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山的冶煉工坊前,長生天的圖騰被重新搭建,比之前更高大,木柱上除了雄鷹圖騰,還纏繞著幾塊剛煉製出的精鐵——薩滿巴圖跪在圖騰前,額頭已經磕出了血,卻依舊不停地叩拜,嘴裡反複念叨著:“神子顯威!馴服地火!契丹有福!長生天庇佑!”
他身後的薩滿學徒和圍觀的牧民們,也都滿臉虔誠地跪倒在地,目光緊緊盯著圖騰前的精鐵,眼神裡滿是敬畏。這精鐵泛著冷硬的光澤,比隋地換來的鐵器更純淨,誰也想不到,它竟是從地底的“石頭”裡煉出來的,更想不到,煉製它的“地火”,是被可汗耶律現親手馴服的。
事情要回到半個月前——那時,漢人工匠老李帶著徒弟們,按照耶律現畫出的圖紙,用耐火黏土和石塊,搭建起了一座高達三丈的土高爐。高爐的底部留著進風口,側麵開了出鐵口,頂部連著陶管,用來排出煙氣。旁邊還搭建了風箱,十幾個牧民輪流拉動,能往高爐裡鼓入足夠的空氣。
開工那天,耶律現親自來到工坊。老李指揮著工匠和牧民,將粉碎的鐵礦、石灰石和煤炭按比例混合,源源不斷地填入高爐。風箱被拉動,“呼哧呼哧”的聲音在山穀裡回蕩,高爐內的火焰漸漸變得旺盛,紅色的火光透過陶管,映紅了半邊天。
接下來的三天三夜,沒人敢離開高爐半步。工匠們輪流觀察火候,牧民們輪流拉風箱、添燃料,耶律現也守在旁邊,時不時根據火焰的顏色,提醒老李調整煤炭的用量——他知道,土高爐的火候控製是關鍵,溫度不夠,鐵礦煉不出鐵水;溫度太高,又會浪費燃料。
到了第四天清晨,高爐的出鐵口開始發紅,老李激動地大喊:“快!準備好陶槽!鐵水要出來了!”
牧民們連忙將提前挖好的陶槽清理乾淨,陶槽裡鋪著細沙,用來承接鐵水。耶律現站在一旁,心裡也有些緊張——這是契丹汗國第一次自己冶鐵,若是成功,就能擺脫對隋朝的依賴;若是失敗,不僅會浪費大量的鐵礦和煤炭,還會打擊大家的信心。
老李拿著鐵釺,用力砸開出鐵口的泥封。瞬間,一股熾熱的紅色液體從出鐵口噴湧而出,順著陶槽緩緩流淌,如同一條紅色的小河。陽光灑在鐵水上,泛著耀眼的光芒,周圍的空氣瞬間變得灼熱,牧民們下意識地後退幾步,臉上滿是震驚。
“那是什麼?是火嗎?怎麼會流?”一個年輕牧民忍不住問道,聲音裡滿是恐懼。
“是地火!”薩滿巴圖突然跪倒在地,對著鐵水連連叩拜,“可汗馴服了地底的地火!這是地火的化身!是長生天賜予契丹的禮物!”
他的話瞬間點燃了牧民們的情緒,大家紛紛跪倒在地,對著鐵水和耶律現叩拜,嘴裡高呼:“神子萬歲!契丹萬歲!”
老李和工匠們也激動得手舞足蹈——他們在中原時,也隻是在官營鐵匠鋪見過煉生鐵,卻從未自己搭建高爐煉出鐵水,更沒想到,在草原上能用這麼簡陋的設備,成功煉出鐵水。
耶律現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裡卻忍不住吐槽:“操,一群土豹子,不就是個土法煉鋼的土高爐嗎?這點鐵水,後世唐山一個小工廠一天的產量,都能趕上隋朝半年的產量了,至於這麼激動嗎?”
就在這時,腦海裡的係統突然響起機械音:“叮!檢測到宿主對草原與中原生產力差異的認知,觸發‘生產力發展差異’解析模塊,是否開啟?”
耶律現愣了一下,隨即在心裡回應:“開啟。”
“叮!草原與中原生產力差異核心原因解析如下:
1.基礎資源積累:中原地區自夏商周起,已形成穩定的農耕文明,定居生活使資源如木材、鐵礦、煤炭)得以長期積累,且中原王朝擁有完善的資源開采體係,能集中人力、物力開采礦產;而草原以遊牧為主,資源隨部落遷徙而消耗,缺乏長期積累,且礦產多分布在山區,遊牧部落缺乏開采技術與設備,難以有效利用。
2.技術傳承體係:中原擁有官營作坊與師徒製,技術代代相傳,且能不斷迭代——如冶鐵技術從塊煉鐵到灌鋼法,曆經千年發展;而草原部落缺乏穩定的手工業群體,工匠隨部落遷徙,技術易斷層,且長期依賴中原輸入,自身技術發展緩慢。
3.社會協作能力:中原王朝統一後,能調動跨區域資源進行協作——如鐵礦從山西開采,運到河南冶煉,再將鐵器運往各地;而草原部落長期分裂,即使統一,也缺乏跨區域協作的經驗與體係,難以大規模開采、冶煉與運輸資源。
4.經濟形態限製:草原以畜牧業為主,經濟形態單一,難以支撐複雜的手工業發展——冶鐵需要大量的燃料、工具與人力,需長期投入,而畜牧業的流動性與不確定性,無法提供穩定的經濟支撐;中原以農耕為主,糧食產量穩定,能養活大量脫離農業的手工業者,支撐冶鐵等複雜手工業發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係統的解析清晰明了,耶律現瞬間恍然大悟。他之前隻覺得土高爐產量低,卻沒想過背後有這麼多深層原因——不是草原人笨,是環境、技術、社會協作等多方麵的限製,導致草原的生產力遠遠落後於中原。
“就算是土高爐,對現在的契丹來說,也是巨大的進步了。”耶律現心裡暗想,“至少我們能自己煉出鐵,不用再看隋朝的臉色。慢慢來,總有一天,我們能趕上中原的生產力。”
鐵水在陶槽裡慢慢冷卻,變成了一塊塊黑褐色的鐵錠。老李拿起一塊鐵錠,用錘子敲了敲,聲音清脆,激動地說道:“可汗!是好鐵!雖然是生鐵,但質地很純,稍微鍛打一下,就能做成鐵鍋、鐵刀!”
耶律現點了點頭,對著周圍的牧民說道:“從今天起,咱們契丹汗國,再也不用靠隋朝供應鐵器了!咱們自己能冶鐵,自己能造鐵器!以後,每個牧民都能用上鐵鍋,每個騎兵都能用上鐵刀!”
牧民們歡呼起來,聲音震得山穀裡的積雪簌簌落下。耶律剌葛走上前,興奮地說道:“現兒,咱們再多建幾座高爐,多煉些鐵!以後咱們的騎兵,裝備比隋軍還好,看誰還敢欺負咱們契丹!”
耶律現笑著點頭:“好!不僅要建高爐,還要教更多的契丹人冶鐵、打鐵!咱們不僅要自己用鐵器,還要把多餘的鐵器賣給其他部落,讓契丹的鐵器,傳遍整個草原!”
薩滿巴圖這時也從地上站起來,手裡捧著一塊鐵錠,走到耶律現麵前,恭敬地說道:“可汗,這是您馴服地火換來的神物,我要把它獻給長生天,讓長生天見證您的功績,保佑契丹永遠繁榮!”
耶律現沒有反對,看著巴圖捧著鐵錠,走向長生天的圖騰,心裡充滿了感慨。他知道,這次冶鐵成功,不僅解決了汗國的鐵器短缺問題,更增強了契丹人的信心——從依賴他人到自給自足,這是契丹汗國崛起的重要一步。
夕陽西下,高爐裡的火焰依舊旺盛,新的鐵水即將流出。耶律現站在工坊前,望著遠處的草原,心裡暗暗想道:“土高爐隻是開始,以後還要建更好的高爐,還要發展更先進的冶鐵技術。總有一天,契丹的鐵器,會比中原的更鋒利;契丹的生產力,會比中原的更強大!”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