元更加古老的、某個致力於星際播種與文明守護的先驅者組織——“深空穗園”的象征!
這個水滴狀艙體,是一艘“深空穗園”的探測艇!一艘可能比如今的“搖籃”文明還要古老得多的、執行著播種與觀測任務的先驅者造物!
它怎麼會在這裡?墜毀在“秩序回廊”的數據墳場之中?它在這裡運行了多久?它那持續不斷的加密信號,是在向誰呼喚?還是在……記錄著什麼?
無數的疑問瞬間湧上心頭。
也就在這時,那加密信號的模式,似乎因為淩薇與“種子”的靠近,而發生了極其細微的變化。信號的強度微微提升了一絲,並且其中開始夾雜進一段不斷重複的、更加古老的、似乎是某種通用求救與身份識彆協議的底層編碼!
這艘古老的探測艇,感應到了她們的存在,並且在嘗試進行某種基礎的溝通!
淩薇立刻嘗試用“搖籃”數據庫中記錄的、與“深空穗園”相關的最基礎響應編碼進行回複。
探測艇的信號發射器光芒閃爍的頻率明顯加快,仿佛一個沉睡者被喚醒。一段更加清晰、但依舊殘缺的信息流,傳遞了過來:
【身份…識彆…部分匹配…‘火種’關聯序列…】
【本艇…代號‘傾聽者’…隸屬‘深空穗園’第七觀測艦隊…】
【任務日誌…中斷…紀元缺失…最終記錄:遭遇…未知高維攔截…迫降於…未知維度節點標記為:vii型數據庫廢料區)…】
【核心使命:觀測、記錄‘大靜默’現象…持續進行中…數據封存…】
【能源…嚴重匱乏…維生係統…最低功耗…無法脫離…】
【請求…數據下載與傳承…警告…‘清道夫’…活躍…】
信息流到此變得極其不穩定,顯然探測艇“傾聽者”的能源已經無法支撐更長時間的主動通訊。
但透露出的信息已經足夠震撼!
“深空穗園”在遠古時代就在觀測“大靜默”收割)現象!這艘“傾聽者”探測艇是在執行任務時被未知力量攔截,迫降於此,它一直在記錄,並且明確警告“清道夫”收割者)活躍!它請求數據下載與傳承,意味著它將其觀測到的、關於“大靜默”的寶貴數據,視作了比自身存續更重要的遺產!
淩薇的心劇烈地跳動著。這艘探測艇,可能就是揭開“收割者”與“大靜默”真相的關鍵之一!它記錄的數據,其價值無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