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王朝,東海郡。
天色剛蒙蒙亮,碼頭上便已人聲鼎沸。
漁民們趁著潮水未漲,將一夜捕撈的海貨搬上岸,準備送往城裡的魚市。
“老張頭,你這船艙怎麼空了一半?”
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看著鄰船稀稀拉拉的漁獲,忍不住打趣。
被稱為老張頭的漁民愁眉苦臉,歎了口氣:“彆提了,昨晚網剛撒下去,就碰上了那頭孽畜,在海裡興風作浪,差點把我的船都給掀翻了,哪還敢多待。”
周圍的漁民聞言,臉上也都露出憤憤之色。
“那畜生越來越過分了,以前隻在深海區鬨騰,現在倒好,連咱們近海的漁場都不放過了!”
“再這麼下去,咱們都得喝西北風去!”
“噓——小點聲!”
有人連忙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壓低了聲音,朝碼頭儘頭那座金碧輝煌的廟宇努了努嘴,“當心被龍王爺的信徒聽見,又有你們好果子吃!”
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座新修的龍王廟前,早已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善男信女們手持香燭,神情虔誠,隊伍裡甚至不乏一些衣著華貴的富商鄉紳。
濃鬱的香火氣味,混雜著海水的鹹腥,飄蕩在整個碼頭上空。
人群中,一個身材佝僂的老婦人,正顫顫巍巍地從懷裡掏出幾枚銅板,小心翼翼地放進功德箱裡。
她身後,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孫子扯了扯她的衣角,小聲問道:“奶奶,咱們家米缸都快空了,為什麼還要把錢給龍王爺?”
老婦人聞言,臉色一變,連忙捂住孫子的嘴,緊張地看了看四周。
見沒人注意,才鬆了口氣,低聲訓斥道:“瞎說什麼!龍王爺是海裡的神仙,保佑咱們漁民出海平安,風調雨順的!咱家就指著你爺爺與爹爹打漁過活,不拜龍王爺,惹怒了神仙,他們要是出了事,咱們可怎麼活!”
小孫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不敢再多問。
廟內,一名身穿錦斕袈裟,肥頭大耳的廟祝,正滿臉堆笑地為一位錦衣員外解簽。
“恭喜員外,賀喜員外!此乃上上簽!龍王爺說了,您家最近的生意,必定是順風順水,財源廣進啊!”
錦衣員外聞言大喜,連忙又從袖中掏出一錠足有十兩的銀子,塞進廟祝手裡,“多謝大師指點,多謝大師指點!小小敬意,不成敬意!”
廟祝掂了掂手裡的銀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員外客氣了,心誠則靈,心誠則靈嘛!”
送走了員外,廟祝臉上的笑容瞬間斂去。
他轉身走進內堂,對著主位上一尊張牙舞爪的蛟龍神像,恭敬地三拜九叩。
“啟稟龍王爺,今日香火又勝往昔,郡城的幾家大戶也都派人送來了供奉,照此下去,不出三月,您的神威便可覆蓋整個東海郡!”
神像眼中,兩點紅光一閃而逝。
一道威嚴中帶著幾分得意的聲音,在廟祝腦中響起。
“嗯,做得不錯,待本座神功大成,一統東海,定不了你的好處。”
“謝龍王爺!謝龍王爺!”
廟祝激動得渾身發抖,又是好一陣磕頭。
他本是江湖上一個不入流的術士,靠著坑蒙拐騙混口飯吃,半年前流落到此地。
機緣巧合之下,竟是遇上了這頭自稱“東海龍王”的孽蛟。
一人一妖一拍即合。
孽蛟負責顯露神通,呼風喚雨,製造祥瑞或災禍;他則負責在凡人麵前裝神弄鬼,為其收斂香火,聚攏信徒。
短短半年,便有了如今這般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