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
大衍王朝,京城。
身穿龍袍的皇帝將手中的奏報重重拍在龍案上,臉上滿是激動。
“眾卿家都看看!都好好看看!”
身旁的太監連忙將那份來自東海郡的八百裡加急奏報,以及欽天監連夜呈上來的勘驗報告,分發給下方的一眾王公大臣。
“孽蛟作亂,天降大旱,官府設壇,真君顯聖,一劍斬妖,普降甘霖......”
“欽天監觀星台,亦測得東海方向有無上劍意衝霄,天象異變,其威,遠超凡俗......”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
“陛下!此乃祥瑞!天佑我大衍啊!”一名老臣激動得老淚縱橫,當場跪倒。
“東海郡守王德發,不畏妖邪,一心為民,有此膽魄,方能感動真仙降世,此等功績,當重賞!”
“請陛下下旨,將真君祠列為我大衍官祀之首,昭告天下,以彰神威!”
皇帝龍顏大悅,當即拍板。
“準奏!傳朕旨意,東海郡守王德發,臨危不懼,護佑萬民,功在社稷,加封三品‘護國公’,食邑千戶,賞黃金萬兩,綢緞千匹!其所奏之事,皆可便宜行事!”
“另,撥國庫白銀百萬兩,擴建東海真君祠,命工部派遣最好的工匠,以最高規格修繕!朕要讓真君的神威,傳遍我大衍的每一個角落!”
一道道聖旨,如雪片般從京城飛出,飛向那座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沿海郡城。
整個大衍王朝,徹底炸開了鍋。
無數的商隊、百姓、乃至官吏,從四麵八方,湧向東海郡。
他們不為彆的,隻為親眼看一看那座據說供奉著真仙的祠堂,然後,虔誠地,磕上一個頭。
一時間,東海郡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竟是比京城還要熱鬨三分。
曾經那個鳥不拉屎的偏遠郡城,在短短數月之內,一躍成為了整個王朝的信仰中心。
郡守府,如今也早已擴建成了護國公府。
府內,王德發身穿一襲嶄新的三品公爵袍,正與幾位從京城特意趕來的大員,推杯換盞。
為首的,正是吏部侍郎,張大人。
“王公!”
張侍郎端起酒杯,滿臉都是笑意,“下官敬您一杯!想當初您在京中時,下官便知您絕非池中之物,如今看來,果然如此!您這哪是謫官,分明是真龍入海,一遇風雲便化龍啊!”
王德發如今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被嚇得屁滾尿流的郡守。
他經曆了常人一生都無法想象的大起大落,心境早已不同。
他隻是淡淡一笑,舉杯回敬:“張大人謬讚了,王某不過是運氣好,恰逢其會罷了,若無真君顯聖,王某如今,怕是早已是一抔黃土了。”
他越是如此淡然,張侍郎等人便越是覺得他高深莫測。
畢竟,這可是能跟真仙“搭上線”的人物!
“王公謙虛了!”另一名戶部的大人連忙接話,“誰不知道,若非您一身正氣,心懷萬民,又怎能感動真君降臨?說到底,這潑天的功勞,還是您的!”
眾人紛紛附和,一時間,馬屁聲不絕於耳。
王德發心中受用,麵上卻依舊不動聲色。
至於回京?
回個屁的京!
酒桌上的氣氛愈發熱烈。
聊著聊著,話題便自然而然地轉到了眾人最關心的事情上。
張侍郎搓了搓手,一臉期待地問道:“王公,您與我等凡夫俗子不同,下官鬥膽,想請教一二,我等日後去真君祠供奉,該如何禱告,才能......才能入得真君法眼,求得一二庇佑?”
此話一出,滿座權貴皆是豎起了耳朵,連呼吸都放緩了。
這才是他們今晚來此的真正目的。
王德發差點沒把嘴裡的酒噴出來。
請教?請教個屁!
我他媽當時都快嚇尿了,腦子裡一片空白,哪還記得禱告了什麼!
見王德發沉默,眾人還以為是自己問題唐突,觸及了什麼天機。
張侍郎更是心中一緊,連忙自罰三杯:“是下官孟浪了,此等仙家秘事,豈可隨意打探,下官該罰,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