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這軍事眼光可以的!一眼就看出高鐵的戰略價值了!基建狂魔不是白叫的!”
“這盛世,如你所願!大明的祖先你們看到了嗎?現在沒人敢欺負我們了!這高鐵就是底氣!”
“八萬三千裡……周大佬這個數字對比太震撼了!讓老祖宗直觀感受到什麼叫基建狂魔!”
……
畫麵中,
就在幾人沉浸在各自的感慨中時,朱棣卻敏銳地察覺到一絲異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窗外站台的景象,似乎……在緩緩平移?
“先生!?”
朱棣猛地轉頭看向周儀,抬手指向窗外:“這高鐵……是開動了嗎!?”
周儀點點頭,抬手示意眾人看向頭頂的電子顯示屏:
“諸位請看那邊。”h”的屏幕,數字開始跳動。
10……50……100……200……數字飛速飆升。
與之相對的,是窗外的景象。
站台的燈光、人群,瞬間化作向後飛逝的光帶。
遠處的燈火、山巒的輪廓開始模糊、拉長,最終變成夜幕中流動的線條。h,並穩定下來。
此刻窗外,已是一片流光溢彩,景物飛速倒退,根本看不清任何細節。
“先生,這……這數字,何意?這三百五十……”
朱瞻基指著那鮮紅的數字,急切問道。
“這便是後世衡量速度的標準。”h,意味著此車一個時辰可行進七百裡!換算成諸位熟悉的戰馬速度……”
周儀略作停頓,給出了一個更具衝擊力的對比:
“大約是大明上等戰馬速度的……二十四倍!”
“二十……四倍!?”朱瞻基和楊士奇同時驚呼,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二十四倍!這已經不是快馬加鞭能形容,簡直是騰雲駕霧!
朱棣的目光卻久久停留在那“350”的數字上,他伸出手,撫摸著麵前的車窗玻璃。
列車運行平穩至極,杯中的水麵都隻是微微蕩漾。
這與記憶中縱馬疾馳時的劇烈顛簸、風沙撲麵,簡直是天壤之彆。
良久,他似乎才從震撼中緩回了神,發出了一聲悠長的歎息。
“二十四倍戰馬之速……坐於其上,竟,竟無一絲顛簸之感……”
他轉過頭,看向周儀,臉上露出釋然的笑容:
“先生,此高鐵……真乃神乎其技!
後世之人……能將此物遍及華夏八萬三千裡,大明……幸甚!華夏……幸甚!”
……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沃特的海外直播間。
彈幕已被無數的問號和驚歎所淹沒:h?怎麼可能這麼穩!窗戶外麵都糊成一片了!”“華夏政府做的宣傳片吧?這速度,這平穩度,好萊塢大片都不敢這麼拍!”
“肯定是周團隊演的!為了帶貨搞的噱頭!物理定律呢?這不可能……”
“樓上閉嘴!沃特之前真去過華夏!他直播坐過!”
“但這也太誇張了!比日國新乾線還快?”
……
沃特看著滿屏的“fake”和問號,無奈地與卡特教授對視一眼,二人都露出苦笑。
“嘿!夥計們!冷靜!聽我說!”
沃特對著麥克風大聲喊著,試圖壓下彈幕的喧囂:
“我知道這看起來很科幻,但這就是現實!這就是華夏的高鐵!我發誓!
如果你們看過我去年在華夏的直播切片,就絕不會發出這種質疑!那是他們真實的交通工具!沒有任何特效!”
卡特教授推了推眼鏡,隨即跟著開口:
“作為在那裡生活了超過十年的人,我也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r周直播中展現的高鐵場景,100真實!”
他頓了頓,加重了語氣:
“如果談論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高鐵路網,華夏是這顆星球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這不是誇大,而是基於事實的判斷。他們的高鐵裡程、技術成熟度、運行速度,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我敢用我的學術聲譽擔保!”
沃特和卡特這一唱一和的“現身說法”,瞬間讓直播間再次沸騰:
“tf!?卡特教授用學術聲譽擔保?難道,難道,這是真的!?”
“沃特都這麼說了……難道華夏高鐵真的這麼逆天!?”
“各位新粉去看看沃特的華夏切片吧,求求你們了!人家的高鐵真的能跑那麼快啊!不是虛假的!”
“我的上帝……24倍戰馬速度?還這麼平穩?這是什麼黑科技?”
“破防了!看看人家的基建!再看看我們這破鐵路!快一百年沒更新了!”
“謝特!美鐵出來挨打!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誰能想象,我們什羅普郡鐵路是1892年開通的,比我太奶奶都老,那個路況……我真的不想說了……”
“周拍的華夏,這簡直是未來城市的模板……”
喜歡帶貨大唐:開局請李世民嗦泡麵請大家收藏:()帶貨大唐:開局請李世民嗦泡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