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水下潛行 —— 水隱術的庇護_五行之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五行之門 > 第41章 水下潛行 —— 水隱術的庇護

第41章 水下潛行 —— 水隱術的庇護(1 / 1)

禁地水域的暗藍色調像一塊凝固的墨玉,連光線都在這裡變得遲緩。懸浮在水中的暗水結晶碎片泛著冷灰色的磷光,像散落的碎骨,隨著水流輕輕晃動,偶爾碰撞在一起,發出“叮”的細響,在寂靜的水域裡格外清晰。黃葉的指尖抵著水心,那枚淡藍色的水晶正透過防護服傳遞出溫潤的波動,像是水精靈殘留的呼吸——自從水精靈為掩護眾人引開機械魚後,這顆水晶就成了她意識的容器,此刻正以自身為核心,織就一張淡藍色的水膜,將五人牢牢裹在其中。

水膜的透明度遠超想象。黃葉低頭看向自己的手,掌心的紋路在水膜包裹下幾乎看不見,連水流劃過指縫的痕跡都被水膜巧妙地“撫平”,仿佛他們從未在這片水域中存在過。“水隱術的原理,是讓水分子與我們的身體共振,同化周圍的水流軌跡,”水心的聲音在腦海中響起,比之前更輕,帶著一絲能量消耗後的疲憊,“但暗水結晶不行——它們被超星域注入了特殊能量,能識彆非自然的水分子共振,一旦接觸,水膜會立刻失效。”

話音剛落,身旁的張強突然頓住腳步。他原本想伸手扶住身旁一根直徑約半米的黑色管道——管道表麵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暗水結晶,像結了冰的瀝青,冷硬且滑膩。他的指尖已經碰到結晶的邊緣,那股冰涼透過薄薄的防護手套傳來,帶著一絲刺痛的麻痹感。“收回手!”黃葉急忙低聲提醒,張強反應極快,立刻縮回手臂,指尖的麻痹感卻沒消散,他皺著眉搓了搓手指,“這結晶不對勁,像是帶著微弱的電流。”

李陽湊過來,將探測器的探頭悄悄靠近管道,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紅色數據:“暗水結晶的能量活性很高,每平方厘米都在釋放0.3毫安的電流,專門用來破壞元素護盾——要是剛才碰到,水膜至少會出現裂痕。”他的聲音壓得極低,眼睛死死盯著探測器的屏幕,屏幕上除了管道的信號,還有三條淡綠色的軌跡正在緩慢移動——是機械巡邏艇。

眾人立刻屏住呼吸,貼著管道的陰影處停下。不遠處,三輛暗銀色的機械巡邏艇正呈“品”字形駛過,艇身側麵刻著超星域暗水分隊的標誌:一個黑色齒輪包裹著一縷水紋,齒輪邊緣還沾著暗黑色的結晶粉末。巡邏艇的底部裝有螺旋槳,攪起的水流帶著細小的氣泡,擦過眾人所在的水膜邊緣,卻像穿過空氣一樣,毫無阻礙地流過——水隱術完美地同化了他們的存在。

每輛巡邏艇的頂部都裝有一個紅色的掃描器,掃描線以三秒一次的頻率向外擴散,像一把無形的梳子,在水域中反複梳理。當第一條掃描線掃向眾人時,黃葉的心臟猛地一縮,下意識握緊水心。水膜的藍光微微閃爍了一下,掃描線毫無察覺地從他們身體穿過,繼續向遠處延伸。“彆怕,掃描線識彆的是固定頻率的能量信號,水隱術已經改變了我們的能量頻率,”水心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安撫,“但彆放鬆,巡邏艇的ai會記錄水域的水流軌跡,要是我們移動太快,打亂水流,還是會被發現。”

綠芽站在隊伍的最後,她的掌心始終貼著水麵,幾縷幾乎透明的嫩綠色藤蔓正悄悄在水中蔓延——這是她用木元素凝聚的“感知藤”,能提前感知周圍的能量變化。“左前方五十米,有機械魚群靠近,”她突然低聲說,語氣帶著一絲緊張,“數量大概十條,正在朝巡邏艇的方向遊去,像是在彙合。”

李陽立刻調整探測器的模式,屏幕上果然跳出十個快速移動的紅點,正從左前方的水域逼近。“是暗水機械魚,比之前遇到的更靈活,”他盯著紅點的移動軌跡,眉頭緊鎖,“它們的路線會經過我們上方,距離不到十米!”張強立刻握住腰間的能量槍,手指扣在扳機上,卻沒有貿然拔出——一旦開火,能量彈的光芒肯定會驚動巡邏艇和機械魚。

黃葉閉上眼睛,將意識沉入水心。他能感受到水膜的能量正在緩慢流失,藍光比剛才黯淡了一些,像風中搖曳的燭火。“試著用木元素乾擾機械魚的傳感器,”他對綠芽說,“彆用太強的能量,隻要讓它們稍微偏離路線就行。”綠芽點頭,掌心的感知藤突然加速,順著水流向機械魚的方向延伸,藤蔓的頂端釋放出一絲極淡的綠色能量,像一縷青煙融入水中。

幾秒鐘後,探測器上的紅點突然頓了一下,然後開始緩慢地向右偏離——機械魚的傳感器被木元素乾擾,誤以為前方有暗水結晶,自動調整了路線。“成功了!”李陽鬆了口氣,看著紅點漸漸遠去,與巡邏艇彙合後,一起向提煉廠的方向駛去。眾人這才敢繼續移動,腳步放得更輕,像踩在棉花上一樣,儘量不打亂周圍的水流。

隨著不斷深入,水域中的暗水結晶越來越密集,懸浮在空中的碎片偶爾會擋住視線,需要小心翼翼地避開。管道也變得更多,粗細不一的黑色管道縱橫交錯,像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將整個禁地水域籠罩。管道內部傳來“咕嚕咕嚕”的聲音,暗黑色的暗水在其中流動,透過管壁能看到水流中夾雜著細小的金屬碎片,那是被暗水腐蝕的機械殘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提煉廠快到了,”李陽突然停下,指著前方的水域,“探測器顯示,前方一千米處有巨大的金屬結構信號,能量反應極強,應該就是提煉廠的主體建築。”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透過密集的管道和結晶碎片,能看到一座巨大的黑影在水中矗立——那是提煉廠的輪廓,像一頭蟄伏在深海中的巨獸,主體建築是圓柱形,頂端延伸出數十根管道,連接著不同方向的暗水輸送管,管道口正不斷有暗水流出,在周圍的水域中形成淡淡的黑色漣漪。

就在這時,包裹著眾人的水膜突然閃爍了一下,藍光明顯黯淡了許多,原本透明的水膜邊緣出現了一絲淡淡的灰色——那是水心的能量即將耗儘的征兆。“水心的能量不夠了,”水心的聲音變得斷斷續續,像是隨時會消失,“最多還能維持五分鐘……五分鐘後,水隱術會徹底失效……你們必須在那之前……靠近提煉廠的第一層護盾……找到能量節點的入口……”

黃葉立刻摸了摸水心,水晶的溫度比之前低了一些,波動也變得微弱。“我們能撐到那裡嗎?”他問,目光看向提煉廠的方向,中間還有數百米的距離,而且沿途還有不少機械守衛的信號。張強掏出能量槍,檢查了一下彈夾:“要是隱術失效,我們就強行突破,我來掩護大家。”李陽則快速調整探測器,標記出一條相對安全的路線:“這條路線靠近提煉廠的冷卻塔,機械守衛比較少,而且有管道可以遮擋,應該能在五分鐘內到達。”

綠芽的掌心再次泛起綠光,感知藤向前延伸,確認路線上沒有機械魚和巡邏艇。“路線安全,”她說,“但冷卻塔附近有暗水霧氣,可能會影響視線。”黃葉點頭,深吸一口氣:“出發,保持速度,彆停下!”

眾人加快腳步,沿著李陽標記的路線前進。水膜的藍光越來越弱,邊緣的灰色不斷擴大,偶爾有細小的暗水結晶碎片碰到水膜,會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雖然很快消失,卻讓人心驚膽戰。沿途的管道越來越粗,有的甚至需要幾人合力才能繞過,管道表麵的暗水結晶也越來越厚,幾乎覆蓋了整個管壁,冷硬的觸感透過防護服傳來,讓人渾身發緊。

三分鐘後,眾人終於靠近了提煉廠的冷卻塔。冷卻塔是一座巨大的圓柱形建築,表麵布滿了散熱片,散熱片之間有許多細小的縫隙,正向外散發著淡淡的暗水霧氣。霧氣呈淡灰色,帶著刺鼻的氣味,吸入一口都覺得喉嚨發疼。“就在這裡停下,”李陽說,“前麵就是提煉廠的第一層護盾,暗水屏障,我們需要找到入口才能進去。”

黃葉抬頭看向提煉廠的主體建築,能看到一層淡黑色的能量膜籠罩在建築外圍,那就是暗水屏障,屏障表麵有細微的電流閃爍,像一層流動的黑色薄膜。“水心的能量快沒了,”他低頭看著掌心的水心,水晶的藍光已經非常微弱,幾乎快看不見了,“水隱術最多還能撐一分鐘,我們必須儘快找到入口。”

綠芽的感知藤鑽進冷卻塔的散熱片縫隙,片刻後,她眼睛一亮:“左前方三十米,有一個檢修入口,沒有守衛,應該是通往內部的通道!”眾人立刻向檢修入口的方向移動,水膜的藍光在這時突然閃爍了一下,然後徹底熄滅——水隱術失效了。

“隱術沒了!”張強立刻舉起能量槍,警惕地看向四周,“大家快進通道!”眾人加快速度,衝向檢修入口。入口是一個圓形的金屬門,表麵有超星域的標誌,李陽掏出之前從戰甲殘骸上拆下來的解碼器,快速連接到門上的接口。“正在破解,十秒!”他的手指在解碼器上飛快操作,屏幕上的進度條快速爬升。

遠處傳來機械守衛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快!”黃葉喊道,玉佩突然泛起淡藍微光,為眾人提供了一絲掩護。十秒後,“哢嗒”一聲,檢修入口的門緩緩打開。“進去!”李陽率先衝進通道,眾人緊隨其後。當最後一個人進入通道後,門在身後緩緩關閉,將機械守衛的腳步聲隔絕在外。

通道內一片漆黑,隻有李陽的探測器發出微弱的綠光。眾人靠在通道壁上,大口喘著氣,剛才的潛行耗儘了他們的體力和精神。黃葉摸了摸掌心的水心,水晶已經變得冰涼,沒有了之前的波動,顯然水精靈的意識暫時陷入了沉睡。“還好趕上了,”他鬆了口氣,看向通道深處,“接下來,就是破解暗水屏障,找到能量節點了。”

李陽調出探測器上的地圖,標記出通道的走向:“這條通道通向提煉廠的內部,應該能到達北節點的位置,我們先在這裡休整一下,然後繼續前進。”張強靠在通道壁上,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剛才真是驚險,還好綠芽的感知藤及時發現了通道。”綠芽笑了笑,掌心的藤蔓緩緩收回:“大家安全就好,接下來的路,肯定更難走。”

黃葉點點頭,握緊胸前的玉佩,玉佩與通道內的暗水能量產生微弱的共鳴,像是在提醒他前方的危險。他知道,潛入提煉廠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護盾破解、能量節點破解,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和危險,但為了水之核心,為了找到父母的線索,他們必須繼續前進。

通道深處傳來細微的水流聲,帶著淡淡的暗水氣味。眾人休息片刻後,拿起裝備,朝著通道深處走去,綠光在漆黑的通道中搖曳,像一盞不滅的希望之燈,照亮了他們接下來的冒險之路。

喜歡五行之門請大家收藏:()五行之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