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聽見了嗎?!是長江!是黃河啊!
六百年了!六百年後的後世子孫……他們還在歌唱著!還在歌唱著我們的長江!我們的黃河啊!”
這位老臣激動得難以自抑,仿佛那奔騰的江河不是水,而是流淌了千年的血脈。
六百年滄海桑田,山河或許改道,但那兩個符號,卻在後世子孫的歌謠裡,如此清晰。
朱棣坐在輪椅上,雙目爆發出精光,一股滾燙的熱流從心底直衝眼眶。
“聽見了……朕聽見了……”
他的聲音嘶啞,帶著震顫:“長江……黃河……那是朕北伐時飲馬的大河!是朕遷都時守護的山川!
六百年……六百年後,它們還在!我們的子孫……還在傳唱著它們的名字!還在讚頌……這片土地!
山河依舊!血脈未絕……好……好!”
直播間內,彈幕早已徹底失控,無數情感噴薄而出:
“淚目!是《歌唱祖國》!長江黃河!dna動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老祖宗們肯定懂!這就是血脈相連啊!”
“從《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到現在的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我們的歌謠裡,永遠有它們!”
“周大佬太會了!讓老祖宗親耳聽到後世子孫還在唱他們的山河!這誰頂得住啊!”
“破大防了!朱棣和楊士奇的反應太真實了!這就是傳承的力量!”
“這就是我們刻在骨子裡的鄉愁!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土地!先輩們,你們看到了嗎?”
……
畫麵中,那麵巨大的紅旗開始升空,於鳥巢的夜風中獵獵招展。
朱棣、朱瞻基、楊士奇三人皆目光赤紅,抬頭仰望著那麵旗幟,胸中滿是激蕩。
周儀望向三人,再次開口:
“陛下,這便是六百年後的燕京,這便是後世之華夏。
不知陛下……今日所見,可還滿意?”
朱棣沉默了片刻,胸膛劇烈起伏著。
隨即,他竟顫顫巍巍地用手撐起輪椅,緩緩站立而起。
“皇爺爺!”
“陛下!”
朱瞻基和楊士奇驚呼一聲,連忙上前想要攙扶。
“無妨!”
朱棣猛地一揮手,揮開了二人。
他的目光始終緊緊盯著那麵升騰的紅旗,以及這片璀璨的盛世景象。
他終於憑借著自己的力量,搖搖晃晃地站穩。
隨即,他轉向周儀,整理了一下身上衣服,無比鄭重地,拱手,彎腰,向著周儀深深一拜。
“先生!”
朱棣的聲音帶著劇烈的顫抖,卻清晰無比:“弟子看見了!這便是弟子等了二十二年的‘那一天’!
弟子……真的看見了!”
他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釋然與無憾:
“這盛世,一如先生當年在漯江所言!壯哉!美哉!”
他再次躬身,這一次,語氣無比莊重:
“弟子朱棣,代朱家列祖列宗,代煌煌大明,代那萬萬千千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將士們……
感謝先生!亦感謝汝等後世之人!
是你們……將華夏傳承了下去,沒讓它在歲月長河裡蒙塵!沒讓我等心血白流!
好……好……好得很啊!”
一旁的朱瞻基和楊士奇也早已是熱淚盈眶,
見皇帝如此,二人再無猶豫,同時向著周儀,向著這片後世天地,躬身長揖:
“感謝先生!”
周儀此刻同樣眼含熱淚,他並未避開,同樣鄭重地拱手,向著三位來自大明的先人,深深回了一禮。
“後世子孫,亦從未敢忘大明創業之艱辛,從未敢忘曆代先輩為這片山河所付出的血與淚!
今日之華夏,山河猶在,國泰民安,這盛世景象,歸功於曆史上為這片土地奮鬥過的——每一人!”
話音落下,鳥巢中,《歌唱祖國》的童聲合唱達到高潮,與萬千觀眾的歡呼聲彙成一片沸騰的海洋。
赤旗之下,跨越六百年的目光,於此交彙。
喜歡帶貨大唐:開局請李世民嗦泡麵請大家收藏:()帶貨大唐:開局請李世民嗦泡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