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草原水草豐美,一支由百輛牛車組成的商隊正緩緩前行。牛車上堆滿了白花花的細鹽,用麻布仔細包裹著,車旁跟著數十名騎著戰馬的契丹勇士,腰間掛著新打造的鐵刀,眼神銳利地掃視著四周——這是耶律現派出的商隊,目的地是東邊的靺鞨部落,也是契丹聯盟商隊網絡中最活躍的一支。
自從細鹽量產,耶律現便立刻組織商隊,打通了與周邊部落、甚至中原邊境的貿易通道。如今的契丹商隊,早已不是當初靠著獸皮、羊毛換取物資的小隊伍,而是帶著細鹽這一“硬通貨”,縱橫草原的貿易主力。
“首領說了,這次跟靺鞨人交易,優先換人參和海東青,珍珠次之。換回來的東西,一半送到隋邊境的榷場,換成鐵器和糧食;另一半留給聯盟,人參給老人和傷員補身體,海東青用來訓練獵兵。”商隊首領勒住馬,對著身後的隊員高聲叮囑,聲音裡滿是乾勁。
隊員們齊聲應下,手中的馬鞭輕輕一揚,牛車軲轆轉動的聲音在草原上格外清晰。這樣的商隊,此刻在草原上還有十幾支——有的往北去室韋部落,用細鹽換他們的皮毛和獵獲;有的往西去薛延陀和西突厥,換他們的良種牛羊和戰馬;還有的往南,悄悄抵達隋與契丹交界的榷場,用細鹽、人參、海東青,換取中原的鐵器、絲綢和粟米。
短短半年時間,契丹聯盟的財富如同滾雪球般增長。從靺鞨換來的人參,在隋邊境能賣出十倍的價錢;從薛延陀換來的良種戰馬,讓契丹騎兵的速度和耐力提升了一大截;而最重要的,是從高句麗和隋朝換來的鐵器——雖然數量不多,卻徹底改變了契丹聯盟的生產力。
這天,耶律現站在聯盟的鐵匠鋪外,看著漢人鐵匠們揮舞著鐵錘,將燒紅的鐵塊鍛造成鐵刀、鐵箭。鐵匠鋪裡火星四濺,“叮叮當當”的打鐵聲不絕於耳,旁邊的架子上,整齊擺放著剛打造好的鐵製農具和兵器,陽光下泛著冷硬的光澤。
“首領,這批鐵刀一共打造了五十把,鐵箭兩百支,還有十把鐵犁,您要不要看看?”帶頭的漢人鐵匠老李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恭敬地說道。他原本是隋朝的鐵匠,戰敗後淪為奴隸,被耶律現赦免後,終於能重操舊業,對耶律現滿是感激。
耶律現拿起一把鐵刀,刀身輕薄卻堅韌,刀刃鋒利,比之前部落裡流傳的骨刀、銅刀好用太多。他忍不住揮舞了一下,刀風呼嘯,輕易就將旁邊的木樁劈成兩段。
“好刀!”耶律現滿意地點頭,心裡卻想起半年前第一次見到契丹騎兵的場景——那時的騎兵,手裡拿著的“兵器”,不過是在木棍頂端綁幾塊鏽跡斑斑的鐵片,有的甚至直接用削尖的木棍;腰間的“彎刀”,其實是用獸骨磨成的,隻能勉強切割生肉;打獵用的箭,箭鏃也是骨頭做的,遇到皮厚的獵物,根本射不穿。
“難怪咱們草原部落以前去中原,隻敢搶老百姓,遇到中原正規軍就跑。”耶律現心裡忍不住吐槽,“拿著木棍鐵片跟人家的鐵刀鐵槍拚,這不是送菜嗎?也難怪李陵的五千步卒,能硬剛幾萬匈奴騎兵——不是步兵太厲害,是草原騎兵的裝備實在太差,生產力低到離譜!”
就在這時,腦海裡的係統突然響起了久違的機械音:“叮!檢測到宿主對草原生產力的思考,觸發‘文明發展規律’科普模塊,是否開啟?”
耶律現愣了一下,隨即在心裡回應:“開啟。”
“叮!文明發展規律科普開始。草原文明生產力低下,核心原因有三點:
1.生產方式限製:草原以遊牧為主,逐水草而居,無法形成穩定的定居點,導致手工業如製陶、打鐵)難以發展——定居才能積累工具、原料,才能傳承技藝,而遊牧部落的工匠往往隨部落遷徙,工具易丟失,技藝易斷層。
2.資源獲取困難:草原缺乏鐵礦、煤炭等關鍵資源,鐵礦多集中在中原或山區,草原部落需通過貿易或劫掠獲取,且冶煉技術落後,無法將鐵礦有效轉化為鐵器;同時,草原缺乏木材,連燒炭都困難,進一步限製了冶煉和手工業發展。
3.外部環境影響:草原部落長期處於分裂狀態,互相攻伐,無法集中人力、物力發展生產;且中原王朝多對草原實行‘資源封鎖’,嚴禁鐵器、鹽等戰略物資流入草原,加劇了草原的資源短缺。”
係統的解釋清晰明了,耶律現瞬間恍然大悟。他之前隻覺得草原生產力低,卻沒想過背後有這麼多深層原因——難怪漢人工匠到來前,契丹聯盟連像樣的陶釜都造不出來,連打鐵的爐子都沒有,原來不是牧民笨,是環境和生產方式根本不允許。
“那為什麼中原王朝能發展出高生產力?”耶律現忍不住追問。
“叮!中原王朝以農耕為主,定居生活穩定,能積累資源、傳承技藝;中原地區鐵礦、木材等資源豐富,且長期統一,能集中力量發展冶煉、紡織等手工業;同時,中原王朝有完善的技術傳承體係如官營作坊、師徒製),技術迭代速度遠快於草原文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耶律現默默點頭,心裡對文明發展的規律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他看向鐵匠鋪裡忙碌的漢人鐵匠,又看向遠處正在訓練的契丹騎兵——騎兵們手裡拿著新打造的鐵刀,背上背著鐵箭,雖然數量還不多,但已經比之前強了太多。
“以前的落後,是環境和時代的限製,但現在不一樣了。”耶律現心裡暗暗想道,“我們有了細鹽這一貿易籌碼,能從外界換取鐵器和技術;有了漢人工匠,能自己發展手工業;更重要的是,契丹聯盟已經統一,能集中力量辦大事。隻要堅持下去,遲早能追上中原的生產力水平。”
這時,耶律剌葛騎著馬趕來,手裡拿著一份商隊的回報,臉上滿是興奮:“現兒!南邊的商隊回來了!從隋邊境的榷場換了五十把鐵劍、兩百斤鐵礦,還有十石粟米!高句麗那邊也送來了消息,願意用鐵器換我們的細鹽,下次交易能給我們一百把鐵刀!”
“好!”耶律現眼睛一亮,“讓鐵匠鋪的人加快速度,把換來的鐵礦都煉成鐵器,優先裝備騎兵。另外,讓商隊再去一趟薛延陀,換他們的良種戰馬,咱們的騎兵不僅要有好兵器,還要有好馬!”
耶律剌葛用力點頭,轉身去安排。耶律現又看向鐵匠鋪,老李正帶著徒弟們打造鐵犁——有了鐵犁,就能在河邊開墾更多的土地,種植粟米,不用再完全依賴遊牧;有了鐵器,牧民們不用再用骨刀切割肉,不用再用骨箭打獵;有了鐵製兵器,契丹騎兵再也不用害怕中原的正規軍。
夕陽西下,鐵匠鋪的火星漸漸暗了下來,商隊的身影也消失在草原的儘頭。耶律現站在草原上,望著遠方,心裡充滿了期待。他知道,貿易隻是開始,鐵器的普及才是契丹聯盟真正崛起的第一步。隻要抓住這個機會,不斷發展生產力,終有一天,契丹聯盟會成為草原上最強大的勢力,甚至能與中原王朝分庭抗禮。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