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下意識接過麥穗,嘴裡喃喃自語:
“滑縣……滑縣……
弟子此生,從未見過如此……如此規模的麥田!”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震撼。
身後的一眾武將們,此刻也完全被這金色麥浪震撼到頭皮發麻。
朱能、張玉這些屍山血海殺出來的老將,此刻竟都紅了眼眶。
他們比彆人更清楚,糧食對於軍隊、對於國家意味著什麼。
朱能聲音發顫:“這……這是多少百姓的血汗……多少將士的命根子啊!”
張玉則是長長歎息:“有此糧倉,何愁天下不定,何愁江山不穩?盛世!這才是真正的盛世根基!”
姚廣孝那雙老眼中也充滿了感慨,他撚動佛珠的速度不自覺慢了下來,聲音帶著追憶:
“滑縣……國師,貧僧……記得這裡。
早年隨師父雲遊四方時,貧僧,曾路過這兒。
那時……整個縣城的小麥,不過八九萬畝之數,饒是如此,已是豫北糧倉了。
然則今日所見……”
老和尚抬起頭,目光掃過這無邊無際的金色。
“今日之規模……何止十倍、百倍!滄海桑田,莫過於此……”
周儀聞言,讚許地看了姚廣孝一眼:
“道衍大師不愧博聞廣記,不過大師所言八九萬畝,那已是過去式了。”
他微微一頓,聲音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
“如今的滑縣,種植小麥規模在兩百萬畝!是名副其實的‘華夏小麥第一縣’!”
“兩……兩百萬畝?”
“嘶——”
“天爺!一個縣!?”
短暫的死寂後,是此起彼伏的倒吸冷氣和失聲驚呼。
朱棣手猛地一抖,那麥穗幾乎脫手。
兩百萬畝!這個數字如同九天驚雷,炸得他大腦一片空白。
他統治著燕藩重地,深知一畝地產糧幾何,更清楚,一個縣有兩百萬畝麥田,意味著什麼……
朱高煦掰著手指頭,臉色漲紅,結結巴巴:
“兩百……萬畝?那,那得收多少麥子?堆起來怕不是比山還高!”
朱高燧燧則是一臉呆滯,喃喃道:
“這……這滑縣一縣之地所產之糧,怕不是能抵得上我大明……數省之糧倉?”
姚廣孝也徹底動容,他雙手合十,對著這金色麥浪深深一禮:
“阿彌陀佛,六百載光陰流轉,中原大地已是滄海桑田!
貧僧今日方知,何謂人定勝天……
這滑縣所出之糧,若放在我大明,隻怕……夠養活半個國家的黎民了。”
朱棣終於從巨大的震撼中回過神來,他低頭看著手中那株麥穗,最終長長歎出一口氣。
“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了。
怪不得國師,能揮手間便拿出如山似海的扁食,慰勞我萬千將士。原來這根基……竟在此處!
有此煌煌糧倉,方有那源源不絕的仙家食物啊!”
周儀微微頷首:
“殿下明鑒。滑縣小麥,不獨供應本地,更遠銷全國八百餘縣市,是真正的華夏糧倉。”
他話音未落,抬手指向麥田遠處。
嗡——
轟隆——
一排巨大的聯合收割機,正在麥田中馳騁。
所過之處,一排排麥稈被整齊地吞入“巨口”,麥粒如同瀑布,源源不斷地湧入後方儲糧倉。
其效率之高,場麵之壯觀,再次讓這些“大明考察團”瞠目結舌。
“諸位且看,那便是後世收麥之神器,收割機。”
周儀的聲音帶著引導。
眾人目光緊緊追隨著那台收割機,場景也在周儀操控下,開始飛速流轉——收割、晾曬、脫粒、裝袋、入庫……
無數輛卡車在公路上穿梭,滿載著麵粉駛向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